巴两国在短暂激烈对抗之后,于周六同意停火。这显然不是印巴历史上最严重的战争,但它绝对是两国给世界带来信息最多的一场军事冲突。
一个更大关注点刚刚点着,正在震撼发酵,它就是歼-10C的机载霹雳-15导弹击落多架法国“阵风”战机,使这场冲突一开始一个多小时的空战被广泛看成中国武器系统与西方武器系统性能对比的测试。
围绕武器对地缘政治影响的议论也夹杂其间。“这不只是一场双边冲突,这是中国国防出口如何重塑地区威慑力的体现”,美国“保卫民主基金会”的一名高级研究员表示。
CNN的评论写道:巴基斯坦主要由中国提供武器,而印度一半以上的武器来自美国及其盟友,这两个邻国之间的任何冲突实际上都可能是中国和西方军事技术的摊牌。
伊斯兰堡真纳大学国际关系学者贝塔尼表示:“这次交战代表着中国先进系统在作战使用方面的一个里程碑。”
多伦多国防分析公司 Quwa Group Inc. 的创始人比拉尔·汗表示:“如果得到证实,那么这表明巴基斯坦所拥有的武器系统至少在性能上与西方国家(尤其是法国)所提供的武器相比处于同等水平。”他还表示同意,如果确认击落事件属实,将大大促进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并指出“中东和北非大国”可能会对此感兴趣,因为他们通常无法获得“最尖端的西方技术”。他列举了阿尔及利亚、埃及、伊拉克和苏丹等。
尽管目前印度仍未公开承认战机被击落,但是法国官员证实至少1架“阵风”被击落,以及美国官员证实至少2架印度战机遭到击落。外界虽然仍就“击落”的描述留有余地,但是绝大多数分析都以“假如得到确认”为前提,实际上各方已把击落当事实来看待。
伦敦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研究员托拉斯特对《金融时报》表示,霹雳-15E导弹的使用可能“意义重大”。他说:“如果得到证实,我们现在就看到了中国制造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在超视距导弹上的演示,该技术已用于实战。”
“没有什么比实战更能起到宣传作用了,”华盛顿特区史汀生中心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孙云表示。“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惊喜……结果相当惊人。”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巴中关系专家斯莫尔表示,“中国过去提供的很多东西都是低端产品——坦克、大炮和小型武器,”然而现在,巴基斯坦“正成为中国一些新能力的展示平台”。
耶鲁大学南亚研究讲师苏尚特·辛格表示:“这是中国军事装备首次与西方顶尖装备进行对比测试……无论这一切何时结束、以何种方式结束,最终结果都会告诉我们台湾局势将如何发展,以及西方国防企业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来应对中国大陆所展现出的低成本、高科技能力。”
《金融时报》的报道写道,新德里的一位武官表示,中国西方竞争对手的国防武官们“不耐烦地”等待着印度分享歼-10C作战模式下的雷达和电子特征,以便他们自己的防空部队可以针对其进行训练。
《金融时报》还说,对中国来说,这场小规模战斗不仅考验了飞机,也考验了有源相控阵雷达。这场战斗不仅检验了该系统搜寻威胁来源的能力,还检验了它协助导弹制导的能力。
巴基斯坦空军作战部副部长艾哈迈德表示,本周冲突中使用的导弹包括霹雳-15导弹。他说,这场长达一小时的交火堪比“课堂教学”。
《日经新闻》的一篇新闻描述了这两天的战斗和歼-10C击落包括法国“阵风”在内的5架战机,并且引述了巴基斯坦官员和学者对中国武器的大力称赞。其中,伊斯兰堡智库的一位学者表示,歼-10C的近期表现对确保巴基斯坦领空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中国的军事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并已展现出优于欧洲系统的优势,据报道,就连法国情报部门也承认了这一点,特别是在击落飞机方面。”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一名博士后研究员表示,中国和西方的科技早已被拿来比较,但前者缺乏实战经验。他说,“(周三的)事件表明了中国科技的价值,表明如果运用得当,中国科技可以媲美西方科技。”
《日经新闻》还援引专家的话说,“这不仅提升了中国武器的信誉,也增强了中国的心理和战略地位。”
当然,也有为法国“阵风”战斗机辩护的声音。CNN报道说,一些专家对这个问题持谨慎态度,并且认为“印度空军在战术和计划上的失误可能多于中国武器的所谓进步” 。保卫民主基金会的分析师辛格尔顿说,“如果关于印度损失多架战机的报道属实,这将引发关于印度空军准备状态的严重问题,而不仅仅是平台的问题。阵风是现代化的,但作战涉及整合、协调和生存能力——而不仅仅是头条新闻中的采购。”
辛格尔顿还说,人们不知道印度对霹雳-15导弹的了解程度如何。例如,如果印度认为巴基斯坦只拥有短程出口版,那么印度的飞机可能会停留在易受攻击的地区。
奥斯陆大学国防政策研究员霍夫曼表示,交战规则可能也阻止了印度飞行员首先向巴基斯坦飞机开火。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的误判可能使巴基斯坦的武器看起来更有效。
以上都是西方媒体报道的原汁原味的评论,这些评论正在迅速增多,我们从中可以读到7日凌晨的那场战斗带来多么深刻的冲击,它将持续发酵,并产生对国际军售市场以及战略心理的格局性牵动,对中国的认知出现了一个新的维度。围绕军购和地缘政治的思考都会在涉华方向变得更活跃,这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麻烦和挑战。中国会更加不怒自威,同时“中国威胁论”也会增加鼓噪点。随着中国更加强大,这是必然的过程。我个人觉得总的来说这是件好事吧。
巴基斯坦反击一天后,印度同意停战
本轮印巴冲突,印度以种种理由挑衅预热了很久,最终于5月7日正式开始了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攻击。
印度主动挑起战争的决定必有自己的考虑因素,虽然不知道是为了啥,但印度肯定是出于某种考虑和诉求才这么做的,而且出手之前必定认为自己能够打赢,只要打赢了那就可以实现自己的诉求,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纵然开战肯定会付出一定的代价那也值得。
5月10日晚,开战4天后,印度宣布同意停战,印巴双方立即停火,很多消息闭塞的人还没听到印巴开战的消息,双方就停战了。

而现在的情况很明显是印度惨败,全方位的惨败。
5月7日,印度突然开战,当天损失6架昂贵战机,其中包括3架阵风,1架苏30,1架米格29,被中国的歼10C打了下来。
同时双方的地面部队也在激烈交战,印度陆军第12步兵旅总部被摧毁,多个军事设施被摧毁,但只造成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多起爆炸和停电,打死了巴基斯坦数十名平民。
空军全面惨败后,印度不敢再出动有人战机,改派无人机出战。
5月8日,巴基斯坦击落了印度29架无人机。
5月9日,巴基斯坦击落了印度48架无人机。
合计77架印度无人机被巴基斯坦摧毁,不是那种民用的玩具级无人机,都是军用的昂贵大型无人机。



巴基斯坦击落了那么多的印度无人机,主要是因为巴基斯坦部署了中国造的“寂静狩猎者”激光防空系统以及LY - 80中程防空导弹系统,对印度无人机形成了全方位的立体拦截,而印度缺乏对无人机的有效反制手段。
看到无人机大战也被打成了碾压惨败局,印度急了,甚至一度宣布打算派海军出场,用自己的航母去巴基斯坦海岸线旁边进行轰炸,笑掉世界大牙。

如果陆地机场起飞的战斗机都打不赢,那出动航母就纯属送死,而且搞不好连航母本体都得被打沉。
印度连这种不过大脑的话都能说出来,那是因为海军是自己这边唯一还没出动的军种了,虽然说打巴基斯坦海军基本没啥用,但急切之下也没办法了,至少先说点话给国内愤怒的民众一个交代。
和印度的手足无措不同,巴基斯坦在3天的防御战里占尽便宜,于是就打算主动出击,不能任由印度进攻。
反击前,巴基斯坦对世界放风,原本说印巴局势会升级但不可能爆发核战的巴基斯坦防长,这次改口了,说如果印度继续升级局势,可能会爆发核战争,这是在暗示大国出来调停。


但实质上,这是巴基斯坦发动的一次对印度的大规模攻击,不仅采用了大规模空袭的手段,还出动了大量的地面部队向印度开炮。
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印度大量军事设施遭到了轰炸,并造成了一名印度高级官员的死亡。
同时巴基斯坦发动的网络攻击,导致了印度全国70%的电网瘫痪,引发了印度的全国大停电。

巴基斯坦空军的JF-17“雷霆”战斗机,发射“高超音速导弹”摧毁了印度部署在阿达姆普尔的俄制S-400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价值17亿美元,是印度重要的核心军事装备。



5月10日晚上,被揍了一天的印度宣布停战,而正在暴打印度的巴基斯坦也宣布停战。
停战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特朗普发了个推文,说经过“一夜”的沟通和谈判,印巴双方都同意全面停火,发文时间是5月10日夜间7点55(北京时间)。

也就是巴基斯坦发动大反攻后,美国在几个小时后就发起了和谈,然后印巴双方迅速都同意了。
印度方面同意停战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印度在前几天的进攻中损失惨重,在10日的防御中又损失惨重,和自己开战前的预期差距太大,没法打了,印度没有做好在这么惨烈的交换比之下和巴基斯坦开战的准备,印度预期的战争是自己单方面吊打巴基斯坦,而不是被巴基斯坦单方面吊打。
而且印度这波开战的幕后大哥是美国,有美国的支持印度才敢开战的,因为很明显巴基斯坦的背后有一个中国,没有美国的支持那印度是不可能开战的。
如今前线的战况是惨败,背后的美国又出来说别打了,那就只能不打了。
自己主动挑起战争,然后损失惨重,然后迅速同意停火和谈,印度这波脸丢大了,然后永远也不可能圆回来自己开战的理由了,无论说什么,都会和4天不到的时间自己就主动停火求和相矛盾,开战理由越冠冕堂皇那就越圆不过去。
但没办法,只能这样。
印度同意停火的原因很明显,那巴基斯坦为什么也同意停火?
战况很明显的是巴基斯坦单方面吊打印度啊,形势一片大好,凭什么印度说同意停火那就停火?
因为两国实力差距太大,大到离谱,列点两国基础数据给你们看。
印度14.28亿人口,巴基斯坦2.41亿人口。
印度GDP总量3.73万亿美元,巴基斯坦0.34万亿美元。
印度人均GDP约2600美元,巴基斯坦人均GDP约1400美元。
印度外汇储备6278亿美元,外债3710亿美元,巴基斯坦外汇储备137亿美元,外债924亿美元。
印度军费每年810亿美元,巴基斯坦军费每年103亿美元。
印度实控土地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巴基斯坦实控土地面积79万平方公里。
印度国土以平原为主,气候以热带季风为主,大半国土都属恒河平原,耕地面积占比52.8%。
巴基斯坦国土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以干旱/半干旱为主,70%区域年降水打开更大的地图,你就能清楚的看到巴基斯坦的国土差距和印度的有多大,图中的绿色区域才是经济意义上的有效国土,巴基斯坦实际上就是一条线,而印度相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堪称是无边无际。

当然印度的军力也依赖于采购自欧美俄的武器,不比巴基斯坦强。
但如果巴基斯坦陷入了和印度的全面战争,双方就要开始陆战,那就不可能像空战一样只要具备技术代差优势就可以无损反复刷对面人头,巴基斯坦方面是势必会遭到损失的。
而且印度是够得着巴基斯坦机场的,战争打时间长了,巴基斯坦的飞机早晚是会出事的,哪怕印度空战打不过巴基斯坦也是如此,因为你飞机再厉害也早晚得落地。
当然即便如此,印度也肯定是吃大亏的,会有一个很惨烈的交换比,巴基斯坦账面是会是血赚,但问题是巴基斯坦没有钱,也不愿意和印度交换。
印度和巴基斯坦对外都可以采购武器,源源不断的对耗,但这些武器肯定都不是白送的,都是要给钱的。
而印度的外汇比巴基斯坦多,多了接近50倍。
就算不考虑外债,巴基斯坦如今的外汇储备加起来也只有137亿美元,就算外债全部停掉也就只能拿出137亿美元出来买军火。
而印度不考虑外债的话,目前能拿出的外汇是6278亿美元。
巴基斯坦目前确实在吊打印度,但吊打程度没有50倍交换比那么离谱。
而即便做到了50倍交换比,巴基斯坦也就是和印度打平,双方各自的外汇全部耗尽,失去外部武器支援,靠自己手搓的武器继续打仗。
没有意义。
而且对巴基斯坦来说,印度损伤多大对巴基斯坦来说都没有意义,如果巴基斯坦继续打仗拿不到好处,那打仗对巴基斯坦来说就没有意义。
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够爆发,是因为印度觉得自己能够打赢,觉得自己打赢后能够拿到大于军费的好处,所以印度才开战的。
而巴基斯坦不觉得自己继续打下去能拿到什么好处,所以才同意停火和谈。
虽然10日的时候巴基斯坦对印度发动了大规模攻击,但行动主旨确实是“铜墙铁壁”,这波攻击确实是自卫性质的。
对巴基斯坦来说,如果没把握一波打死印度,也没把握拿到什么好处,那最佳决策就是不打,以拖待变。
归根结底,巴基斯坦太弱了,经济太差了,深陷债务危机和高通胀,2023年的通胀率甚至高达30%,现在实在不是打仗的时候。
印度正是看准了巴基斯坦如今的国力虚弱才主动开战的,想趁人之危捞点好处,万万没想到自己撞的头破血流,吃了大亏。
开战前的印度嚣张无比,各种罪名疯狂往巴基斯坦头上安,一副黑老大派头,开战后仅4天时间,接到白宫电话就秒变和平鸽。
印度不是怕美国打它,而是怕美国不管,于是只能识(PL)15者为J(10)杰。
虽然这场战场仅持续了4天时间,让印度吃了个大闷亏,国际声望暴跌,但最大受益者其实不是巴基斯坦,而是中国的歼10战斗机。
长期以来,歼10都没啥地位,到哪都没地位,在国内没地位,出国也没地位。


美国其实不想调停,如果印度打的好,美国恨不能直接给援助。
但看到印度的战况后,美国害怕了,怕被印度拖进泥潭,于是就只能主动调停,而中国向来不干涉他国内政,只关注于强大自身国力,于是印巴就迅速停战了。
但没了军事装备的技术代差,美国势力方还能靠什么维持以前的横行霸道?
这次巴基斯坦同意停战的原因是经济,是因为外汇不足,但这很明显不是中国的弱点,反而是强项,中国一直以来的弱点是军事装备的技术代差,这次反过来了。
等中国把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都给搞好,再把自己继续发育一段时间,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