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当选的罗马天主教教皇利奥十四世(本名罗伯特·普雷沃斯特)正面临舆论风暴。多家媒体报道指出,这位首位北美裔教宗在担任芝加哥总教区神职及秘鲁奇克拉约教区主教期间,被指控多次对神职人员性侵未成年人的指控采取消极处理态度。受害者权益组织“神职人员虐待幸存者网络”(SNAP)公开质疑其领导力,称其过往行为可能纵容了教会的系统性包庇文化。
芝加哥教区的争议

利奥十四世早年在芝加哥南郊海德公园的圣约翰·斯通修道院任职时,曾允许被指控性侵未成年人的奥古斯丁会神父詹姆斯·雷在此居住。尽管雷早在九年前就因类似指控被禁止从事公开牧职,但修道院距离圣托马斯使徒天主教小学仅半街区之遥。当时教会以“严密监控”为由未向校方通报风险,导致雷在该地停留两年,直至美国主教会议通过新规要求涉事神职人员远离儿童活动区域。

此外,普罗维登茨天主高中前校长理查德·麦格拉思的丑闻也被重提。麦格拉思被指控持有未成年学生裸**照并实施性侵,最终与教会达成200万美元和解协议。受害者罗伯特·克兰克维奇因长期心理创伤于2024年4月去世,其父亲公开表示:“金钱无法弥补伤害。”SNAP指出,利奥十四世在1998年至2014年负责监管该教区期间,未能及时处理麦格拉思的违规行为。
秘鲁教区的未解悬案

2014年至2023年,利奥十四世担任秘鲁奇克拉约教区主教期间,被指压制两起神职人员性侵案件的调查。据天主教调查媒体《支柱》披露,当地居民安娜·玛丽亚·基斯佩与两名妹妹指控神父埃莱乌特里奥·巴斯克斯·冈萨雷斯自2007年起实施性侵,另一名神父亦被举报。受害者称,教区在2022年向梵蒂冈提交的报告中有意淡化关键证据,导致调查因“证据不足”和“诉讼时效过期”被搁置。
尽管利奥十四世曾于2022年会见受害者并建议其向民事部门报案,但SNAP认为此举实为推卸教会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利奥十四世目前兼任梵蒂冈主教部负责人,该部门正负责全球范围内主教失职案件的审查,其过往决策能力因此备受质疑。
受害者组织的持续发声

SNAP全美副主席爱德华多·洛佩斯·德卡萨斯公开表示,该组织早在教皇选举前已向参与投票的135名枢机主教发出警告,强调普雷沃斯特存在渎职嫌疑。德卡萨斯本人幼年时曾遭遇公立学校教师与神父双重虐待,但因父母语言障碍未能报案。他直言:“沉默即是罪恶,教会不应成为性侵的温床。”尽管SNAP竭力反对其当选,但利奥十四世最终仍以“改革派”形象获得枢机团支持。
另一方面,部分教会人士对利奥十四世寄予厚望。普罗维登茨高中现任校长约翰·梅尔凯利斯称其“智慧且富有同理心”,而天主教媒体《十字架》编辑查尔斯·柯林斯则认为,作为美国人,新教皇可能更熟悉如何应对性侵丑闻,“尤其是在尚未建立有效监管机制的国家”。
历史阴影与未来挑战

利奥十四世的成长背景同样引发关注。他出身于芝加哥南部工薪阶层家庭,1982年作为新晋神父曾受约翰·保罗二世接见,此后逐步晋升。支持者视其为“平民出身的改革者”,但批评者指出,其职业生涯与多起争议事件存在关联。
随着更多细节浮出水面,这位新任教宗能否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将成为检验其领导力的关键考验。全球受害者权益组织正密切关注梵蒂冈动向,要求教廷建立透明问责机制,避免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