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回应选出新教皇 中梵关系有变?(组图)

周四(8日),美国籍枢机衣主教罗伯特·普雷沃斯特当选新一任天主教罗马教皇,名号为利奥十四世(Leone XIV)。他不仅是继承教皇方济各精神遗产的重要人物,也因成为历史上首位美国籍教皇而引发全球关注。

 综合意大利Fanpage网、今日网、《信使报》消息,普雷沃斯特1955年9月14日生于美国芝加哥,父亲具有法国与意大利血统,母亲则出身西班牙裔家庭。他长期在秘鲁传教,因此也拥有秘鲁国籍,深受拉美信徒尊敬。
 

·新教皇获特朗普热情“点赞”,与副总统万斯曾公开交锋
 
教皇当选当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真相社交”平台发文称:“祝贺枢机主教普雷沃斯特当选教皇!这是美国的荣耀,我迫不及待想见到利奥十四世教皇。这会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
 

尽管言辞热烈,但这一“友好姿态”难掩双方在核心理念上的深层分歧。
 
几天前,特朗普曾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张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自己身穿教皇长袍的图片,此举引发许多天主教信徒的愤怒。当时正值教皇方济各去世,这种行为被认为非常不敬。新任教皇虽未公开表态,但戏谑宗教的行为显然引发梵蒂冈内部的反感。
 
实际上,利奥十四世与美国现政府的分歧早有迹可循。
 
今年2月,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社交媒体引用“爱的秩序”(ordo amoris)的神学概念,主张“爱有等级”的原则,认为应优先关爱家庭与国家,并以此支持特朗普政府的强硬移民政策。
 
对此,时任枢机主教的普雷沃斯特毫不客气地反驳道:“万斯错了。耶稣从未要求我们将爱进行分类。”这一表态不仅划清了利奥十四世与美国当局在价值观上的界限,也明确展现其延续方济各“包容普世、反对排他主义”立场的决心。

·延续方济各路线:包容、关怀与气候行动
 
尽管出生于美国,新教皇的神职生涯却主要在秘鲁和罗马展开,这使他在一定程度上置身于美国本土教会内部保守与自由阵营的对立之外。
而且,他在当选后首次亮相的讲话中,使用了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并未使用英语。
其同道、奥斯定会米凯莱·法尔科内神父评价道:“他是一个得体的中间派”。
 

利奥十四世被普遍认为将继续推进方济各时期的教会改革。他曾强调教会不是“封闭的城堡”,主张走近移民、弱势及边缘群体。
 
在政治立场上,利奥十四世被视为温和的中间派,但在诸多社会议题上,他并不保守。例如,他曾公开表示:“主教不该像个坐在王位上的小王子。”此番言论被认为是对教会内部特权主义文化的间接批评。
 
在环保议题上,利奥十四世延续了方济各“绿色教皇”的理念,曾多次呼吁教会应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一次研讨会上,他强调:“对大自然的统治不应是专制的”,相反,人类应与大地建立“互相尊重的关系”。
 
在敏感的性少数群体议题上,利奥十四世逐步呈现出更开放的态度。虽然过去较为保守,但2024年10月他公开支持就同性伴侣祝福问题展开对话,认为应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与法律背景“量身定制”,特别是在仍将同性恋视为犯罪的国家,更需谨慎处理。
 
关于女性在教会中的角色,他主张扩大女性在教会决策层的参与度,但并不支持赋予女性圣职。他明确指出:“让女性‘神职化’并不能解决教会的问题。”这一立场反映出他试图在尊重传统与推动改革之间寻求平衡。

 
·中国:希望共同推动中梵关系不断改善
 
今天(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梵蒂冈选出新教皇的提问时表示,中方对罗伯特·普雷沃斯特枢机主教当选新教皇表示祝贺。希望梵蒂冈在新教皇的领导下,继续本着建设性精神同中方对话,就共同关心的国际议题深入沟通,共同推动中梵关系不断改善,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贡献。

中台均已向新教宗发贺电 分析料中梵建交方向不变 特关注贫穷丶移民


美籍新教宗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以「良十四世」的名号带领全球14亿信众,多国领导向他拍发贺电,当中,台湾称总统赖清德已于第一时间指示驻教廷大使向新教宗转致贺电,强调台湾期盼与教廷继续合作;至于仍未与梵蒂冈建交的中国大陆,其天主教爱国会与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今(9日)早亦已向良十四世致贺电,祝贺他当选教宗。

香港方面,天主教区发文表示,良十四世强调教会要建桥梁,建立一个共议同行丶为穷人的教会,并透过对话与仁慈展现爱心;又呼吁全球信众共同努力,以爱与包容创造更和谐的世界。香港教区主教周守仁枢机联同全体信友,感谢选出新教宗,并祈求上主助佑他,善尽罗马天主教会首牧之职。

外界对低调的良十四世的立场了解不多,但有分析指出,被室友形容为温和派的良十四世,虽由属激进派的方济各册封为枢机,但对教会改革的取态会有一定距离;加上方济各在任时曾因支持移民丶同性恋及跨性别群体等议题而惹来部分保守派枢机不满,故此估计良十四世或会延续部分方济各时期的政策,例如贫穷丶移民及环境保育等,但在同性恋等部分争议性较大的议题或会以较保守的方式处理。

香港研究中梵关系的学者林瑞琪估计,中国与梵蒂冈关系亦会是良十四世延续前任的政策。一向相信中梵建交是「遥遥有期」的林向香港电台指出,普雷沃斯特在中梵关系上会跟随若望保禄二世和本笃十六世的路线,相信会迈向建交。他解释,教廷由1971年开始便没有再派大使到台北,只派遣代办,反映教廷亦淮备中梵建交,如何达成则须双方慢慢磨合。

首位美籍教宗具意义 较快选出显示具人脉丶团结

至于普雷沃斯特是历来首位来自美国的教宗,不少学者均认为别具意义。美国范德比大学(Van诶erbilt University)神学教授兼耶稣会神父摩里尔(Bruce Morrill)认为,良十四世的当选打破过往的「传统智慧」——即由于地缘政治考量,美籍教宗似乎不太可能出现;不过,此次选举的结果正好显示出教廷的全球视野与变革意愿。另外,香港的林瑞琪则认为,此次选举结果有冲着美国总统特朗普而来之嫌,希望新任教宗可作制衡。

公开资料显示,良十四世曾在社交平台X(前称推特)上,转发多则批评特朗普及副总统万斯的文章,包括上月14日转发一篇批评特朗普的移民政策的帖文。

不过,特朗普已在其个人社交平台表示,良十四世成为首位美国籍教宗,对美国而言是一项令人振奋的极大荣誉,期待未来与他会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普雷沃斯特的当选较过往教宗的选任快。意大利枢机主教维沙尔迪表示,这次仅花四轮投票便可决定人选,是教会团结的明显象徵;另有评论直指,这在某程度上反映其人脉和支持度。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统计,自20世纪开始以来,梵蒂冈举行过的十次教宗选举中,每次会议平均历时三天的秘密会议和七轮投票才能定出人选,而今次只需两天四轮投票。

根据梵蒂冈新闻,年将70岁的良十四世,1955年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出生,1977年进入奥斯定会,1982年晋铎后在秘鲁服务多年,并在修会内承担管理职责。2023年1月底,他蒙时任教宗方济各召叫,前来罗马担任圣座主教部部长,同年9月获擢升为枢机。

新教宗良十四世成为首任美籍教宗 分析﹕中梵关係或变添变数

美国枢机主教普雷沃斯特(Robert Prevost)当选为新任教宗,以良十四世为名号。他身为美国人的背景和曾在秘鲁传教多年的经验,如何影响教廷未来的取向,以及他如何处理教廷与两岸的关係,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

梵蒂冈西斯汀教堂在当地周四(5月8日)冒出白烟,枢机教主会议在第2天的会议选出69岁的美国籍枢机主教罗伯特普雷沃斯特为第267任教宗,名号为良十四世(Pope Leo XIV,中国大陆翻译教皇利奥十四),是天主教的首位美籍教宗。

良十四世当选后发表首次讲话,致敬已故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感谢支持他的枢机主教,又说,教会会与大家同行寻求和平和正义,呼吁大家团结搭起桥樑实现和平。

美国总统特朗普即时向良十四世发祝贺,对诞生首名美籍教宗感到荣幸,希望能与良十四世会面。台湾外交部周五(5月9日)表示,总统赖清德已指示驻教廷大使馆向新教宗转致贺电,强调台湾期盼与教廷继续携手合作,追求和平与正义。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在同日也发出贺电,祝贺良十四世出任教宗。

良十四世压过亲中派热门人选胜出 是教廷对梵中关係的新表态

台湾辅仁大学意大利语文学系系主任张孟仁表示,良十四世是已故教宗方济各任命的圣座主教部部长,负责主教任命工作。他被调到罗马前长期在秘鲁区工作,相信他会继承方济各的路线,关注穷人和工人权益,捍卫公平正义。张孟仁表示,虽然暂时不清楚良十四世对两岸议题的态度,但他能击败另一名教宗热门人选、教廷前国务卿帕罗林当选,也反映教廷对梵中关係的看法。

张孟仁说:“帕罗林他没有变成教宗的话,换句话说中国政策应该会留在停、看、听的阶段,要大力往前倒一定是不太可能。因为这一位美国教宗本来就不是跟方济各做外交方面的,所以我觉得他反而是会集中在内政方面,比较强调当地的信徒过得好不好。然后他(良十四世)是比较属于中间派,两边都不得罪。他势必要去考虑很多人对梵中关系进展太快会有疑虑。所以中国那边侵犯教徒或者是继续中国宗教化,我认为新的教宗他不一定会秉持继续宽容的路线。”

良十四世外交路线如何 国务卿人选是关键

研究中国教会议题的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莫哲暐表示,新教宗选择“良”为名号,象徵继承前教宗“良十三世”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优先的方向,外交不一定是他的工作重点。又说,良十四世上任前很少就外交事务表态,谁是他的国务卿是了解教廷对梵中关係态度的重点。

莫哲暐说:“外交上他没有对国际上的事情说过很多,中国教会的问题在公开资料没有看到他跟中国教会有什么的关系,或者是评论过什么,我觉得他也要一些时间去研究(梵中关係)。所以人事的任命值得留意,例如说谁会是他的国务卿。如果帕罗林枢机继续是国务卿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想象他(良十四世)的外交路线。如果不是的话,那么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他表示,良十四世只有69岁,比过去2任教宗年轻,在任的时间可能会很长,所以他的人事任命和路线会对教廷有很深远的影响。

良十四世上任即要面对两岸的难题
梵蒂冈耶路撒冷圣墓骑士团骑士孔令信表示,两岸是良十四世必须要面对的议题,虽然他之前不是主管外交工作,但他曾担任主教部部长,要负责包括中国主教命任的安排,如何处理中国涉违反主教任命协议,可了解新教宗对梵中关係的态度。

孔令信说:“因为中梵的临时决议,应该是中国大陆把这个(任命主教)名单送到教廷,再透过主教部去审核,在报请教宗签字,关键在这里。但是中国这次趁着教宗过世,任命了上海的辅理主教跟河南的一个主教,这已经是有点违背了中梵的临时协议,造成的宗派主义有点不愉快,这是马上考验良十四怎么去处理?”

孔令信表示,总统赖清德上个月不能出席教宗方济各的丧礼,他能否出席新教宗的就职大典,也是观察教廷对台关係态度的重点。

良十四世修会背景有别于方济各 有助台湾巩固台梵关係
台湾前驻教廷大使杜筑生表示,目前有关良十四的外交路线资料不多,但他与方济各所属的修会不同,对发展梵中关係的重视程度也不同。

杜筑生说:“耶稣会是对大陆因为有利玛窦做先例在中国传教,所以在所有的教宗里头,方济各教宗是最积极要改善中国关系的,甚至会做一些退让。良十四世是奥古斯丁教会,至少没有像方济各教宗这样热衷(梵中关係)。教廷也有它的基本原则,宗教自由在教廷的外交政策上面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台湾)要强调宗教自由的重要性,在大陆没有宗教自由,在宗教自由迫害的状况下,教廷不应该跟中国建交。”

杜筑生表示,理解教廷不能不顾在中国的千万教徒,相信教廷就算不太积极发展梵中关係,也要保持与中国的接触。

责编:陈美华 许书婷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