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中战役的组织角度来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表现都不错,相对来讲巴基斯坦空军更甚一筹,其实印度空军在5月7日凌晨的空战中,不能说一团糟,只能说确实是尽力而为了,首先是组织起了80多架飞机的大机群,从多个方向发起进攻,目前来看在斯利那加方向,旁遮普邦方向,拉贾斯坦邦方向等三四个战役方向,都有印度战斗机行动,这是看准了巴基斯坦空军规模有限,面对印度空军的大规模进攻不能做到处处提防,总有印军能够突破得手的问题。

同时,印度空军在夜间的行动中,合理选择起飞时间,在凌晨2到3点左右开始出击,机群基本上携带的都是防区外攻击弹药,比如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狂暴式空地导弹等等,可以在巴基斯坦国境线之外发起进攻,同时从战后的情况看,印度空军的S-400防空系统、9M96E防空导弹等也都参加了战斗,可以想见印度空军这次是很认真的组织了一个地导和战斗机联合组成的火力杀伤区域,相比2019年,可以发现印度空军的空中战役组织能力是有了些进步的。

但印度空军有进步,巴基斯坦空军的进步显而易见更大,首先巴军紧紧地抓住了这场空战的关键,那就是这是边境摩擦,你出动大机群没用,但是我只要能抓住机会击落你的几架战斗机,那么制造出的新闻效果就足够提振我自己的士气,也足够给印度空军以较大的震慑迫使其停止行动了,因此,巴基斯坦空军虽然出动了30到40架战斗机,但是绝大多数飞机都只是敲边鼓,甚至没有管印度空军发射空地武器,只有其中个位数的歼-10CP战斗机是主攻手,就是奔着印度空军的战斗机来的。

为了确保这几架歼-10CP战斗机,巴基斯坦空军应当是集中了全部的保障力量,比如预警机指挥,数据链支持,电磁掩护,地导拦截圈掩护等,从歼-10CP战斗机行动的方向来看,很有可能只有斯利那加,旁遮普两个方向各有一个四机编队,由预警机指挥,同时配属电子战机实施电磁掩护、致盲印军雷达等,这些主攻机群是巴基斯坦空军真正的杀招,保障力量,体系的完整程度都超过了印度空军的机群。
所以,在空中战役组织上,印度空军看似出动了80多架战斗机,却庞大笨拙,战机的数据链之间互相不联通,需要经过预警机和地面指挥所复杂的转接程序,而巴基斯坦空军虽然出动的飞机比印度空军少一倍,但体系完整,空中有预警机指挥,有电子战机掩护,多机群多方向行动掩护真正的主攻机队,且巴基斯坦空军目标明确,就是要击落印度战斗机,所以双方的体系和战役组织从一开始就高下立判了。

而从空战装备的角度来说:印度空军更是被巴基斯坦空军从主战机型,到配套的空对空导弹,完全压制,这一点印度空军没啥好说的,败的是心服口服,从战斗机单机态势感知能力来说,印度空军几款能打的战斗机,苏-30MKI战斗机配的是N011M雪豹无源相控阵雷达,这款雷达的性能即使放在2010年代也不是很突出,虽然是无源相控阵体制但是信噪比性能不好,后台解算能力差,俄罗斯公开的外贸版本对于战斗机类目标探测距离只有120到150千米,这个性能即使是对一些晚期的平面缝隙阵全波形雷达也没什么优势。

而阵风战斗机配备的泰利斯REB-2-AA有源相控阵雷达,这款雷达的架构已经很落后了,完全不是数字阵列雷达,而且只有838个T/R组件,还是上一代砷化镓组件,说是对空中目标探测距离200千米左右,这个数据说真的,很一般,即使是对枭龙战斗机的KLJ-7A雷达都算不得什么好数据,而这已经是印度空军堪称划时代意义的火控雷达了,就这点技术水平,被歼-10CP的雷达完爆。


至于PL-15E空对空导弹,那对于印度空军来讲完全就是个BUG,巴基斯坦自己公开说7日凌晨的空战,有些中距拦射是在160千米外发生的,那这就意味着PL-15E的射程可能还不止标称的145千米,这个射程已经远远超过了印度空军现在所有的空对空导弹的射程,目前印度空军手里的R-77导弹,在2万米高空2倍音速互相接近的情况下才能做到100千米左右的射程,而阵风战斗机在没有配备流星的情况下,使用的米卡导弹射程只有60千米,甚至比R-77还要短,这两种导弹在PL-15E面前简直就是代差,让印度空军的超视距拦射完全处于下风。


而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歼-10CP战斗机的相控阵雷达,还是PL-15E空对空导弹的制导雷达,现在来看,都是低可截获概率设计的,所谓的低可截获概率,就是通过有效的频谱管理,降低雷达射频信号被对手战斗机的RWR设备截获、反向定位的概率。
而印度空军的苏-30MKI战斗机,幻影2000战斗机配备的雷达告警设备,基本都停留在第三代雷达告警接收器的水平上,检测带宽不够,只有阵风战斗机的雷达告警接收器的性能不错,但苏-30MKI战斗机等配备的RWR设备,要检测歼-10CP战斗机和PL-15的火控信号,现在来看非常困难,而阵风战斗机,很有可能也会被巴基斯坦空军的电子干扰机严重干扰,导致很难分辨出火控雷达的制导信号。

所以,从空中战役组织的角度来说,巴基斯坦空军可能出动的2个4架歼-10CP战斗机机组是干啥来的,就是在预警机指挥下,在电子战机掩护下来要印度空军战斗机的狗命来的,而印度空军的战斗机,大概率首先已经被巴军战斗机给干扰得晕头转向了,加上雷达告警设备可能对歼-10CP的雷达、PL-15的雷达都不敏感。

因此我们估计,绝大多数印度战斗机,都是在完全无知的情况下,甚至是在自以为一切正常、正常飞行的情况下,被巴军战斗机发射的PL-15在100千米外一闷棍击毙,起码掉在斯利那加的幻影-2000,苏-30MKI和米格-29UPG是如此。


而掉在毕夏纳空军基地附近的阵风战斗机呢?还是有些意思的,从现场印度人拍摄的画面来看,阵风战斗机在被击中之前,最后一个动作居然是在抛投热焰干扰弹,而热焰干扰弹,毫无疑问是用于干扰格斗弹,而不是干扰主动雷达弹的装备,如果这一细节没问题,那就证明这架阵风战斗机的导弹逼近告警器最后确实检测到了有导弹逼近的红外热信号,但却因为RWR告警接收装置没有任何反应,甚至可能误判为巴军使用的是红外格斗弹,因此迅速自动或手动启动红外干扰弹抛投设备,这证明印军的阵风战斗机在面对PL-15E的时候,其告警装置同样存在巨大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到底是印度人不会用,还是法国人自己设计的有问题,就不好说了。

▲印军接收的编号001首架阵风战斗机在本次冲突中被击落
分析了双方的战役组织,也分析了空战战术,分析了空战装备,我们可以发现,印度空军在7日凌晨的空战中,你不能说它没有尽力,其实印度空军真的已经尽力而为了,该上的装备都上了,也尽量扬长避短了,甚至发射出去的空地导弹也都击中了一些巴基斯坦的目标,只不过没打中什么要害目标,打的全是民用目标,如果说印度空军的目的只是为了对地攻击,而且不考虑实际作战效果,只是为了巴拉特赢学给三哥民众提供情绪价值的话,那么三哥基本上达成了预期目的。

但是,这场空战从本质上来说,真的是一场技术主导下的空战,印度空军整个体系落后,单件作战装备落后,其庞大陈旧的机群在巴基斯坦空军由歼-10CP和PL-15E组成的刺客面前相当沉重笨拙,被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袭得手,在毫无雷达告警的情况下一口气击落4架,这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也证明巴基斯坦空军随着体系作战能力的提高,相对于印度空军的优势已经逐渐拉大成为代差。

如果印度空军还是维持着现有的装备建设路线不进行调整,总想靠买一些先进的玩具就能实现对巴基斯坦空军的超越,那么,这场空战的失败绝对不会是印度空军的最后一次失败,好玩的还在后面。
印巴空战最新战果!125架战机厮杀激烈1小时,歼-10CP如何在160公里外精准射杀?
印巴“5·7”空战结束超过24小时,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果已经在逐步明晰。
当地时间昨天晚上,巴基斯坦外交部长依沙克·达尔在巴议会作证时,亲口表示巴基斯坦空军在空战中使用歼-10CP战斗机配合PL-15E型空对空导弹的组合,击落了5架印度空军战斗机,其中包括3架“阵风”,1架苏-30MKI和1架米格-29UPG。

当然,咱们现在暂不考虑巴基斯坦外长的表态,就以目前掉在印度境内的战斗机残骸,来做一下胜方MVP结算,看看巴军的战果到底怎么样。

巴基斯坦空军战果一:克什米尔印控区斯利那加普尔瓦玛尔(Pulwama)地区的潘博尔瓦云(Pampore Wuyan)。一个黑色雷达罩和一部航空发动机,经过辨认,航空发动机是斯奈克玛M53-P2型,这是印度幻影-2000战机的发动机,根据这一特征认定印度空军坠落了一架幻影-2000战机。


巴基斯坦空军战果二:旁遮普邦珀丁达(Bathinda)市比夏纳地区(Bhisiana)。一架凌空爆炸、残片丢的到处都是的战斗机,在坠机现场先后发现了“阵风”战斗机标准配置的LM3266型导发架、摔碎的MICA导弹。
后来决定性的证据,则是一台掉在地上摔扁了的斯奈克玛M88-2航空发动机,“阵风”战斗机专属。这一证据毫无疑问地指向,印度空军被击落了一架“阵风”战斗机。


巴基斯坦空军战果三: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普尔潘贾尔山脉南麓贾姆穆(Jammu)地区阿克诺尔(Akhnoor)村,赶到现场的印度媒体拍到了一架掉在树林里、有两个垂直尾翼的战斗机。当地村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2个飞行员跳伞逃生。
双垂尾战斗机,两个飞行员,考虑到印度空军的米格-29UB基本不参与战斗,参与战斗加上具备双垂尾特征的只有苏-30MKI,因此基本可以确定,印度空军在贾姆穆地区被击落的应该是一架强大的苏-30MKI重型战斗机。

巴基斯坦空军战果四:印控克什米尔拉姆班(Ramban)地区,普尔潘贾尔山脉北坡原始森林里,7日下午有当地老乡在森林里拍到了一架战斗机的残骸,同时还有一个掉在地上摔碎了的弹射座椅。
从弹射座椅残片扶手的外形,还有绿色的纺织物面料特征分析,大概率是俄制К-36DM型弹射座椅,这种弹射座椅在印度空军米格-29UPG和苏-30MKI战斗机上都有装备。

但从掉在地上的残骸部分存在波纹状加强筋的外形特征分析,有点像RD-33型航空发动机的表面。此地和Akhnoor村距离有七八十千米远,不可能是同一架战斗机。因此判定,印度空军在这里又被击落一架米格-29UPG,飞行员生死不明,从弹射座椅看可能噶了。

巴基斯坦空军疑似战果一:斯利那加潘博尔瓦云(Pampore Wuyan)地区,掉在某个院子里、摔的稀碎、且似乎有爆炸特征的副油箱,经过辨认是幻影-2000战斗机配备的副油箱,机主不知道是死是活,也不清楚和那架坠落在瓦云的幻影-2000是不是同一架飞机。


巴基斯坦空军疑似战果二:拉贾斯坦邦某地,有印度老乡捡到了一个掉在地上摔碎了的,外形古怪的组件。一开始还被认为是巴军HQ-9BE地空导弹,但是经过判断,认定是印军自己“布拉莫斯”空射巡航导弹的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和部分制导舱段。这导弹是怎么摔成这个德行的不清楚,是不是意味着又有一架苏-30MKI被击落也不清楚。

巴基斯坦空军疑似战果三:是旁遮普邦北部的霍希亚布尔(Hoshiarpur)地区,有印度人捡到了一个弹体上标注着“P15E12203039”字样的组件,判定这是巴基斯坦空军发射的一枚PL-15E空对空导弹残片。
这里离印度空军阿达姆普尔(Adampur)空军基地只有二十多千米的距离,证明巴军对印军的超视距拦射已经打到了印军家门口。但是,巴军的此次发射是否有战果暂时也不清楚。

所以,即使是现在有图像和视频证据证实,能够辨认出来的巴基斯坦空军的空战战果,也包括:1架“阵风”、1架“幻影”、2架俄系战斗机,此外还有据称印度空军的以色列制“苍鹭”无人机被击落,还有些巡飞弹被高射机枪击落,这些都没有算在内了。
编号BS001的阵风战斗机垂尾残骸




毫无疑问,这次印巴之间的空战,就连巴基斯坦官方自己都表示,可能是现代空战历史上含金量最高,技术含量也最高的空战,大伊万认为这话不假。


虽然巴军的体系规模和完整程度相比我军还有差距,但是这个体系的完整度,大伊万认为已经可以和俄罗斯空天军比量一下了。毕竟俄乌打了这么久,哪次俄罗斯空天军的苏-35S战斗机能做到一次出击、击落4架战斗机,而且还是较为先进的四代半战斗机?俄乌双方也都没有出动一百多架次的大机群吧?

从这次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术来看,可以说巴军完全是把超视距拦射玩明白了,玩出花来了,而且完全是靠技术优势在碾压。
首先是超视距拦射射程极远,巴基斯坦空军表示7日凌晨的空战中,有些巴军战斗机实施超视距拦射的距离高达160千米,必然是使用PL-15E打的。这个距离已经将AIM-120C5/7,R-77-1的典型拦射距离远远甩在后边了,只有R-37M这种重型超远程弹才能一战。

而从实际击落印度飞机的情况分析,印度空军的苏幻影-2000,“阵风”几乎都是在离接触线80千米远的地方,被巴基斯坦空军击落的。如果算上巴军战斗机可能没有过分靠近边境,这个超视距拦射的战果距离高达100千米以上。
作为对比,俄罗斯空天军先前公开的使用R-77-1拦截乌克兰空军米格-29的战例,苏-35S平显上显示在10000米高空、空速1050千米/时的条件下该弹的可用发射距离只有65千米,性能完全被PL-15E碾压。

说白了,印军战斗机很多大概率都是在对态势完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干掉的,甚至“阵风”都没有做出有效反应。从“阵风”在被击落之前似乎在抛投热焰弹的情况看,“阵风”飞行员预计对态势做出的基本判断,是自己遭到了巴军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的偷袭,这也证明“阵风”的RWR没有反应。


所以总体分析,印巴之间的此次空战,出动战机规模大,空战体系完整,巴军使用的超视距拦射战术先进,装备性能好,远远超过了俄乌两国打的超视距空战,也不是海湾战争和南联盟战争时美国空军打的空战能比的。

比如海湾战争时美军的F-15C对萨达姆的猴版二代机,南联盟战争时美军的F-15C群殴南联盟的猴版米格-29,俄乌冲突时俄军的四代半苏-35S对乌军的早期米格-29、苏-27……

因此,这次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空战,打的就势均力敌,最能体现出双方人员、战术、装备的实际水平:你是80架,我是40架,你上“阵风”,我上“猛龙”,你防区外攻击,我超视距拦射……这空战的含金量,空战战果令人信服的程度,远远不是美国那种以多打少以大欺小的空战能碰瓷的。
然后,我们的歼-10CP战斗机,就把印度空军砍瓜切菜了,什么“阵风”,什么“幻影”,什么苏-30MKI,什么米格-29UPG,俄系法系机,四代四代半,全给你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