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境线升旗活动上,正在对视的巴基斯坦士兵(右)和印度士兵。
“世界承受不起
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对抗。”
当地时间5月7日凌晨,多架印度空军战机突然从位于印巴边境的多个空军基地起飞,向巴基斯坦境内的多个目标发动空袭。
印巴对峙,瞬间升级。
针对印度的袭击,巴基斯坦军队反应迅速。印度军队发起进攻几小时后,巴基斯坦国防部、三军新闻局先后发表声明,宣布巴军击落6架印军战机,并俘虏多名印度军人。
巴三军新闻局发言人乔杜里同时表示,印度对巴基斯坦境内的6处地点发动了24起袭击,造成8人死亡、35人受伤。

·当地时间5月7日,一座遭印军空袭的巴基斯坦建筑。
巴基斯坦外交部于5月7日发表声明,谴责印度此举是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公然违反”,强调巴基斯坦将团结一致,保护和维护本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印巴又一次爆发冲突,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有网友留言称:“俄乌冲突未停,印巴冲突再起,背后又是谁在捣鬼?”

“朱砂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印度军方给对巴基斯坦的空袭行动取了个“朱砂行动”的代号。
在印度教文化中,朱砂指印度已婚女性在头发分缝处涂抹的一种红色或橙红色粉末,具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有评论认为,印度军方选择这一代号,是为了激起印度国内民众的情感共鸣。
综合外媒报道,印军在此次空袭中出动了其最先进的法制“阵风”战斗机和俄制苏—30战斗机,并使用了“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对巴境内目标进行袭击。在空袭发生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边界也传出了炮声。
针对巴方击落印军战机的声明,印方一直没有直接回应。有印度官员向媒体透露,有三架印军战机在印境内“坠毁”,但没有承认这些战机是被巴方击落的。

·印度空军装备的法制“阵风”战斗机。
同时,也有外媒报道称,有印度民众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据称是“坠毁”的印度战机的视频,视频中可以看到法国产战机零部件的标识,而印军目前装备有“阵风”和“幻影2000”两款法制战斗机。
袭击发生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社交媒体发文谴责印度的“懦弱”袭击,并强调印度的进攻行为会受到惩罚,巴基斯坦有权对印度的“战争行为”做出强有力回应。
当地时间5月7日上午,印度军方召开记者发布会,宣称此次袭击“不针对巴基斯坦军事设施”,而是为了打击巴境内的所谓“恐怖分子设施”。
印方还提到了今年4月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发生的恐怖袭击,宣称发动袭击的恐怖分子与巴基斯坦境内有联系。
印方这一言论遭到了巴方的激烈驳斥。巴基斯坦外交部长伊沙克·达尔曾要求印度就指控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一事拿出确凿证据,并指责印方企图通过指责巴基斯坦转移其国内压力。

·巴基斯坦外交部长伊沙克·达尔。
印巴的这场“热冲突”让克什米尔地区又一次成为世界焦点。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两国对该地区一直存在主权争议,并爆发了多次武装冲突。如今,这里又成了新一轮印巴冲突的导火索。

“小瑞士”血案
时间回到十几天前。当地时间4月22日,几十名来自印度和其他国家的游客到帕哈尔加姆旅游。这个位于印巴边境的小镇风景优美,有“小瑞士”之称,也是印度宝莱坞电影的重要取景地。

·帕哈尔加姆附近的拜萨兰山谷一景。
这些游客的目的地,是帕哈尔加姆附近的著名景点拜萨兰山谷。该山谷位置偏远,只能步行或骑马前往,但路上暗藏危机。因为在2019年,印度政府取消了帕哈尔加姆所在地区的自治地位,导致当地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更加尖锐,当地武装分子和印度军警的冲突也愈发频繁。
当地时间4月22日下午,正在拜萨兰山谷游览的游客突然遭到五名恐怖分子伏击,许多游客被恐怖分子近距离“行刑式”处决。
这场恐怖袭击震惊了世界。原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对环球人物记者透露,得知消息后,印度总理莫迪缩短了对沙特阿拉伯的访问,紧急返回印度。在回程途中,莫迪的专机没有像去程时一样经过巴基斯坦领空,而是选择绕行阿拉伯海,“这说明当时印巴局势就已经很紧张了”。
随后,在克什米尔地区活动的武装组织“抵抗阵线”,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此前该组织的“知名度”并不高。有媒体称,“抵抗阵线”是在2019年后创建的,创始人是谢赫·萨贾德·古尔。
资料显示,萨贾德出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1996年毕业于当地的斯拉普利塔普大学,之后又在印度班加罗尔的一所大学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至此,萨贾德似乎走的是一条“商业精英”的成长道路。但有印度媒体报道称,他在上学期间与激进组织“虔诚军”搭上了关系。2002年,他因涉嫌参与为“虔诚军”洗钱的活动而被印度警方逮捕。之后,他又频繁因为各种“违法行为”出入监狱。
“虔诚军”于1991年在阿富汗境内成立,曾多次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内发动大规模恐怖袭击,并先后被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认定为恐怖组织。多年来,印度一直指责“虔诚军”从巴基斯坦境内获得支持,但遭到了巴方的否认。
据印度媒体报道,2019年,萨贾德创建了“抵抗阵线”,并先后多次与当地的印度军警爆发冲突。印度情报部门还曾悬赏100万卢比(约合8.5万元人民币)捉拿他,但一直未能如愿。
充满疑点的是,在“认领”帕哈尔加姆恐怖袭击事件4天后,“抵抗阵线”又发表声明否认与该袭击有任何关联。该组织发言人宣称,此前的“认领”声明是印度情报部门侵入其社交媒体帐号伪造的。但该说法未得到证实。

世界难以承受之重
帕哈尔加姆袭击事件发生后,印方将其归咎于巴基斯坦,声称恐怖分子得到了巴境内人士的支持。随后,印度宣布单方面关闭多个印巴口岸,并中止《印度河用水条约》,在印度河上游阻断巴基斯坦的供水。有印度官员甚至称,不允许“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

·印度修建在印度河支流杰纳布河上游的大坝。
这一举动招致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应。对巴基斯坦来讲,印度河是该国的“经济生命线”。1960年,在国际组织的斡旋下,印巴签署了《印度河用水条约》,两国在水资源分配利用上达成一定共识。之后,即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印巴战争期间,两国也没有中止这一协定。
当地时间4月24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发表声明,严正表示:“任何试图阻止或转移属于巴基斯坦的印度河系水流的举动,都将被视为战争行为。”印巴局势因此变得愈发紧张。
李大光表示,印度单方面撕毁《印度河用水条约》,切断了巴基斯坦80%的灌溉水源,直接威胁到巴方23%的农业产值与37%的人口用水。这种“水威慑”远超传统军事对抗,旨在通过民生危机倒逼巴国内动荡。“这种将水资源‘武器化’的行为,只会进一步加剧印巴紧张局势。”
李大光还强调,印巴都是有核国家。一旦两国爆发大规模冲突,将对地区和世界局势造成严重影响。
当地时间5月6日,联合国秘书长古铁雷斯通过其发言人发表声明,呼吁印巴“保持军事克制”。
在声明中,古铁雷斯强调“世界承受不起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对抗”, 并表示联合国愿意支持任何有助于缓和局势、推动外交和重新致力于和平的倡议。他本人也愿意为两国政府提供斡旋,以促进和平。
5月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们对今天凌晨印度的军事行动表示遗憾,对目前事态的发展感到担忧。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邻居,也都是中国的邻国,中方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我们呼吁印巴双方以和平稳定的大局为重,保持冷静克制,避免采取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的行动。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继续为缓解当前紧张局势发挥建设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