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周睿睿(发自德国汉堡)
编辑丨漆菲弗里德里希·默茨度过了难熬的一天。当地时间5月6日,作为联盟党总理候选人的他在德国联邦议院(议会下院)总理选举第一轮投票中因没能获得两个执政党的全部支持而落败,直到几小时后的第二轮投票才惊险过关。
此时距离两党开启组阁谈判整整两个月。和近几届政府组阁谈判时长相比,效率算是很高了。但如果从2024年深秋“交通灯”熄灭算起,德国政府已瘫痪足足半年。这段时间,德国错过了太多。
默茨显然希望成为一位能够延续德国“压舱石”传奇的总理,通过稳定德国在欧洲的主导角色来稳定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只可惜,开局不利。上一个立法期好不容易通过的巨额债务还没花出去,政治势能就像回旋镖一样飞回到他的身上。


第一轮投票中发生的意外,其影响不只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它反映出德国主流政党面临的困境。

此前,极右翼德国选择党(AfD)在联邦议院选举中以创纪录的得票率首次跃升为第二大党,并成为德国目前民调支持率最高的政党。这对联盟党、社民党等传统主流党派构成严重冲击。5月2日,它被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列为明确的极右翼组织。为此,多个来自其他阵营的政界人士主张尊重程序正义,不要不经思索地取缔选择党。

新政府的搭建上,默茨展现出万事亲力亲为的“霸总”做派,无论是内阁人选,还是新成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无不体现出他在等待四分之一个世纪后坚决要尝尝权力滋味的意志。按照目前的情况,默茨无意于与任何一位部长发展出类似于施罗德、默克尔和朔尔茨与他们的下属间所存在过的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部长人选好似为默茨量身定做的工匠,祸福都将取决于总理。
内阁名单让人想起默茨意气风发的青年时期——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此刻,他的操作思路简单来说是将政治视为客户、将公民视为自主创业者、将国家视为服务机构。此前竞选时,他表示自己喜欢借鉴企业家的管理风格,从而和低调谦让的朔尔茨形成对照。这不失为一种给选民增强信心的姿态。
但真正的内里是:总理是否以及通过什么掌控政府,政府又用什么方式执政?说到优化管理,减轻官僚主义、提高效率,企业家精神无疑大有裨益。但要实现整体的现代化,往往没这么简单。
按惯例,比例代表制在党派和联邦州的层面都很重要。但对默茨来说,权力的稳固性更为重要。任命部长时,他并没参考各地区和议会党团代表通常所占的比例:权重最高的部委多数分配给了联盟党,社民党仅得财政部和国防部。人口大州、基民盟辖下的下萨克森州在内阁人选中颗粒无收。反而由来自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和巴登-符腾堡州的弗莱、施尼德和瓦尔肯分别担任总理府办公室主任、交通部长和卫生部长——因为这几位在议会党团里常常维护默茨。施尼德是在联邦议员的位置上接到交通部长职位邀约的,他甚至没有要求过。不同寻常的提拔路径清楚表明,一切由“老大”说了算。

新内阁由十名男性和八名女性组成,其中基民盟和社民党各有七名部长,基社盟有三名。

现年47岁的克林贝尔来自下萨克森州,如今担任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是内阁中仅次于默茨的第二大权力人物。尽管他承诺要做一名“投资部长”,但迄今为止,他在财政和金融领域尚无建树。今年选举,社民党取得史上最差成绩,但作为联合主席的克林贝尔却兼任了议会党团领袖和组阁谈判的首席代表。有德媒指出,作为社民党保守派的代表,这可能成为克林贝尔2029年竞选总理的跳板。
和以往内阁相比,本届默茨内阁散发着极强的商业气息,人员构成较依赖职业经理、管理顾问和私企高管。在他们看来,当前的首要目标是提升经济活力——为企业提供超额折旧(AFA)、降低能源价格和推进税制改革。此外,社保涨幅必须得到控制,克林贝尔认为这是“对勤劳的人的信号”。
新内阁中,有三位部长因其商业背景以及与默茨的私人关系备受质疑,分别是数字与现代化部长卡斯滕·维尔德贝格、经济与能源部长卡特琳娜·赖希和文化部长沃尔夫拉姆·魏玛。默茨在介绍人选时说,他们将“带着丰富的商业经验进入联邦政府”。

外界因此直呼,这是一届“经理人内阁”。大部分批评声音集中在,政府中几乎没有来自社会专业、工会或民间社会组织的代表,德国未来将由一群百万富翁统治。透明度监督机构“游说监督”在一份声明中警告说,维尔德贝格和赖希在部长位置上能否与他们以前的行业保持距离,值得怀疑。
洪堡大学宏观经济学教授、德意志经济研究所所长弗拉彻认为,对默茨的“商界人士团队”的广泛批评是一种十分德国化的现象。“这里的普遍看法是,政客必须被孤立。这与公务员的角色更加相关:只有忠诚的公务员才能保持独立。”弗拉彻在社交平台X上评论道,“任命部长时更看重能力而非政治权力,是勇敢且正确的做法。”

外交有三大支柱更值得关注的还有,外长职位重回基民盟手中。自1966年起,德国外长职位传统上交由执政联盟中较小政党出任。如今情况起了变化——时隔近60年,总理与外长首次出自同一政党。
从人事选择到出访安排,默茨明示外交政策将是重中之重。他任命党内亲信约翰·瓦德富尔领导外交部,并在总理府内设立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家安全委员会。默茨直言,他的新政府“将在欧洲和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新政府在外交和安全上有三大支柱:一是建立更强的欧洲,二是坚持跨大西洋主义,三是在安全政策上采取强硬路线。
上任第二天,默茨启程前往巴黎进行首次外访。这次访问对新任德国总理来说属于惯例,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与默茨有过数次会面。助手们透露,5月7日在巴黎讨论的议题包括:法国或将其核保护伞扩展至德国,未来欧洲对乌克兰的援助,以及欧洲对特朗普关税威胁的回应。

访问巴黎后,默茨将飞往波兰,预计未来还将访问乌克兰。最受关注的外交决策之一是他能否兑现此前的暗示,即德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