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双方领导人互致贺电。另据外交部周二发布消息称,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
中欧解除互助限制,被视为对特朗普政策的“战略性反制”。它扫清了2021年以来达成中欧投资协议的障碍。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逼迫欧洲人学习“现实政治”(realpolitik),意识形态让位于经济利益。这将为重启中欧《全面投资协议》铺平道路。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分裂世界”,却“无意中把中国和欧洲推到了一起”。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于2013年开始谈判,旨在为欧盟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更多机会,同时为中国企业投资欧洲创造更公平的环境。经过7年谈判,2020年12月30日,双方宣布达成原则性协议,被视为中欧经济关系的重要里程碑。当时欧盟将其描述为 “中欧有史以来达成的最雄心勃勃的协议”。
中欧《全面投资协议》达成时,正值美国政权交接期。即将上台的拜登政府对协议表达了强烈不满,认为欧盟未与美国协调便与中国达成协议,损害了跨大西洋联盟的团结。拜登团队曾公开呼吁欧盟推迟协议,试图联合欧盟共同应对中国。
美国政界和媒体对中欧贸易协定的达成反应强烈,指责欧盟 “背叛” 美国利益。一些评论甚至称,这是欧盟对立即上台的拜登政府的 “外交侮辱”。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21年3月,欧盟以所谓的新疆人权问题为由,对4名中国官员和1个实体实施制裁。中国迅速反击,对欧盟10名个人(包括5名欧洲议会议员)及4个实体实施报复性制裁,其中包括欧洲议会的几个关键委员会(如人权小组委员会)。
欧洲议会对中国的制裁反应强烈,认为这是对欧盟的直接攻击。2021 年 5 月 20 日,欧洲议会以压倒性多数 (599 票赞成,30 票反对) 通过决议,冻结了投资协议的批准程序 。
如今,这是一种战略调整。中国失去了美国市场,再也不能失去欧洲市场。欧洲同样如此。深陷乌克兰战争泥潭欧洲正面临“去工业化”的风险。它失去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砍断了一条腿,再也不能失去中国庞大市场,砍断另一条腿。双方希望获得市场准入和缓解紧张局势,而不被困在华盛顿的脱钩逻辑中。
大多数网民认为中欧解除限制是双赢之举,特朗普的关税战反而成了“催化剂”。他们嘲讽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认为其政策正在让美国失去国际支持。
请记住,同一个特朗普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团结了,俄罗斯和中国。后来拜登发动乌克兰战争巩固了这一点。现在是,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团结了欧洲和中国。
中欧合作的深化合作是对单边主义的有力回击,表明全球化仍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它将为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提供新变量,为中欧带来巨大的经济红利,同时削弱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