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48小时:全球等鲍威尔拆解川普经济核弹(图)


全球资本市场的目光正聚焦于美联储总部大楼,本周的货币政策会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双输困局”:若降息救经济,可能重燃通胀之火;若维持高利率,衰退风险将加速逼近。这场由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完美风暴”,正将美国经济推向滞胀深渊,也让央行的独立性遭遇历史性考验。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如同“经济核弹”,直接推升美国进口商品成本。数据显示,新关税可能使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率从2.3%飙升至22%-30%,预计推高核心PCE通胀近2个百分点,同时拉低GDP增速1.3%。

市场已嗅到危险信号:一季度美国GDP意外萎缩、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滑、核心PCE物价指数攀升等等。《华尔街日报》评论称,白宫的政治博弈正在让美联储为关税的代价“埋单”。 由于本月的利率政策本身没有悬念,所以市场涨跌将完全取决于鲍威尔会讲些什么。

在货币政策会议前的闭门讨论中,美联储官员的分歧暴露无遗。鹰派阵营坚持“抗通胀优先”,克利夫兰联储主席贝丝·哈玛克警告:“现在放松警惕,等于重蹈2021年‘通胀暂时论’的覆辙。”而鸽派则担忧经济“硬着陆”,理事沃勒指出,4月新增非农就业17.7万人虽高于预期,但前值下修和部分行业疲软显示劳动力市场渐进降温。

无论美联储如何抉择,金融市场的神经都已绷紧。美股期权市场显示,若降息预期落空,科技股或重现2月暴跌10%的惨剧;而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后,任何“按兵不动”的信号都可能引发债市抛售潮。

在这场危机中,美联储的独立性正遭遇空前挑战, 特朗普连续三周公开施压降息。前财长萨默斯警告:“若市场怀疑美联储沦为政治工具,美元霸权体系或将动摇。” 分析师指出,鲍威尔可能采取“鹰派观望”策略:既不承诺降息,也不排除未来行动,以此争取时间观察关税的实质影响。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1970年代,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通过激进加息驯服通胀,代价是经济衰退和总统卡特的连任失败。如今,鲍威尔手握的“武器库”却更加有限——联邦基金利率已处于4.25%-4.5%高位,资产负债表较疫情前仍膨胀逾2万亿美元。

5月的华盛顿春意渐浓,但美联储大楼内却弥漫着肃杀气氛。鲍威尔在闭门会议上反复强调:“这不是预判的博弈,而是对信心的考验。”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推迟降息至7月,同时通过定向工具缓解6.5万亿到期美债的流动性危机。

然而,时间并不站在美联储这边。关税对供应链的冲击具有“延迟效应”,其全面影响或将在未来6-12个月显现。正如明尼阿波利斯联储报告所言:“更缓的增速与更高的通胀,可能使美国重陷滞胀泥潭。”当政治博弈撞上经济规律,鲍威尔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成为改写历史的注脚。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