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的震惊不安,但不敢明确站队,只敢转载转述外媒的“批评”。到现在,作为日本五大商业电视台的TBS,在其5月3日播出的王牌新闻节目里,不惜拿出21分钟,进行“特辑报道”。
名为《“已经疯了!”中国商品渗透美国百姓的日常生活,到处受特朗普关税影响》,实在阐述懂王的税战之囧。

4月30日,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访美,就“美日关税”问题,与美方进行二次会谈。

TBS电视台的驻美记者采访大事件,发回报道的同时,还深入美国中西部,以及首都华盛顿,采访了美国老百姓。

从时间来说,可谓从美国基层民众那里,获得的新鲜反馈。尤其这还是美国盟国的记者,从他的视角进行的采访,总不好说人家是“东大特供”新闻了吧。
农民怎么干活儿,都赚不到钱
记者去了美国俄亥俄州,采访68岁的农民瑞克・肖雅。

瑞克主要种植大豆和玉米。美国大豆的最大出口国是中国,占全美总产量的5成以上。

瑞克很担心会被关税战影响到:现在只想着要如何熬过去。如果日本能进口(大豆)就好了,或是其他国家进口。

最近两三年,谷物市场价格低落,瑞克这样的美国农民过得很辛苦。加课关税,机械、燃料等成本很可能也会上涨。

记者:就现在的价格,生活过得下去吗?
瑞克:我们赚不到钱。考虑到机械、肥料、种子等费用,几乎出不来利益。无论怎么干活儿,都没法子改变。

记者:那么你对关税政策,是反对呢?还是赞成?
瑞克:还没法评价。关税政策要能顺利实施的话,我就赞成。不过,要是不顺利的话就反对。

自吹自擂的庆祝集会
围绕“特朗普关税”问题,日本在野党议员小熊慎司的发言引人关注。
“美国说的,是不讲理的难题。理论乱七八糟,完全不具备整合性。接近不良少年的恐吓勒索。”

这番言论,日本国内几乎没有一家媒体关注过。而印度媒体留意到了,经过英文报道,新闻大火。进而又被美国知名媒体《Newsweek》报道。

因为新闻大火,4月28日,“始作俑者”小熊慎司在东京的“外国记者俱乐部(FCCJ)”举办记者会。
记者会上,他不改本色,拿出一本童话书《皇帝的新衣》。强调“我只是单纯地说了实话,你没穿衣服”。

注:事情在国外火了,但在日本国内,媒体们依然谨言慎行。按日本的传媒界潜规则,当没有一家主流媒体愿意站出来采访报道某个人某件事时,那么当事人去FCCJ开记者会,是唯一的王道。
4月29日,懂王支持者们在密歇根州举行集会,庆祝他就任总统100天。

日本记者亲赴会场采访。

懂王发表演讲。
“为了庆祝我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政权,发起100天。”

“通过对中国施加关税,给史上最大的雇佣掠夺画上休止符。”

懂王强调了至今为止,在关税、移民政策上取得的“成果”。(没错,TBS给成果打了引号)
日本记者:感觉就是一片自吹自擂声。各位请看,现场就是这样,座席有很多空座,感觉很醒目。

记者:特朗普在哪个问题上做到最好?
懂王支持者:国境问题。拜登政权时期,连犯罪分子都能进来。他把国境封锁了,这很棒。

记者:关税对你有什么影响吗?
懂王支持者:买美国制品。说实话,我开的车是奔驰,那是我唯一使用的外国产品。

记者:你的帽子和T恤衫是外国制造的吧。
懂王支持者:不不不,是美国制造。

记者:真的?
懂王支持者:真的!
摘下帽子一看,MADE IN CHINA。

145%关税,对中国的影响?
节目介绍“特朗普关税施压最沉重的国家”中国,在互联网上正如何玩梗讽刺懂王和他的关税政策。

连这些玩梗视频的背景音乐都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喜感十足。


介绍了新华社发布的微电影《塔里夫》。

感觉就是借着中国的嘴,说出日本想说又不敢太直接说的话:美国这么搞,只会自作自受,最终自爆。
Tariffは 最後 自爆する。

还介绍了中国外交部社媒账号发布的《不跪》。

“向霸权低头就如同饮鸩止渴”。感觉这句话戳中日媒的心了。

4月29日,美国密歇根州召开企业展会。日本记者前去采访American Elements公司的CEO。
American Elements是生产先进材料的大型制造商。从人造卫星到手机,产品遍及各个电子领域。

记者:对你的生意来说,中国是重要因素吗?
CEO:是的,有的原材料只能从中国进口。还有的原材料在中国的控制之下,来决定我们公司和世界其它公司的价格。必须与中国合作。特朗普的做法,即使短期来看没问题,长期拖下去,将会遭受地球规模的严重损害。

记者采访了前来参展的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这是防弹用的碳化硅,战车等等也可使用,非常结实哦。就算用榔头砸,恐怕也砸不坏。145%的关税啥的,你懂的,会消失的。

大哥眉飞色舞,全程英文。中国人这该死的放松和自信,哈哈哈哈哈哈

接着,记者采访到一家“据说部分产品被临时取消出货”的中国企业。

该企业是生产出口家电零部件的。带队大叔看上去,属于很传统的老式中国人,好像快退休的高中语文老师。结果是个一本正经的冷面笑匠,每个回答都不在日本记者的预料范围内。

记者:公司遭受的损失挺大的吧?
大叔:是的。所以,现在接到新的订单,要求对方全额先付款。如果按以往的做法,说不定就会有损失。

记者:我对此深表同情。
大叔:不要紧的,这类事情也是有的。

记者:你觉得自己的企业能生存下来吗?
大叔:我觉得行。因为美国市场对我们来说,并没那么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希望大叔的每个超纲答案,给日本人一点对抗老美的勇气。
美国百姓的日常生活,遍布中国制造
记者前往华盛顿,采访《金融时报》前记者,现年82岁的南希。

南希也不清楚自己家里有多少中国制造。翻开一看,厨房电子秤是中国造。

南希沉迷网络购物。

各个网购平台里,她最喜欢Temu。这是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

记者:你最后一次在Temu上购物,是什么时候?
南希:昨天晚上。买了不超过10美元的东西,但光是拆快递,就每天都像过圣诞节。

南希带记者参观她的衣柜:temu的裙子,temu的外套,这个,这个都是,全都很便宜。还有这双最常穿的靴子,我很喜欢,都是在temu上买的。看,还有袜子,2~3美元买5双。

记者:你如何看待加增关税?
南希:犯蠢,令人惊讶地犯蠢。关税不是可以突然取消,或者突然加增的东西。
但是,特朗普支持者中的大多数人,仍然倾向于肯定他的关税政策。

戴安娜在俄亥俄州的一家自行车销售店工作。这家店销售的产品几乎全都是海外生产的。

戴安娜:我和经理没有动摇,知道多少会受到(关税)打击,但制造业会回流美国,对吧。现在还把生产据点设在被课高关税国家的企业,只要重回美国,就可以说是我们的关税政策成功了。

戴安娜:我觉得不是共产国家制造,而是美国制造的话,即使价格多少高了些,人们也会付钱的。
(TBS电视台5月3日播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