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这次当选拿到很高的选举人票,共和党人掌控了参众两院,在最高法院也占优势,让他有万众归心的感觉,不但让民主党畏惧,也让共和党内部的反对者收敛不少。美国选举政治的逻辑就是能拉到选票就是上帝。无论共和党或民主党政客,最关心的还是能否赢得选票。
面对强势的川普,共和党和民主党政客都不敢出头逆其鳞。在这种大形势下,川普锋芒毕露,大规模驱赶移民,关闭联邦机构,大量削减联邦支出,并口出狂言是为了拯救国家,拯救国家不违法,言外之意,他无须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只要声称是为了拯救美国就可为所欲为。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政治逻辑。这个逻辑在他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是可以行得通的。但一旦形势出现逆转,就会成为对手的靶子。
美国总统选举的投票率一般在50%上下。通常能赢得半数选票,也就是美国民众的25%,就能当选。参加投票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基本盘,都不到25%,谁能从对方那边赢来百分之一二的选票,谁就能当选。许多投川普的人,不是他的基本盘。川普2016年能够击败希拉莉当选,原因包括许多华人选民支持他。他们不但自己投票给川普,还出钱拉本来不准备投票的人去给他投票。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因为痛恨奥巴马的医疗计划。许多华人在美国不买保险,但奥巴马的医疗计划逼迫华人买保险,否则就要被课极高罚款。
川普二次当选,也跟华裔和其他少数族裔的支持有关。有些民主党支持者表面上不说投票给川普,却投了他的票,因为他们支持他的反移民、反同性恋、反堕胎或反对外援的政策。但是,川普的关税政策则不一样。几十年来,因为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美国在贸易上占尽便宜,能低价买世界价廉物美的商品,让美国人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他国。现在川普对各国产品加征关税,让进口商品价格大涨。关税说白了就是变相税收。美国实行的是累进税,收入高的人税负高,收入低的税负低。关税是加在商品价格上,谁买谁交税,看起来合理,其实却是一种累退税,收入低的税负加重。这就让那些支持川普的低收入个人和州不堪重负。
关税总是加重社会分裂。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便是因为关税问题。北方要求对从欧洲进口的工业品加关税,以便保护其新兴民族工业,南方不想高价购买北方价高质低的工业品,双方因此大打出手。美国教科书讲内战是为了解放黑奴,其实只是林肯事后美化联邦政府的战争借口而已。今天的美国东西海岸对外贸易活跃,关税对它们影响极大。现在加州已打响第一枪,公开挑战川普的关税政策,其他一些受影响较大的民主党掌控的州也正在跟进。
关税对美国人生活影响极大,关系到国计民生。先前那些以川普马首是瞻的共和党参众两院政客们,必然担心他们在中期选举的选情。他们会给川普施压,迫使他考虑关税政策对选情的影响。川普在关税上一再出尔反尔,犹豫不决,跟他受到共和党内基本盘的压力有很大关系。
关税引起的股票市场美债市场的动荡,全美各地发生几百万人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抗议川普政府裁撤联邦机构,削减联邦经费,提高关税的举措,也给了民主党精英回击以川普为首的共和党的契机,以及必须的社会大气候。

川普的关税政策可能是他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有了这个转折点,就让他的对手有了挑战的底气,他可能面临一个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彭博社)
民意民气是选举政治的精髓,民主党能否成功利用当下席卷全美的反川普浪潮,争取在明年中期选举夺回参众两院,尚不得而知,但这种势头已经存在。
川普的关税政策可能是他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有了这个转折点,就让川普的对手有了挑战的底气,川普可能面临一个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4月11日,北卡罗来纳州一家电视台就川普关税问题采访我。在采访结束前,他们问我川普的关税政策能撑多久,我说至多一个月。现在看来他连一个月也撑不了。他的关税政策给自己挖了个大坑,成为失败的开端,商场如战场,一步错,步步错。常言说的兵败如山倒,指的就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