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美企不行 欧洲支付系统为何难以自主?(组图)

Visa、万事达卡(Mastercard)、PayPal——这些美国公司在许多欧盟国家的非现金支付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欧洲央行(EZB)对此种依赖发出了警告。欧洲能否摆脱这种依赖?又有哪些替代方案?

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人们对各类对美依赖关系的风险愈发警觉,担心其中是否潜藏地缘政治威胁。数字支付也因此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对此表示担忧。她近期在接受爱尔兰媒体Newstalk采访时表示:“我们必须减少这种脆弱性,并确保有一个欧洲自主的解决方案,以备不时之需。你永远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她补充说:“将数字支付置于我们自己的掌控之下,是很重要的。”

欧盟国家对美支付系统依赖程度不一

在欧洲,非现金支付已经非常普及。根据欧洲央行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56%的非现金支付是通过银行卡完成的,交易总量超过400亿笔。

但从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支付流向来看,不难发现,欧盟各成员国对美国银行卡支付系统(如Visa和Mastercard)的依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欧洲央行指出,一些国家如爱尔兰和荷兰几乎完全依赖Visa和Mastercard。相比之下,德国和法国则建立了本国的银行卡支付系统,因此对美国企业的依赖相对较低。在德国,“Girocard”(前称EC卡)在银行卡市场的份额超过70%;在法国,国家支付系统的市场占有率接近80%。

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针对相关警告,也有人持批判性观点。其中之一是戈德沙尔克(Hugo Godschalk),他是一名在支付领域工作了近40年的顾问。他指出,如果从整个欧洲支付系统来看——也就是包括企业之间的交易在内——从交易金额上计算,通过美国系统处理的比例还不到1%。

这位PaySys Consultancy咨询公司的执行董事表示:“显然,这样就不能称之为‘主导地位’。”

戈德沙尔克还反驳了欧洲央行的另一种说法——即跨境支付无法通过本国系统完成。他指出,这种说法仅适用于在国外实体店购物的情况,而欧洲内部的在线交易则不受此限。

App支付:另一处风险隐患

欧洲在支付领域的脆弱性不仅体现在银行卡上。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手机App完成购物支付。而在这个领域,美国科技巨头的产品同样占据主导地位,如 Apple Pay、Google Pay 和 PayPal。

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莱恩(Philip Lane)今年3月在爱尔兰的一次演讲中指出,这类App支付已经占据零售交易的近十分之一,而且年增长率达两位数,增长势头迅猛。

这些美国公司不仅受美国政府监管,还受到其地缘政治利益的影响。更令人担忧的是,数据隐私和支付数据的控制也成为问题,因为大量交易通过位于美国的服务器处理,从而受美国法律约束。

莱恩警告说:“这种依赖使欧洲暴露在经济压力与政治胁迫的风险之下,并削弱了我们的战略自主性。”



在俄罗斯,人们可以使用现金支付,但并非必须这样做——因为普京早已做好了准备。图像来源: ANTON VAGANOV/REUTERS

借鉴俄罗斯模式?对于欧洲仍停留在讨论阶段的问题,在俄罗斯已成为现实。自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 和 PayPal 相继暂停在俄业务,但普京早有准备。

戈德沙尔克解释说:“普京早在数年前就下令,Visa 和 Mastercard 在俄罗斯境内的交易处理必须在本国完成。”也就是说,支付授权、清算与结算过程全部通过俄罗斯本地的处理系统进行。因此,俄罗斯银行发行的 Visa 及其他信用卡仍可在国内使用——但在国外则无法使用。

戈德沙尔克指出,这一模式或许也能成为欧洲的一种过渡性应对方案。若采纳此方式,支付交易将无需再通过Visa或Mastercard处理,从而避免美国企业对欧洲内部卡支付实施封锁或限制。不过,这类机制在短期内尚难以实现。戈德沙尔克估计,在欧盟层面推动相关法规或政策,至少需时两到三年。

数字欧元 未来可期?戈德沙尔克认为,欧洲央行对支付依赖的警告,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数字欧元“造势”。数字欧元作为中央银行货币,与现金一样不具信用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较之下,银行账户内的数字货币为商业银行货币,由银行“创造”,理论上存在风险。因为一旦银行破产,存款将难以保障。虽然现实中有存款保险机制作为补偿,但仍无法与央行货币的安全性同日而语。

数字欧元项目自2021年起由欧洲央行推动。2023年6月,欧盟委员会已向欧洲议会提交相关法律草案。但截至目前,仍未作出正式决定。该法案将为数字欧元的发行和应用设定法律框架,例如银行是否必须开设数字欧元账户,商家是否一定要接受数字欧元支付等。

因此,数字欧元的正式推出仍充满不确定性,如果进展不顺,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落地实施。

戈德沙尔克指出,至今无论银行还是消费者都对这一新系统缺乏热情。银行担心其部分业务将因此被削弱,而对于消费者而言,目前尚无足够理由去采纳一个全新的支付方式。

“Wero”系统起步艰难欧洲支付倡议(EPI)也希望推出一个能够与美国支付系统竞争的本土支付方案。为此,来自多个国家的欧洲支付服务商和银行于2020年底联手合作。

他们开发的新支付系统 Wero 已于2024年7月正式上线。目前,一些德国银行已支持通过 Wero 进行移动支付。与传统转账不同,使用 Wero 无需输入长达22位的IBAN账号,用户只需提供收款人的手机号码或电子邮件地址完成转账——操作方式类似于 PayPal。 

问题在于:谁知道 Wero呢?根据 Verivox 比价平台于2024年10月底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在德国接受调查的1000人中,近90%表示从未听说过 Wero。

欧洲信用卡系统为何始终缺席?问题是:为何欧洲迟迟未能建立一个与美系信用卡系统并行的本土体系?戈德沙尔克介绍,过去确实有多个建立欧洲信用卡系统的尝试,但特别是在德国和法国,跨境支付需求较低,加之投资意愿不足,最终这些项目都不了了之,甚至被转手卖给了美国公司。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