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袭发生在当天早上6点左右。根据邻居拍摄的视频显示,多名持枪探员进入该住宅区,其中一名特工通过喇叭大声喊话:“我们有搜查令,请举起双手,立刻出来!”整场行动由无人机航拍监控。

屋主张宇宗(YuZong Chang)与妻子杨安妮(Annie Yang)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在清晨被突如其来的敲门和喊话声惊醒,随后被十多名身穿防弹衣的探员控制,情绪一度极为紧张。杨安妮形容当时场景“像在看一部美国警匪大片,感觉完全不真实”。

探员表示此行是为了寻找他们的儿子——张麦克(Michael Chang,音译),一名曾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 Irvine)就读的年轻人。特工指出,他们追踪到一组与“张贴ICE特工个人信息”的网络活动相关的IP地址,指向了张家住宅
“他们带走了我们家的路由器和几台硬盘设备,那里面有我们多年的家庭照片。”张宇宗语气激动地说。


据了解,早在三四个月前,洛杉矶市区包括市政厅、联邦法院、公共交通站等多个地点曾出现一系列带有ICE探员与遣返执法人员姓名、照片、电话等敏感信息的海报。这类信息的泄露在美国被称为“doxxing”,涉嫌违反联邦隐私及恐吓公职人员法规。

相关海报还配有“制止驱逐”、“追究执法者责任”等激进文字,引发联邦执法部门高度警觉。ICE随后与国土安全部调查处(HSI)及美国特勤局(USSS)联合展开刑事调查,旨在查明信息泄露来源、制作人和张贴者的身份。

这对夫妻夫妇证实,儿子麦克在2023年曾参与校园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行动,并在一次校外集会中因阻塞道路被警方短暂逮捕,后经完成法院指定的社区服务项目,相关指控已撤销。两人坚称儿子从未参与任何违法行为。
他们表示,麦克目前已搬至纽约生活,并正寻求律师协助,以应对本次突如其来的指控。ICE特工在当天搜查后,也安排与麦克通过电话进行了初步沟通,告知其有权聘请律师。

ICE发言人当天晚些时候发布简短声明,证实此次搜查由ICE执行,并由美国特勤局提供协助,属一项持续刑事调查的组成部分,但“基于案件仍在进行中,暂不便提供更多细节”。此次事件在南加州华人社区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一位不愿具名的华人邻居表示:“我们从没想过ICE的刑事调查会突然进入我们的社区、我们的住宅,尤其是一个普通的家庭。”

部分网友则担心,事件可能对本地华人青年参与政治或社会运动产生“寒蝉效应”,并呼吁政府确保公民权利在刑事调查中得到尊重与保障。
目前,该案仍处于调查阶段,是否涉及其他人员、是否最终起诉仍未明朗。律师团体呼吁执法部门应就此案中涉及的网络监控与隐私界限作出更明确解释。
【法律背景】
律师表示:根据联邦执法机构通报,该案件的调查重点之一,是张贴海报者是否触犯了《美国法典》第18编第119条(18 U.S. Code § 119),该条款禁止有意图地公开联邦官员、陪审员或执法人员的个人资讯(如住址、电话号码),且此行为导致、或意图导致对方受到骚扰、威胁或人身危害。
若嫌疑人被证明违法,最高可面临5年联邦监禁,并可能伴随罚款。
此外,若当局能证明张贴个资的行为是透过非法骇入、窃取资料、伪造IP地址等方式进行,亦可能涉及《电脑诈欺与滥用法》(Computer Fraud and Abuse Act, CFAA)。该法禁止未经授权存取政府或保护性网络,刑责最高可达10年监禁。
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尚未对张麦克提出正式起诉,但表示此案仍在活跃调查中,未排除日后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可能。
大家觉得这次执法冤不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