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多问一句加5欧!法国医生:少占我便宜(组图)

今年的寒冬时节,巴黎十三区一间诊所里,Naelle女士因流感症状来看全科医生。

问诊将近尾声,医生正在开具处方之际,她顺带问了一句:"我肋骨旁边的痣好像变大了,您帮我看看?"她掀起衣角,医生瞥了一眼,前后不过五秒。然而,这一个问题,让她为这次问诊多付了五欧元。



"您要明白,这相当于第二次问诊,我当然得收费。"医生一边在便利贴上写下皮肤科同行的信息,一边如此解释道。

Naelle愣在当场,瞠目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半年后的今天,回想起这一幕,她依然感到不可思议:"就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竟然要额外收费五欧元……"

到底是医者仁心,还是“惜字如金”?其实这种现象已经被很多患者遇到了,今年四月初,在诺曼底大区的卡昂市,Raphaël在术后复诊时也遭遇了类似情况。



他本是来续开病假单的,顺便提及最近的消化问题。短短几分钟的交谈后,医生宣布收取双倍诊费——整整六十欧元。

"这也太离谱了,"Raphaël略带怨气地说,"医生说要是每个病人都这样,他一天只能看到现在一半的人数。可这样算下来,真是分分钟都在赚钱啊!而且这样搞,医保的窟窿只会越来越大。"

如今,越来越多的全科医生开始对"额外问题"收费。虽然难以准确统计这种现象的普及程度,但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的反馈都表明,这似乎正在成为一种业内"潜规则"。



法国国家医疗保险局明确指出,这种做法并不合法。根据现行医疗公约和医疗行为收费标准,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收取附加费用。

"一次问诊中处理多个健康问题"并不在许可范围内。例外情况仅限于应患者特殊要求而在非常规时间(深夜或清晨)看诊,或因患者非医疗原因的个人要求而产生的额外服务。滥用这一条款的医生,将面临行业处罚。



尽管知道这种做法游走在法律边缘,一些医生仍然坚持己见。

在阿尔卑斯山区安纳西地区执业的Solène医生说出心里话:"你得理解我们的处境。医生短缺,病人众多,有些人动不动就来看病。我们不可能给每个病人做全面体检。收点额外费用,也是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总比让他们再约一次看诊要好吧?"

去年刚在安德尔·卢瓦尔省开业的Charles医生则打了几个生动的比方:"看病涉及多个问题,就意味着我要运用多种专业知识、集中更多注意力,这等同于多次问诊。你去修车,让师傅换机油又让他给轮胎打气,难道不得分开收费?理发时顺便修个胡子,理发师不也会加收费用吗?这是一个道理。"



Charles也说了,他并非每次都收取额外费用,但对那些把诊所当成"倾诉室"的患者,他毫不手软:"有些人来看病,不是因为生理问题,而是生活不如意、孤独寂寞、需要倾诉。帮助他们是应该的,但我们不是心理医生,有时候确实存在滥用情况。"

Solène医生指出,这种现象在所难免:"随着医生群体不断要求提高诊费,加上政府试图强制医生到医疗资源匮乏地区执业,这种情况只会更加普遍。"



事实上,自2025年1月1日起,法国全科医生的基础诊费已上调至30欧元。即便如此,面对日益增长的工作压力和患者需求,许多医生仍然觉得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

出人意料的是,面对这种违规收费行为,许多患者选择了沉默。虽然医保局鼓励患者向各地医师协会投诉,但实际投诉的人并不多。

患者Marjorie的话或许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确实有人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去看医生,而现在预约已经很难了。再说,跟换锁师傅或心理医生的收费相比,全科医生的诊费还算良心价,即便要多付一点,也就认了吧。"

这种"愿打愿挨"的局面,暴露了法国医疗体系面临的困境:医生资源严重短缺,工作负荷过重;患者就医需求日益增长,就医习惯亟待改变。

在这种结构性矛盾之下,"一个问题一个价格"的潜规则,只是冰山一角!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