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式安装了红箭10,图片来源:网络
ZTD-05是中国海军陆战队现役的一款两栖车辆,由北方工业公司研制,属于05式车族中的一员。该车研发目标是为了替换解放军之前装备的63A水陆坦克,77式水陆装甲输送车和86式海军版步兵战车。05式两栖步兵战车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水面机动速度比较高。这一点参考了美军之前提出的“超地平线登陆”作战理论。该理论把两栖装备的水上机动速度作为核心评价标准之一。
05式采用了半划水+喷水推进技术。当水上速度超过10公里每小时就会抬升车头,一方面避免倾覆,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使航行的阻力减小,提升速度。05式车首加装滑板,后部也有尾板,滑水能力优异。大功率发动机的水面输出巩固率可以达到1600马力,水面航行的速度可以达到20公里每小时,最快时也接近30公里每小时。

▲05式,图片来源:网络
该车最高可以在3级海况下运行,速度可以达到15公里每小时。不过在陆地和水面不同环境下机动时,需要转换机动的运转模式。具体而言,在海水中行进时可以利用其来冷却,所以可以开启涡轮增压。
上岸后发动机与喷水装置会断开,然后转接综合液力传动变速箱,也无法开启涡轮增加,此时发动机的功率会下降到600马力左右。对于陆地车辆来说,这个输出功率实际上相对偏低。所以05式也和常见的两栖车辆一样,只能通过“减重”的方式来提升机动能力,预估车重25吨左右,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其防护能力相对一般的陆地坦克装甲车辆来说比较薄弱。

▲05式,图片来源:网络
两栖装甲战车都有这个问题,05式同样只能用“轻量化”换速度,而且使用了非常多的铝合金装甲。05式的正面装甲可以在中远距离上抵御30毫米机炮,但侧面装甲就很难说了。其侧面装甲的设计标准是在中远距离上可以抵御12.7毫米机枪的射击,对30毫米机炮的防御能力就非常弱了。
另外05式的体积非常大,这也是为了满足基本的载员要求,这也导致其目标太大。所以05式的缺点是非常明显的,即皮薄且目标明显,但这也是几乎全球所有的两栖战车的共同问题。05式没有必要当然也没法和地面车辆的防护等级比,它的关键任务,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将步兵运送到海滩上。在早先俄罗斯举办的“里海赛马”两栖登陆比赛中,05式两栖装甲车在水面机动的速度太有优势,甚至被迫让俄方修改了规则——原本约定两国各自的重点车辆在水上行驶8公里比速度,但结果因为05式的速度实在太快,比赛方式改成了陆地行驶7.2公里后在水面行驶0.8公里。这样一来俄军使用的BTR-80因为陆地上行进速度远超05式,所以稳拿比赛胜利。由于对标的是美军,所以05式在水上速度方面在全球也是数一数二的,这但毋庸置疑。

▲新版05式,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实战中05式出击时,前提是岸滩阵地上的敌军应当已经被其他火力压制,否则如果真的让05式单独冲锋,其伤亡肯定不小。05式两栖装甲分步兵战车、突击车两种不同类型,步兵战车使用30毫米机炮,并列机枪,2枚“红箭”73D反坦克导弹。突击车装备105毫米线膛炮,它可以在2公里的距离上击穿600mm的均质装甲钢,同时也对混凝土攻势和坚固的防御阵地拥有一定的打击能力。上岸后凭借火炮优势,也可以持续战斗,和30毫米机炮的05式步兵战车打配合。新版本的05式,明显是将之前的炮塔直接取消了,安装了2组6联装一共12枚的红箭10反坦克导弹,反坦克能力获得了飙升。
“红箭”10最早是集成在ZBD-04A步兵战车上的,安装的是一个360度旋转的发射架,为2组4联装8个发射箱。换到了05式后,又增加了2枚。“红箭”10导弹长度1.85米,单发重量150公斤。采用串联装药聚能破甲弹头,破甲能力高达1500毫米均质装甲钢。世界上现役的所有主流主战坦克全部都能被它从正面击穿。“红箭”10采用光纤指令制导加末端红外电视复合制导,通过一根细细的光纤来连接控制装置。光纤本身的质量非常低,1千米也仅有150克重。“红箭”10的最远打击距离可以达到10公里。

▲“红箭”10,图片来源:网络
05式整合“红箭”10,很明显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应对台湾从美国采购M1A2T主战坦克。早先台湾向美国订购了108辆M1A2T,目前有38辆到货,主要分拨给第六军团的584、269两个机械化旅。按照台湾“战车连”的编制,14辆为一个连。那么05式装备了12发反坦克导弹,理论上只要打得准,可以一次就报销到对方的一个装甲连,战斗力之强悍不言而喻。新版05式是对台湾当局“以武谋独”天真想法的一次“痛击”,大量“红箭”10版05式,将是击碎台军“滩岸歼敌”幻想的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