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董某某事件 别让躺手术台的人陷入恐慌(图)

面对全网的追问,越是不回应,越是遮遮掩掩,越是在将事件更快更猛地引向“深水区”

连日来,医生肖某出轨事件演变为“董某某跨界疑云”,相关话题频频冲上热搜,引发公众关注。

从媒体报道来看,作为肖某出轨事件的当事人之一,规培医师董某某面临的追问很多,既有手术过程中弃病人不顾长时间离开的问题,也有求学经历与职业履历存在的争议,还有其论文被删的质疑。枝蔓丛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关公共规则有被打开“缺口”的疑点,这在无形中激发了公众的担忧心理。



公开信息显示,董某某出自“协和4+4”试点班,即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加4年医学教育。然而,网传董某某实际的教育背景就引发了资格之争,媒体曝光的董某某毕业论文“正文仅30页”被质疑“注水”,此外据媒体梳理,董某某在规培后的学术生涯如火箭般蹿升,而“这些成果显然违反常识”……人们不禁要问,她到底是难得一见的天才,还是一路被保送、被佑护的关系户?

相关方面本该给公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然而,不仅相关方面讳莫如深,更神奇的是,有媒体发现,校长寄语协和医学院毕业生文章中删除了“董某某”相关内容,其论文也在知网“消失”了。谁在背后操作这一切,董某某背后是否存在网传的“资源链条”,耐人寻味。可以肯定的是,面对全网的追问,越是不回应,越是遮遮掩掩,越是在将事件更快更猛地引向“深水区”。

要该指出的是,公众急切地发出各种追问,希望尽早得到权威的、公正的答案,并不是要为难谁,也不是要猎奇,更不是沉迷于一场网络狂欢中不可自拔,而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4+4”学制也好,传统模式也罢,目的都是培养高水平的医疗人才。无论哪种方式,医学生的培养过程和结果,都将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对待人命关天的大事与生命息息相关的职业,公众提出再多的追问、再高的要求,都不过分。

据媒体报道,拒绝肖某打招呼的医生麻昊宁,社媒账号3天涨粉4.6万,这不仅说明了人们对于刚直之士的肯定、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也说明公众希望严防“长袖善舞”“私下勾兑”现象的突出心理。

无疑,在肖某事件和董某某事件中,已折射或暴露出相关管理、监督监管环节存在不到位、不严格等问题。当务之急,是针对种种线索,举一反三,深入排查,在制度和管理层面扎牢篱笆。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逆淘汰”现象发生,才能建立起唯才是举、风清气正的局面,让躺在病床和手术台上的人们免于恐慌。


董袭莹跨界医学经历:研究领域“五花八门”,在规培后的学术生涯如火箭般蹿升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医生肖飞被妻子实名举报婚内出轨多人。肖飞出轨对象董袭莹的求学经历与职业履历存在争议引发广泛关注。2019年,董袭莹被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录取。入学后,一个本科非医学的学生,却迅速展现了其在多个医学领域的成绩。

在消化内科方面,2021年,董袭莹作为第二作者,在《中华医学杂志》刊发了一则文章《第551例 吞咽困难—胸腔积液—后纵隔囊肿》。该文章所分析的患者于2020年收入北京协和医院,2021年3月手术完成,当时董袭莹入学仅一年左右。在胸外科方面,2021年11月,董袭莹作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实习医生,在北京市第六医院的医联体胸外科病房手术室,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市第六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团队协作开展荧光腔镜精准肺段手术。此时距离董袭莹被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录取仅两年。

在神经外科方面,2022年11月,董袭莹以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的背景发表了一篇名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室腹腔分流置入术后的短期和远期结局》的论文。更“重磅”是的,在肿瘤方面,2023年,董袭莹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部分)》。

另外,网友爆料董袭莹的博士毕业论文《跨模态图像融合技术在医疗影像分析中的研究》研究方向为妇科影像,指导老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骨科学家邱贵兴。可以看出,董袭莹在规培后的学术生涯如火箭般蹿升,而这些成果显然违反常识。尽管董袭莹的入学研究方向为内科,但是其研究领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