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府和中共周日公布了一系列举措,其中包括提高养老金,以提振中国滞后的国内消费。 Wu Hao/EPA, via Shutterstock
中国政府和中共周日联合发布了一系列计划措施,试图鼓励人们增加消费,这是北京为抵消与华盛顿不断升级的经济战可能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又一举措。
经济刺激计划包括提高养老金、改善医疗福利和提高工资,这些措施可能会提振中国滞后的国内消费。但它把其中许多任务交给了地方政府,而不少地方政府正承受着巨额债务和国有土地出售收入大幅下降的沉重压力。
这一举措出台之际,正值中国领导人寻求方法让经济摆脱对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的依赖。去年,贸易顺差已达到近1万亿美元。特朗普总统已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了20%的关税。欧洲、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国家也在对中国大量出口制成品提高关税。
周日发布的文件部分内容似乎旨在让中国公众相信他们的投资是安全的,这样他们就会重新开始消费。当局承诺采取“多项措施稳定股市”,并支撑因房价下跌而受损的房地产市场。
在过去三年里,房地产市场崩盘令中国中产阶级的储蓄大量蒸发。中国家庭的应对措施是减少酒店、外食和其他服务的支出,并将储蓄存入利息极低的银行账户。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证实了这一趋势,显示消费支出仍然疲软,而制造业(其产品主要出口到国外市场)保持强劲。1月和2月零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与经济学家的预期一致,而工业产出增长了5.9%,高于预期。
今年前两个月,建筑业仍然是中国最大的薄弱环节。1月和2月,公寓和其他住房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9.6%。
最近,中国经济的一个亮点是股市。在美国,关税和特朗普政策引发的不确定性导致标普500指数上周陷入回调,较峰值下跌逾10%。但中国股市表现积极,部分原因是人们对该国在自主开发人工智能项目方面取得的进展感到兴奋。自特朗普就职以来,香港股市已上涨20%,许多中国公司在香港股市交易。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由中国两个最高权力机关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共中央办公厅。这一不同寻常的举措表明,北京领导人希望释放出这样的信号:他们严肃对待解决国内消费低迷的问题。
中国国家统计局将于周一上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1月和2月的经济数据。当天晚些时候,高级官员将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促进消费的举措。
该计划包含许多细节,如果实施,可能会受到中国公众的欢迎。它要求地方政府向“困难群众”发放款项或增加补贴,并增加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福利。它还指示地方政府偿还拖欠的企业债务。
但周日发布的这份纲要中并没有关于国家政府提供资金帮助地方政府支付所有这些费用的新承诺。
中国地方政府负责几乎所有的社会支出,直到三年前,它们的大部分资金都是通过向私营开发商出售国有土地筹集的。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崩溃,土地出让收入已大幅减少。
中国2月失业率攀升至5.4%创两年最高 1至2月工业增速放缓 受关税影响 ?
中国经济疲弱不振下,2月失业率达5.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创两年来最高。与此同时,外媒关注中国今年头两个月工业增速放缓,是否与关税有关?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回答避重就轻,表示中美贸易互补性强的特点仍在显现。
综合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今天(3月17日)公布的数据以及经济日报等港媒报导,2月中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创两年最高,1至2月平均值为5.3%。此外,2月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为半年最高。
中国国家统计局则表示,1至2月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平稳。
除失业率外,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出,2025年1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增5.9%。据路透社报导,虽增速较去年12月年增6.2%放缓,但仍高于路透社先前预测的5.3%。
据中央社报道指出,17日的记者会共有10家媒体提问,其中彭博社等外国媒体,聚焦美国对中加征关税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彭博社提问,2025年1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值较去年12月减少,这是否受到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影响。
对此提问,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付凌晖回应称,主要是受到去年增速较快、基数较高影响,总体来看今年以来的工业生产还是保持较快增长,在讯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产业增势良好情况下,企业预期总体正在改善。
付凌晖续指,但也要看到,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部分行业价格低迷,一些企业效益不佳。下阶段,要落实好全方位扩大内需各项举措,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改善企业经营。
另外,针对中国1月至2月的进出口年增速较去年12月放缓,美国对中施加关税对出口造成多大程度影响。付凌晖回应说,尽管面临关税提高等制约因素,中美贸易互补性强的特点仍在显现,互补贸易仍保持增长,前两个月中国货物与美国的进出口额,年增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