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62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印度CEO“占领”美国硅谷 华人为什么干不过?(组图)

新闻来源: 冰川思想库 于2024-05-26 14:20:53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在美国各路媒体总结的一些“印度人成功学”中,看似玄之又玄,但其实和中国人是“共享”的。

撰文丨张明扬

2011年8月,《时代周刊》在一篇报道中发明了一个著名的段子:印度的最佳出口商品是什么?是CEO们。

十多年过去,最新的段子已经升级为:如果你朝着硅谷扔一块石头,大概率会砸到一名印度裔的CEO。

这些CEO包括但不限于:

谷歌CEO Sundar Pichai(劈柴哥)

微軟CEO Satya Nadella

IBM CEO Arvind Krishna

Adobe CEO Shantanu Narayen

美光科技CEO Sanjay Mehrotra

伟创力 CEO Revathi Advaithi (蔚阮欣)

Vimeo CEO Anjali Sud

……

好了,不报菜名了。

很多中国人看到这份CEO天团名单,多少都会产生一些挫败感外加大惑不解:为什么不是华人?

01

如果Google一下,会发现类似印度CEO占领硅谷(美国大企业)的报道在外网上俯拾可见,讨论了十多年仍保持高热。

至于中国人关心的“为什么不是华人”,这个话题几乎仅在中文世界受到关注,欧美舆论基本付之阙如。

这更可见,在硅谷和美国顶尖企业中,印裔高管对华裔高管基本上持碾压状态,以至于完全不构成“龙象之争”的话题性。

2005年,美国韩裔女作家简·海云出版了《打破竹子天花板:亚裔的事业战略》(Breaking the Bamboo Ceiling: Career Strategies for Asians)一书,以“竹子天花板”比喻亚裔在美国遭遇的升职障碍。

简·海云那时候显然没预料到,印度人很快就突破了“竹子天花板”,留下华裔日裔韩裔斯人独憔悴。

2020年,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陆冠南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一篇论文:《为什么东亚人而不是南亚人在美国的领导位置上人数不足》(Why East Asians but not South Asians Are Underrepresented in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论文收集了2010-2017年美国标普500公司的CEO数据。数据显示:

美国每百万南亚裔平均有2.82位CEO;

每百万白人中有1.92位CEO;

而每百万东亚裔只有0.59位CEO,几乎是印度人的五分之一;

南亚裔的“CEO指数”甚至要高于白人。

有趣的是,在美国各路媒体总结的一些“印度人成功学”中,看似玄之又玄,但其实和中国人是“共享”的:

印度人重视家庭价值。中国人就不重视家庭价值么,在中国互联网上,年轻人还觉得家庭皆祸害呢,怎么就成为成功秘诀了?

印度教育竞争激烈,能脱颖而出的都是精英。这不也是在说中国人,好吧,卷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成了优势,这让吐槽本国教育的中国人情何以堪?

相比白人中产,印度人更热衷读理工科。中国人自古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你有印度理工,我有清华交大,中国还拥有全球最大的一支工程师队伍;再说,中国人在海外的码农还少么?

印度人更谦逊。印度人可能真的比傲慢的白人谦逊,但如要比谦逊,这不是华人的传统保留技能么?

02

很多中国人虽然喜欢以“反美”自居,但潜意识里往往也伴生着“崇美”,否则何必言必称美国呢?

但对于印度(人),许多国人的态度就比较一致了,开口闭口就是“阿三”,在互联网上发明了很多嘲讽印度(人)的段子。

因此,当直面“印度CEO潮”时,内心是复杂的。

当然,还有人这些年倒也总结出一些不无解释力的理由:

印度国内经济太差,缺乏好的就业机会,而中国有大把就业机会,这也让中国留美学生有了退路,没必要在美国和印度人卷;

印度人抱团,在欧美有什么机会都会照顾本国人,而华人在印度不仅热衷于划分小团体,甚至走向“庞涓化”,将华人同胞视作第一假想敌;

英文是印度精英的“第二母语”,英文限制了中国留美学生融入美国社会的程度;

印度人擅长嘴上功夫,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自吹自擂,人人都是PPT大神,而中国人(华人)则更为内敛,信奉沉默是金闷头干活。

印度人擅长做职业经理人,而中国人更擅长创业。

还有所谓的“印度人只适合干职业经理人”,也是似是而非,从属于印度裔的硅谷初创企业早就超越了华裔,2012年,印度人在硅谷创建的公司达15.5%。

当然,咱们华人前有杨致远,现有红过半边天的黄仁勋,但让国内网民露怯的是,这两人都不是来自中国大陆,黄仁勋连基础教育都是在美国接受的。

03

目力所及,在“华人为何干不过印度人”这个问题上,以上提到的那篇论文《为什么东亚人而不是南亚人在美国的领导位置上人数不足》,最有洞见。

这篇论文强烈反驳了两个观点:

印裔更有进取心。研究发现,两者在工作上的进取努力程度同样高。

东亚裔更受困于种族偏见。研究发现,在美国,东亚裔比南亚裔更受青睐,受到的偏见反而更少。研究者对339位非亚裔的美国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非亚裔美国人的确更加歧视南亚裔人,表现为:比起东亚裔人,他们更倾向于和南亚裔人保持距离;觉得南亚裔人不如东亚裔人温情。

陆教授团队发现的核心异同是:assertiveness。中文可以翻译为“自信”,甚至可以翻译为“过分自信”。

论文指出:

在儒家思想的强烈影响下,东亚文化鼓励谦逊、和谐与稳定。东亚人在文化上可能不太愿意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

更具体的说就是:

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能够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坚持自己的立场;

我愿意参与有建设性意义的人际冲突。

在职场中,很多国人对“擅长动嘴的,擅长向上管理的,擅长做PPT的”的打工人,往往不屑一顾,视为自吹自擂的不体面之人。但是,印度人在欧美的成功,恰恰证明了,国人的这一思维模式,恰恰是一种偏见。



▲孟买(图/图虫创意)

在职场文化中,闷头干活不争不抢,并非占据着天然的道德高地,并非是优秀打工人的标准特质。

有趣的是,这两年,以杨笠那次著名的脱口秀金句“你这样普通,却有那么自信”为引子,国内舆论场掀起了一场对“普信男”的嘲讽和围剿。

但对比印度人,中国人的自信真的那么多么?

所谓的国内“普信男”,一旦出了国,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国内“普信男们”就集体转向沉默和内向,再无国内的生龙活虎。

这种自信,归根到底是一种“慕强”,更擅于在自己得心应手的情境,在比自己弱的人(群体)面前,展示自信的自信。而到了异国他乡,当面对更强的他国主流文化,这种自信就落花流水荡然无存。

就此而言,中国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好好补上“自信”这堂课。

该反思的还有国内盛行的“社恐文化”。

最近国内有一个很流行的测试:E人还是I人。

本来么,内向还是外向部分是天生的,也无所谓好坏。但问题是,那些测出自己是I人的,无不是兴高采烈,似乎社恐多么光荣似的。

很多自居社恐的I人甚至天真的觉得:因为国外是多元社会,所以社恐到海外求学生活更自在。

但美式职场文化恰恰是重视社交的,重视主动沟通的,更偏爱直接、自信的沟通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印度人在美国更加如鱼得水。

在某种意义上,所谓的“社恐”,并不是什么标新立异,领先于时代潮流,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谦虚、内敛”的时尚版罢了。

能不能承认,热衷争鸣,更自信更外向的印度人,就是更贴近国际主流,就是更易获得成功。

04

有意思的是,印度人自己也有反思,《印度时报》曾发文自省:

有很多印度人跻身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这是值得庆祝的——但是,与此同时,这应该使我们停顿一下,提出一个明显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在美国而不是在自己的出生地留下自己的烙印?

但是,印度人的CEO奇迹,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

在《星期日泰晤士报》发布了的2023年英国富豪榜上,前六名里有三个出生在印度,其中排名第一的戈比·辛杜贾家族还是蝉联的英国首富;

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印度留学生的数量已经超过中国留学生,并且这个差距正在急剧扩大;

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公布的数据显示,印裔家庭年收入中位数高居各大族裔之首,高达13.3万美元;

25岁及以上的印度裔在美国亚裔中受教育程度最高,2019年有75%的印度裔拥有学士学位或更高学历。

2021年1月20日,有一半印度血统的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宣誓成为美国副总统;

2020年7月,昌德里卡佩尔萨德·单多吉当选苏里南第十任总统;

2020年,伊尔凡·阿里当选圭亚那第9任总统;

2022年12月,有一半印度血统的瓦拉德卡第二次当选爱尔兰总理(已辞职);

2023年9月,尚达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当选为新加坡共和国第九任总统;

2023年5月,彭安杰(Ajay Banga)被选举为世界银行新一任行长。

印度人(裔)的成功是全方位的。

互联网上那些嘲笑印度人的段子可以休矣,中国人的自信应该发挥在更适合的场合。

			
网编:和评

鲜花(2)

鸡蛋(1)
62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热门评论当前热评  更多评论...
评论人:媚眼瞟瞟[♀☆★试试有没拉黑★☆♀][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26日14:23 回复
中国已经是美国的假想敌。
7  
评论人:jamesun[♂☆★秋湖千色★☆♂][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26日14:36 回复
晋升是一种软实力,中国人喜欢硬实力
13  
评论人:白自在[☆我是中國人☆][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26日14:37 回复
正常人和印度人做過生意的都不會喜歡他們, 但你不得不承認, 印度人的確很團結, 華人雖然做事聰明, 但強項是單打獨鬥, 不要說團結, 不互相拉後腿已經很不錯了。 雖然很難聽, 但的確是事實。
40  
评论人:你有权不回答[☆品衔R4☆][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26日14:38 回复
中国有一群孙子只会喊口号
9   4
评论人:随意岁月[★品衔R6★][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26日14:42 回复
老印开船能堵死苏伊士运河,能撞断美国大桥,这本事谁能比得上
21  
评论人:穆斯塔法[☆品衔R4☆][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26日14:43 回复
印度人的精神层面接受了殖民者英美人的文化内涵,就是自信敢于表达和表现
16  
评论人:千奇百怪党[☆★声望品衔8★☆][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26日17:53 回复
印度人受过盎撒人熏陶,擅长玩政治。CEO是偏向政治而不是技术。西方公司里,同样没有技术专长的位置,都是玩儿办公室政治,比如波音。
12  
评论人:caopqcao[☆品衔R4☆][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26日17:34 回复
美国这地方主要看你会不会说,而不是会不会做。印度人能忽悠,虽然有很浓的咖喱口音。
9  
评论人:爱吃猫的鱼[☆品衔R3☆][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26日16:48 回复
印度的CEO比较多,只能说明印度人实在会吹牛会画大饼,爱出风头,真正搞技术差得远。中国人一般低调务实不太愿意“抛头露面”,这是文化造成的。
9  
评论人:szacy[♂★COOLMIND★♂][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26日16:36 回复
1.現在美西方公司聘用和重用印度人是政治正確;
2.中美地緣政治博弈、科技戰、貿易戰,導致中國市場的風險增大和重要性下降,而且是長期趨勢;
3.印度人的語言優勢和扎堆結幫個性、花言巧語的油滑騙術,都是他們長處。
該情形發生逆轉的唯一可能性是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而是是美國兩倍,美元美軍美語全球主導徹底落魄,而中國市場和中文成為全球主要求生之路和主流之時。
13  
评论人:ytm234[☆品衔R4☆][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26日15:56 回复
NVIDIA-黃仁勳,AMD-蘇姿丰,Yahoo-楊志遠,Youtube-陳士駿..., 別把自己瞧太扁。
8  
评论人:老董[★睡神★][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26日14:35 回复
有什么奇怪的,老美知道阿三再怎么做ceo,总体水平也就那样,还是要仰仗老美给饭吃。华人可不一样,无论素质还是思想都比阿三高,混起来后不一定要靠老美给饭吃,分分钟自己闯出一片天,甚至还能威胁到老美的地位。早就习惯老美对华人有戒心了。
50  
评论人:yyy6park[☆品衔R3☆][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26日14:26 回复
何止硅谷? 五眼联盟哪个地方不是? 印度对白人国家进行反向殖民呢!

来自留园官方客户端

12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生活原创】【留学移民】【华人故事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