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86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中国军演后 赖清德发出和缓信号:期待与中国合作(图)

新闻来源: 德新社/法新社/法广 于2024-05-26 7:59:12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中国包围台湾的军事演习结束后,台湾新任总统赖清德仍然发出了缓和关系的信号,表示希望通过交流与合作增进理解,并共同承担区域稳定的重要责任。

台湾新一任总统赖清德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说后,中国在台湾周围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尽管如此,赖清德表示仍然愿意与中国合作,并强调区域稳定的重要性。

中国军舰和战斗机围绕台湾进行演习,中国称这是对其夺取该岛能力的测试。在这两天的演习中,中国誓言“一切'台独'分裂势力”将会“头破血流”。赖清德在台北的一次活动中对记者表示,希望台湾和中国能“共同承担区域稳定的重要责任”,并通过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和解,朝着和平与共同繁荣的方向前进。

自2016年蔡英文总统上任后,台湾和中国之间的沟通中断,蔡英文承诺捍卫台湾的主权。赖清德来自同一民主进步党(DPP),他誓言将继续蔡英文加强台湾防御能力的政策,同时保持与中国对话的开放态度,并加强与美国等岛屿伙伴的关系。然而,中国表示赖清德的就职演说等同于呼吁独立,将台湾推入危险境地。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周五表示:“每次‘台独’挑衅我们,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反制措施,直到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大西洋理事会全球中国中心的非常驻研究员宋文笛告诉法新社,赖清德将在他的政府与北京的首次互动中“坚定地表现出决心”。“然而,他无疑会寻求利用其他国际伙伴和友邦国家来的帮助促进与北京的更多幕后交流,”宋文笛补充道。



台湾国防部提供的照片显示一艘中国导弹驱逐舰5月23日出现在台湾近海区域图像来源: Taiwan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AP/picture alliance北京增压自2016年以来,中国增加了对台湾的军事和政治压力,其海军舰艇、无人机和战机几乎每天都在该岛附近出现。这场争端长期以来使台湾海峡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热点之一。

本周的演习期间,载有实弹的中国战斗机向目标紧急起飞,轰炸机与战舰组成编队,模拟对“重要目标”的打击。中国军事科学院的童真向官媒新华社表示:这次演习主要针对‘台独’势力的头目和政治中心,并涉及对关键政治和军事目标的模拟精准打击。北京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告诉新华社,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舰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台湾岛”,包括岛屿的东部——解放军认为这是外部干预最可能的方向。孟祥青说:“演习表明我们可以控制该东部区域。”

不承认台湾独立地位的美国是其最大的盟友和武器供应商,周六敦促中国“保持克制”。专家表示,北京试图通过恐吓和耗尽台湾的军事力量。台湾国防部报告称,在演习结束后的24小时内,有七架中国飞机、十四艘海军舰艇和四艘海岸警卫舰在岛屿周围活动。台湾国防部还在金门附近的二担岛上发现了一个装有政治标语的纸箱,怀疑是北京方面留下的。

同时,在赖清德上任的第一周,成千上万的人走上台北街头,抗议反对党国民党和台湾民众党提出的法案。民进党立法者指责反对党在未经适当协商的情况下快速推进扩大议会权力的法案。由于赖清德的民进党在议会中不再占多数,他的党派在通过政策方面可能会面临挑战。



针对中国5月23日的军演 台湾空军派F-16战机升空巡逻图像来源: Taiwan Defence Ministry/Handout/REUTERS赖清德上任后的首次考验国际危机组织的阿曼达·肖(Amanda Hsiao)表示:“对赖清德政府的压力来得又快又早。这将是对他们同时应对国内和外部多重挑战能力的重大考验。”

面对紧张局势,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计划下周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会晤。五角大楼表示,两位部长将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进行会谈。美国通过数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支持台湾,并敦促北京在最近的军事演习中保持克制。拜登总统也在美国军事学院的毕业典礼上重申,美国致力于维护台海的和平与稳定。

赖清德在南台湾参加民主进步党(DPP)举办的活动时对记者说:“我非常感谢美国总统拜登、美国政府和国会,以及世界各国对台海和平稳定的坚定支持。”在周一的就职演讲中,赖清德强调,台海的和平与稳定对全球安全和繁荣至关重要。

赖清德说:“任何在台海制造动荡并影响区域稳定的国家,都不会被国际社会接受。”这位被北京方面视为“台独分子”的台湾领导人呼吁“中国来跟台湾共同承担起区域稳定的重责大任”,并“非常期待,跟中国透过交流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理解、谅解、和解,创造互利互惠,迈向和平共荣的立场”。

较早前报道:赖清德重新界定两岸现状:主权互不隶属


台湾当选总统赖清德5月20日宣誓就职,正式开启赖清德时代。作为北京眼中“顽固的台独分子”,赖清德在就职演说中承诺:要打造一个民主、和平、繁荣的新台湾。关于两岸关系,赖清德表示:将秉持维持现状的两岸基调,同时强调“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台湾新总统正式履新,面临诸多挑战:对外,他需要面对从未放弃要“收复”台湾的北京日益增长的威胁;对内,则不能忽视分裂的议会以及年轻一代的新理念。我们请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政治学教授夏明先生来剖析一下台湾新总统肩负的责任。

法广:首先请您就赖清德就职演说中关涉两岸话题的表述做一下点评。

夏明:是,赖清德的讲话内容很多,我们 现在就两岸关系做点评。首先,在赖清德的讲话里边没有两岸关系,其实就是台湾跟中国的关系。他其实不断地提出中国、中国、中国,基本上定位成台湾更大的层次上是一种外来势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第一个,这真的是一个“台湾国”的宣言,从台湾国的历史上来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一点恐怕是大陆非常不愿意见到的,尤其是讲到“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台湾”,都是同样的一个名称。所以我们可以预见:台湾未来会越来越多的用“台湾国”来称呼自己,而不会是用“中华民国”,当然也会减少“中华民国台湾”。尽管从法理意义上来说,它们都有效,但是我相信,在实际运用中更多地会用“台湾国”。

台湾现在要进行这么一个大的宣誓,它的立国的根本是什么?从赖清德总统的讲话,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从人民主权来诠释台湾独立的主权,同时他在强调民主价值体系的外交,来强调台湾是跟全球的民主历史发展大趋势、跟全球的主要的民主国家联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政治力量、跟它们是一体的。所以民主联盟成为台湾的一个护卫。

另外,台湾如果真的要像赖清德讲到的要“台湾国”的这种力量的话,那我看有两个着重点:一个,就是科技创新要继续强化台湾的地位,同时要加深巩固台湾在产业链条上的地位。所以他提出的一个非常有新意的这么一个口号就是:让台湾成为民主世界的MVP(最有价值队员),他用MVP,一方面显示台湾的教育程度增加,同时也显示推动台湾的双语教育。所以英语会成为台湾越来越重要的语言。其实整个总统就职演说里边在强调台湾本土化,但是,同时又其实在强调了台湾的更大的一个全球化,用《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利德曼讲的,叫“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

在就职演说里边,其实也就看到:赖清德其实是台湾本土化最重要的一个推手,但同时他又是现在全球化的推手。我认为他做得比前任蔡英文总统还强,就是一个典型的“ glocalization”的这么一个新的综合。当然他在产业链和科技创新上,一方面要推动科技的全球化,同时他要提升台湾的地位,用科技来捍卫台湾的本土,所以科技的全球主义,其实也在为台湾的科技的民族主义在提供帮助。这是他的讲话很重要的看点。

另外,我想说一下,他在讲话里边,他对台湾这个价值的不断地认同的地位的强调,其实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的关节点:台湾在书写自己的新的台湾史。首先,赖清德讲到他就职总统以后,要到台南去举行国宴,欢迎参加总统典礼的贵宾,要从台南开启的台湾的全球化,是以1624年-他说是四百年的历史-。如果我们明白这个历史的话,那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入台湾,在台湾建立了一个独立的这么一个管辖权的治理的体系。那你可以看到,作为台南来认同台湾的起点的话,当然跟所谓的台湾自古以来“只属于中国”,从明朝开始到清朝等等,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的起点。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关节点;第二个关节点,他讲到1921年,就是说台湾当时有蒋渭水先生-就是台湾的民主人权运动的先驱之一-,他就提出:台湾是世界和平的第一关守的守卫。而1921年,正好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日子, 1921年,台湾跟大陆其实在走不同的方向;他选择1949年,作为中共来说,中共建政,是一个新纪元。但是从台湾的角度来说,是国民党撤到了台湾,其实对台湾的本土进行某一种压榨,所以他把1949年作为台湾历史上的一个(挫折)-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国民党的某种谴责;同时他又以1996年为另外一个重要的起点:这就是台湾进行了直接的总统选举。他用台湾的人民主权来强化台湾的独立的主权。因为大陆从来就没有实行过人民的主权,因为大陆从建政以后到今天,从来没有进行过全国的普选,他不断地用台湾的民主主权来强化台湾的国家的主权的概念,走到今天的2024,开启了一个新纪元。

另外一个看点就是:2024跟2050连接在一起。他认为台湾会进行到一个新的第二次的经济奇迹,实现新的复兴。整个赖清德的讲话,从历史、理论和现实三层,在强化台湾的独立观。当然对大陆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恼火的事情。因为台湾的存在、台湾彰显的一切,包括选举、多党的竞争,这些多元的社会、在各种的社会进步上、在亚洲、在全球都有许多的领先的表现,对大陆来说当然是非常恼火的。同时,大陆现在不断地急于想“统一”-尤其是习近平把“统一”的时间表变得越来越提前,或者越来越成为他想实现的近期的一个目标-,但是,赖清德他重新界定了什么叫“现状”,他的“现状”是两国主权互不隶属。台湾也不要反攻大陆了,也没有说要去中原逐鹿了,大陆也不要想着要“统一”台湾。这种重新界定,然后赖清德提出要维持现状。他的这个“现状”跟习近平的解读不一样。所以这我们也就理解为什么5月23号,中国方面就宣布军演、两天的军演来回应,这就是赖清德不断地警告说:外来势力对台湾进行这种文攻武吓,这些恐怕是赖清德就职演说里对两岸话题最重要的一些评述,也可以看到两边信任要建立会非常的艰难,所以以现在的大陆的军演为开始,恐怕未来还有很多的意想不到的危机。

法广:民进党在本次台湾大选中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年轻人的选票,由此不难看出,年轻一代人的理念似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有着怎样的诉求?赖清德如何做才能重新俘获更多民心?

夏明:是,从去年总统大选,民众党当然是拉走了一大批年轻选民。这批选民支持民众党的比例是高于民进党的。而在总统选举以前的、两年以前的“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在年轻选民中已经失去了许多它的原来的魅力。民进党长期以来是以社会运动来扩展、来生存的。他在对抗国民党的时候,对年轻人是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年轻人现在越来越多的追求台湾的本土认同,追求台湾新的独立的意识。台湾的年轻人,尤其是80年代以后这些人,到了九六年、民主选举以后这批人,另外很多、就是到了本世纪,这些年轻人对大陆的看法就没有像原来的国民党、或者更老的关注。失去了很多的年轻人,对民进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因为它过去在跟国民党竞争中,年轻人是它的一个长项。面对着这么一个问题,赖清德他怎么样在他的就职演说中能够回应?或者怎么样能够把年轻人心给收回来?他其实(提出了)几个重要的目标和政策:第一个,他在整个演讲中就意识到:台湾的立法院现在是三党,没有一个政党是过半的;而在总统就职典礼的前、后,我们都看到,有在立法院抗议的、立法院内部有这种打斗的行为等等。尤其台湾定义为自己是民主的一个楷模,在亚洲, 民主自由指数都是领先的,那么对台湾的民主形象来说,当然是一个伤害。所以你看到赖清德的演讲里边,不断地提出怎么样能够面对这个三党必须要合作。所以我觉得赖清德在这个讲话里边有一种味道,就是对待中国,大家更有底气,更能够强硬起来,内部必须要进行缓和、要妥协。所以我感觉到这个讲话赖清德提出了一个非常妥协的(办法):我们大家要少数服从多数,多数要尊重、要保护少数这样一个原则。从某种程度上,我的解读是:台湾有它的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的基础和民主和自由的这些发展程度,它会模仿北欧的一些国家-包括像瑞士和比利时这样的-制造出一种协和民主(Consociational democracy)。因为赖清德做过市长、也做过立委、做过行政首长或者是行政院长、副总统。他对各个政府的层面都比较熟悉。我希望台湾能够把这个关给过好,能够不断地运用协和民主的方式,使得三党竞争的场面能够维护台湾的团结。赖清德给年轻人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梦想,真要解决这些就业的问题、解决工资一直不涨的问题、解决房价飞涨的问题。同时社会内部的这个撕裂,赖清德在讲话里边讲到:要用人唯才、清廉勤政,同时他又提出要鼓励大众,尤其是青年人参与的欲望,给他们开辟更多的参与渠道,其中一个就是他要推动18岁公民权,因为现在在台湾,18岁是公民要服役的最低年龄,但是台湾的公民权的年龄是20岁。有40多万的台湾的年轻人是没办法成为选民的,所以赖清德当然通过这种方式,也会增加年轻人对他的认同。我的一个总的感觉就是说,他想把台湾的年轻人,一方面通过高科技带领来第二次创业、第二次的经济奇迹,同时带向全球主义的方向,带领台湾作为一个在国际空间里面,能够在新的一代高科技、包括他提出的许多人工智慧、新能源的工业,还有就是航天和深海的这些高科技。这些也都是在给年轻人提出了一些空间,给年轻人的一种许诺。但是,赖清德有一个必须克服的一个困难,就在于:台湾不断地在全球主义和本土主义之间要怎么样建立一个平衡?因为台湾它作为一个在国际空间中,还是一个相对狭小的单位,它现在被几个大国所围绕,显然中国跟美国两个大国,它们有大国的逻辑。台湾能够怎么样在明白大国的逻辑、能够跟大国打交道这些过程中,我还是觉得台湾的本土意识有时候忽略了对这些大国的大国观、大国意识的一种更深入的了解。我觉得台湾恐怕也必须的就是怎么样摆正这个。其实在统、独的争论中,尤其台湾的政治被统独绑架,伤了很多的年轻人,很多年轻人被国民党跟民进党离异了,因为他们觉得在统独大的意识形态的构架下,真正的没有关心台湾人的就业、薪资、还有住房等等问题。所以我觉得这恐怕是要考虑的。

另外,我觉得整个总统就职演说里边,没有任何跟中国有关系。但是我觉得从香港的整个命运来看,当香港提出香港独立,跟北方建立完全的井水不犯河水,完全的独立,其实对香港的毁灭最后是起了一个加速的作用。我认为台湾现在、尤其是总统就职演说里面提到,明年就是二战的80周年胜利的纪念,而这个80年的和平,怎么样能够维护?战争怎么样能够避免?那我觉得台湾怎么样在处理中国大陆的民主化方面,恐怕还是需要下些功夫。不管你认不认同中国,不管你是想逃离中国,台湾的和平和台湾的繁荣跟中国有极大的关系。而台湾的永续的和平和繁荣,跟中国的民主化也有关系。它在处理中国民主化这个问题上,无论从赖清德作为一个总统,还是台湾青年,还有台湾民进党内部或者台湾的朝野,也都是应该关注的这么一个课题。怎么样摆正它的位置?

法广:最后请谈谈您如何看待赖清德政府的对外战略布局以及今后的外交关系走向?台湾将如何继续保持自身的国际地位?

夏明: 是,台湾在蔡英文八年的执政时期,当然是把台湾的国际地位提升了,让台湾更多地融入到全球的民主国家联盟和全球的生产链条。但是,蔡英文提出的主要还是,主要还是东南亚地区。当然蔡英文总统也是强化跟美国、跟日本的关系。但是今天,赖清德总统会更全方位地远离中国,更全方位地拥抱世界。这里面是更明显的。所以整个国际格局的变化-当然台湾是意识到-是对它是很重要的。因此它的整个拥抱世界、台湾的国际战略布局就会显得越来越重要。你可以看到(在)这整个演讲(中),赖清德玩了一个文字的小游戏,因为他演讲的主题其实就是介绍民主、和平、繁荣。民主(democracy)、和平(Peace)、 繁荣、(Prosperity)、这个简写正好是台湾的民进党的简写“DPP”,这里面就非常有意思。无论是“民主”,他要谈的话,民主是跟全世界的民主联盟连在一起,而“民主“这个话是讲给大陆听的,因为你不民主,所以你对我们进行这种威胁;“和平”,显然也是给美国和盟国、包括像日本这些国家听的,因为我们是和平里边的第一个链条,第一个防卫点,所以如果没有台湾的和平,也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但是同样的,“和平”也是对大陆讲的:你对我们如果没有尊重、没有平等,那么你这种文攻武吓的,我们不接受你,没有诚意给你两个能够合作,因为你大陆是在威胁和平。同样的,赖清德讲得很清楚就说:如果我们放弃统一,我们承诺说只有“一个中国”,你未必会对我们更好,我们也未必能够获得和平,尤其是和平跟专制其实是矛盾的。所以当香港接受了“一国两制”,最后我们看到,香港作为一个国际的都市,作为原来的国际三大金融中心,现在被毁掉,当然对台湾来说,维护和建设我们的和平,不仅跟世界格局有关、同时跟中国的民主也是有关。所以台湾的这个民主跟中国的专制形成一种不同质的这么一种体系的对立。我认为也是针对大陆、针对国际环境讲的。当然“繁荣”也一样:台湾的繁荣到底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长期以来,尤其是国民党把台湾的繁荣是依赖在大陆上的,当然过去四十年,大陆的经济繁荣让台湾可以搭个顺风车,当然台湾的繁荣是跟大陆有关的。但是今天我们看到:中国的大趋势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仅中国的经济恐怕不能继续推动台湾的经济像过去一样的带来更多的繁荣,那么台湾必须拥抱更大的全球环境,所以要有自己的外交的对外战略布局。同时中国其实现在习近平的领导集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以后我们回望的话,他这个领导集团恐怕是中国领导人的整个一路走来的一个洼地,或者是有一种陕北窑洞的世界观在困扰、或者在局限当下的这些领导人。所以我觉得台湾如果能够维持它的和平,能够继续通过参与全球的产业链条、通过高科技的发展,因为台湾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基础。但是在这个整个讲话里边,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教育。 根据我对台湾的理解,我认为台湾的大学需要有非常重要的反思,怎么样能够让教育配合台湾的繁荣的构架?所以我觉得民主、和平、繁荣,当然是跟台湾的整个战略布局和自身改革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赖清德讲的也非常的清楚,就是:他不挑衅、也不回避大陆的威胁,他也不会妥协。所以我觉得台湾最后的发展,也就是民主、和平、繁荣的目标,不仅跟大陆联系的非常紧密,跟国际大格局的变化和走向也联系的非常紧密,尤其是跟美国联系的尤其紧密。所以我们看到:不仅是台湾、或者是以色列、或者是乌克兰,它们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被美国决定,而美国的选民在十一月份就要投票,美国的选民对全球的认识是比较差的,所以这里面就有风险存在。多大的程度上、美国选民在今年的11月份能够带来世界的最大的民主国家-美国的稳定和美国的愿景能够继续实现,这恐怕也是给台湾的发展也提出了一种变数,这也值得我们观察。

			
网编:和评

鲜花(0)

鸡蛋(17)
86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军政原创】【杂论闲侃】【博论天下】【军事纵横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