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15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农夫山泉终于不忍了!最近三个月 到底背了多少锅?(图)

新闻来源: 雷叔写故事/冰川思想库 于2024-05-24 14:50:30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这一次,农夫山泉为苦谣言久矣的民营企业们打了一个样:温和、坚定、毫不妥协、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撰文丨张明扬

被各路谣言缠扰了近三个月之后,农夫山泉终于拍案而起。

5月20日晚,农夫山泉在微信公众号发布长文:《自2月25日来针对农夫山泉和创始人钟睒睒的谣言及其真相》。



图/网络

在声明中,农夫山泉详细列出了20条谣言,一一辟谣澄清,提供了相应的证据和解释。

农夫山泉表示,已经启动了向公安机关报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相关工作,将追究恶意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谣言灰飞烟灭,造谣者无所遁形,但伤害已经造成了。

01

农夫山泉可能到现在都没想明白,自己怎么就平白无故地陷入谣言与诋毁的滔天巨浪之中,谣言之密集、造谣之猖獗堪称近年来之最。

这三个月,农夫山泉遭受的构陷与恶意,比过去28年加起来都要多。

2月25日,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先生逝世。

一场无妄之灾向农夫山泉袭来。借宗老离世,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对农夫山泉及创始人钟睒睒先生的网暴及诋毁。

第一波网暴基本都是与娃哈哈相关的。

比如,钟睒睒是娃哈哈的经销商并有窜货行为、钟睒睒被娃哈哈开除;钟睒睒创立农夫山泉是针对娃哈哈,恩将仇报,“农夫与蛇”;因与娃哈哈不正当竞争,农夫山泉2000年被罚款20万。

这些当然都是谣言,此次农夫山泉都予以了澄清:

钟睒睒从未在娃哈哈公司领薪,更不存在因窜货行为被开除之事;钟睒睒创办农夫山泉完全是临时起意的拍脑袋项目,并不针对任何人或者企业;从创立至今,农夫山泉从未有过因与娃哈哈相互竞争而产生的任何一笔罚款。

但在当时,造谣者操纵利用了网民最本能的善恶观,瞬间激起惊涛骇浪。

可以说,农夫山泉一开始都有点懵了,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莫名成为网暴的主角。这是一次完完全全意料之外的网暴,没有任何事实支撑,没有任何逻辑勾连,只有赤裸裸的构陷、“抛开事实不谈”的网暴。

▲农夫山泉矿泉水千岛湖生产基地(图/CFP)

农夫山泉并不是一家擅长舆论战的企业。对于一家将精力尽数倾注于产品与用户的企业而言,他们从一开始就对从所谓舆论战中渔利缺乏兴趣。在以往的日子里,即使遭到谣言的中伤,他们也很少大张旗鼓地予以反击,更不要说诉诸悲情营销。

他们只对水有兴趣。

他们更没有想到,国内的网暴与谣言发生机制已经“进化”到了如此恣意妄为的地步。

造谣者精准地找到了一家名满天下,却又因为过于纯粹而易于受到伤害的企业。

对于造谣者而言,这是多么合适的网暴对象啊。

造谣者为何如此猖獗,因为在他们后面跟着一大批唯恐天下不乱的蹭流量者。

3月初,有一批自媒体博主直播时,“表演”将农夫山泉矿泉水倒进马桶的全过程,声称自己是真正的“爱国者”。

这些人真的有多痛恨农夫山泉吗?我看也未必,他们只是在流量中狂欢,他们是帮凶。

更多的是被蛊惑被利用的网民。

有人冲到农夫山泉旗舰店客服那里,说自己要买其他品牌的矿泉水,客服说没有,对方就开骂。

有人涌入农夫山泉的直播间,一片谩骂声中,一位女主播忍不住泪洒直播间,哽咽着说:“我只是个打工人,请不要这样对待我。”

当然也有人看不惯农夫山泉被网暴,试图说点公道话,然后也成为了被网暴的对象。当时不少自媒体,也包括我们冰川思想库,在一片喧嚣中为农夫山泉辩白,后台里涌入了一大堆口出恶言的评论,将发声者冠以“不爱国”的大帽子。

忍无可忍之下,3月3日,农夫山泉也做了一次重要的回应。在遭受了如此具有羞辱性的密集诋毁之后,行文仍然克制隐忍。



图/网络

我当时甚至觉得,这辟谣过于温良敦厚了,起不到震慑群丑的作用。

事实似乎也证明,文章发表后,网暴的力度甚至有变本加厉之势。一些针对钟睒睒个人、走下三路的谣言铺天盖地而来,甚至有人造谣他的身世。

但回过头来看,农夫山泉的回应实则起到了以柔制刚、一锤定音的效果,所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从那时起,虽然造谣者仍然猖獗,新谣言仍然层出不穷,但网民的态度与舆论的气氛,发生了悄然却决定性的转变:股价稳住了,一度断崖式下跌的销量回升了,公共舆论与自媒体也纷纷为农夫山泉鸣不平、反思网暴。

以事后之明看,农夫山泉当时做了一次很明智的抉择:当务之急不是怼造谣者,打舆论战,而是回到企业的本质,“为老百姓生产好的产品”,拒绝进入造谣者设定的“撕裂对立、拉踩引战”舆论陷阱。

至于那些造谣者,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

农夫山泉,不响。

02

5月20日晚,农夫山泉针对造谣者的全面反击来了:报案、提起诉讼。

正义不介意迟到一会儿。

从发布的这份声明来看,农夫山泉并不想陷入情绪推动的口水战,而是汇总了网上流传的20条谣言,一一予以回应,还附上了相关证据链。

不回应则矣,一出手就是事无巨细,让造谣者无所遁形。

农夫山泉回应的谣言大致分成三大类:涉娃哈哈谣言4条(1、2、3、11)、涉日涉美谣言7条(5、10、12、15、16、17、18)、涉产品质量谣言5条(7、8、13、14、19)。

以荒唐程度而言,尤以涉日谣言为最。

如谣言十二:

农夫山泉媚日,红瓶水、东方树叶、茶派等产品的标签宣传日本文化;

农夫山泉辟谣,真相是:

农夫山泉红瓶水瓶盖使用象征民族自信的中国国旗红。所谓的隐含日本国旗完全是造谣。

东方树叶绿茶标签故事根据中国径山寺历史撰写,展示了中国茶叶影响世界的文化力量。标签上的佛塔图案参考自南朝古塔形象。

如谣言十八:

长白雪标签上的1588是指日本丰臣秀吉统一日本的年份;

农夫山泉辟谣,真相是:

长白雪瓶身数字1588代表“多达1588种野生动物生活在长白山地区”,数据来源于白山市人民政府官网以及长白山管委会资料,与日本毫无关系。

谣言是如此的荒诞不经,而农夫山泉的回应又是如此一本正经,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反差感。

图/CFP

当然,这是时过境迁之后的“轻松感”,在谣言甚嚣尘上之时,颇有山雨欲来之感。

如此离谱的谣言都可以一度占据舆论场,可想而知当时的气氛是如何的荒谬乖张。

谣棍们深文周纳,无所不用其极,将农夫山泉与日本元素强行粘合。在流量生意的刺激下,这支由成千上万造谣博主构成的“联军”,带着几亿倍的放大镜,从各个角度对农夫山泉“提灯定损”,利用并践踏了网友朴素的爱国情感,从而诞生了一个互联网造谣传谣“奇迹”。

03

为何民营企业及其创始人总是成为谣言的受害者?

这当然和舆论环境有关系,但此次农夫山泉遭谣言中伤事件,的确暴露了一些新的谣言动向。

譬如,如前文所述,造谣者将企业家与“不爱国”勾连,激发及利用网友的民族主义情绪。此种谣言的杀伤力极大,涉谣企业往往投鼠忌器,唯恐辟谣时被谣棍们抓住新把柄,从而束手束脚,令造谣者更加猖狂。

譬如,大搞“一拉一踩”。竞争本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很多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家其实并无私怨,更说不上势不两立,但在造谣者的狭隘世界里,竞争就意味着你死我活,就意味着善恶之争。

甚至可以说,正因为围剿民营企业的民粹主义论调并不为当下的主流舆论所容,他们就改头换面为“一拉一踩”,掩盖其“唱空民营经济诋毁整个民营企业家群体”的真实目的。

图/CFP

被“踩”的民营企业固然冤枉,被“拉”的企业也应当警醒。他们只是被暂时利用而已,回过头来,就会被那些拉踩者反咬一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正是他们的行为模式。

但无论如何,民营企业面对类似的舆论漩涡,消极躲避不是办法,花钱消灾更是抱薪救火,唯有积极应对,才是正道。这一次,农夫山泉为苦谣言久矣的民营企业们打了一个样:

温和、坚定、毫不妥协、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相关报道:农夫山泉到底背了多少锅?

5月20日,农夫山泉官微发了一条很长的微博。

基本算是汇总了从2月25日以来,针对农夫山泉和创始人钟睒睒的所有谣言,林林总总写下来,居然有20条。

还表示,这些谣言的相关证据都已经整理到位了,并且已经报案处理。

我仔细看了看这20条谣言,基本算是把农夫山泉从里到外都黑了个遍,从水质安全,到品牌形象,再到创始人的私人品行。

甚至还有最敏感的,关于农夫山泉背后有没有“境外势力”的问题……

其实当中的一部分,我之前也是在其他平台看过的。



比如,说农夫山泉创始人恶性竞争,对行业内的前辈“恩将仇报”。

事实上,钟睒睒的创业和任何其他品牌,其他人都没有关系,更谈不上什么“恩将仇报”,至于因为恶性竞争而被罚款,更是无稽之谈。

以及,农夫山泉有没有过偷税漏税?

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张图:



有的人说,这图能看出来农夫山泉的纳税额,纳税占比都很明显和另一家企业差得很大,一看就有问题。

但事实上,图中娃哈哈企业所得税是全口径纳税额,农夫山泉和康师傅的税款是企业所得税,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而农夫山泉在ESG公报中公布了2023年的全口径纳税额为68亿元人民币。

关于水质安全的几条谣言,也都驳斥得有理有据。

首先,农夫山泉的水源地到底在哪?

官方写得明明白白,农夫山泉目前有12大水源地,都在国内。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些水源地全是优质天然水源。

关于有媒体发布说,农夫山泉所在的丹江口水源地污染严重,垃圾遍地,其实相关媒体早在2014年,就因为虚假新闻被关停了。

现在我们去查丹江口水源,看到的景观都是这样的:



丹江口生态环境部门也早就表示,丹江口库区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国家标准Ⅱ类以上,其中109项水质监测指标中有107项达到Ⅰ类标准。

至于这个谣言的来历,也是2014年有名的“某报系新闻敲诈案”。

当时某报系的总裁沈*承认自己向多家企业收“保护费”,农夫山泉因为没有和他们“合作”,遭到了负面虚假,新闻的狂轰滥炸,短短3个月内,某媒体网对农夫山泉的水源、质量标准等问题总共做了19篇负面报道。

没过多久,这家媒体公司就因为新闻敲诈而被关停,总裁也已经锒铛入狱。



有一条流传很广的谣言,说农夫山泉因为酸碱体质被315官方点名批评,我专门去查了最近几年的315晚会,都没有看到相关的内容。

可以说,很多谣言是拼贴剪辑出来的——

酸碱体质,弱碱性水质,健康,伪科学……

把这些关键词拼拼凑凑,就成了某种似是而非的说法。

如果不去详细考证,的确很容易给人某种联想的余地



说完食品安全,再说说品牌形象——有意思的是,这一块对农夫山泉的打击尤其大。

而这一块的谣言,其实也尤其荒谬。

比较好找到证据的,比如农夫山泉的“捐款”行为。

有人说,去年甘肃发生地震的时候,农夫山泉只捐了24000瓶水。



网友一算,24000瓶水,不就是12吨吗?

换算成水费,这才几十块钱?

于是一时骂声四起,甚至还有人扒出来,说农夫山泉对中国人抠抠搜搜,给哈佛大学倒是捐了1个亿,给日本也捐过5000万。

但我到处去查,都没有在官方媒体和农夫山泉自己的宣传平台,看到他们给日本,给哈佛捐款的消息。

事实上这次农夫山泉的辟谣也写得明明白白:

给日本和哈佛捐款,纯粹是无稽之谈。

至于给甘肃捐水,确有其事。

但“捐水”只是他们送去的第一批物资,因为当时灾难刚发生,比起捐款,把物资先送到第一线灾区,是尤为重要的。

在灾难发生第一时间,农夫山泉的员工和经销商冒着危险立刻送去24000箱水,还紧接着送去了好几批物资——看上去好像没有直接大手笔砸钱来得阔气,但是对于灾区来说,第一时间送达的干净的饮用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善意不是用金额大小来衡量的。

而且这么多年以来,“捐水”这种小善举,基本算是农夫山泉的日常基操了。

从08年汶川地震开始,再到这几年的疫情,基本上只要国内有什么地方出事,农夫山泉都会先捐水,再捐献其他钱款,物资。

可以说“捐水”对他们来说,并不是要额外拿出来宣传的所谓“善行”。

更何况,农夫山泉并不是没有做过大手笔的公益和慈善,给厦门大学,西湖大学,浙江大学都捐过上亿的善款。

算下来,也是捐过9个亿了。

说这是“抠抠搜搜”,也不大公平。



最后再说说我觉得最好笑,但其实也对农夫山泉品牌伤害最大的,关于“爱国”的部分。

就在前段时间,网上疯传的谣言,说农夫山泉压根不是国企。

你看看这个品牌包装,是不是很“日系”?



你看他们旗下的产品“茶π”,“东方树叶”,是不是名字也很“日系”?

尤其是,你再仔细看看,他们这瓶盖,放在白色桌子上,像什么?



细思极恐,对不对?

……反正这种想象力,我是万万想不到的。

连带着又有各种捕风捉影,毫无根据的流言,说什么钟睒睒早就移民日本了,跑去日本祭拜了:



连农夫山泉的水都是用了日本核废水了……

逼得人家不得不出来自证,拿着手机参数,证明自己只是去鹿儿岛考察一下别人的茶叶产地:



不过转念一想,这部分网友都能把千岛湖看成富士山:



这么空口鉴日系,倒也不奇怪了。

但是,该摆的证据还是要摆。

农夫山泉到底是不是国企?

我去问了一下搜索引擎,的确查到了这种答案:



但我再去天眼查搜了一下,人家写得明明白白:



公司注册地址在杭州西湖区。

上市之前,整个公司没有一分钱的外资。

即使后来公司在香港上市,流通部分在港股市场可自由交易,但比例也非常小。

农夫山泉完全是中国民营企业。

至于产品的原产地,除了一小部分茶叶产自斯里兰卡,其他的更是完完全全的中国制造。



其实写到这里,我真的感觉到了某种荒诞。

这些事情,绝大部分都是一目了然的——

一家这么大的企业,公司在哪里,产品质量如何,有没有外资,有没有按时缴税,多多行善,这些资料本来是很容易查到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我们有疑惑,也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去找相关部门,让他们介入调查。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拿着几张毫无根据的图片,一些前因后果都没有的文字,就言之凿凿地说这家公司有问题,“不爱国”。

而最糟糕的是,这种攻击,往往还真的有用。

我们都知道,前段时间农夫山泉基本是被全网黑的。

你是超市老板,你就拒绝进农夫山泉的货。



你是主播,你就要直播倒农夫山泉。



你是走街串巷的外卖员,就不能送农夫山泉矿泉水了。



各有各的身份,各有各的手段,大家热血澎湃,表示昧良心的钱咱不赚。闲来无事的网友也助力一把,他们会去骚扰官方旗舰店。

诸如此类的“抵制手段”不下十种,而且评论区是清一色的赞美:

你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人。

就是这些又荒诞,又可笑的行为,逼得农夫山泉官方不得不站出来逐个击破谣言,自证清白。

真的挺悲哀。

爱国本身是件好事,我们去监督这些企业,让他们多为国家做贡献,也没有问题。

但打着爱国旗号,实则别有用心,把它变成某种流量密码,甚至是“生意”的造谣者,把“爱国”当作刀子,随便中伤别人的人,其实反倒是真正伤害了民族感情。

我们经常会说这个不要网暴,那个不能造谣。

说说容易做做难,很多时候身处其中的网友,倒觉得自己是在伸张正义。

也甭管这个正义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大家只愿意相信自己所站位的,然后什么都不顾就跟网络另一端的对方拼个你死我活。

长此以往,有的人总喜欢通过抵制一些什么东西显摆自己。

仿佛不抵制点什么,好像没活过,没法让人记住。

最后,倒是把自己感动了,但在外人来看,苦苦寻觅少得可怜的价值,还给社会制造了麻烦,多少是一种病。



这让我想起之前在恶意攻击莫言一事上写过的一段话:

太华丽的小镇抹黑了中国,太贫苦的乡村抹黑了中国,不漂亮不贫瘠有点普通的也抹黑了中国;

太传统的抹黑了中国,太时尚的抹黑了中国,不新不旧过于简单的文化内容也抹黑了中国。

中国人那么多,中国那么大,总能在其中找到一定的少数派的。

就像你拿着显微镜去他人身上挑毛病时,总能挑出绝症来。

你去诉诸只有自己相信的正义,总能自得其乐。

然后呢?

然后,当事人就会遭受严厉的处罚,包括社死、退圈、职业前途尽毁……

而旁观者看得兴高采烈,再去寻找下一个倒霉蛋。

本不该这样。

只是“本不该这样”的呼吁,近些年来好像不少。

这么一说,难免令人唏嘘感慨。

			
网编:和评

鲜花(0)

鸡蛋(1)
15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经济观察】【谈股论金】【股票投资】【杂论闲侃】【博论天下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