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14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柬埔寨2646亿的大项目,中国、日本到底谁能抢到? (组图)

新闻来源: 正解局 于2024-05-24 1:11:10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最近,柬埔寨启动了366亿美元(人民币2646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外媒报道,中国与日本,将是有力的竞争者?

2646亿元大项目,谁能抢到?



柬埔寨,2023年GDP约332亿美元。

别看经济体量不大,柬埔寨却是东南亚地区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2023年,柬埔寨GDP同比增长5.6%,2024年增速预计将达到6.6%。

从数据上看,柬埔寨今年开局不错。

今年前2个月,柬埔寨对外贸易额达8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2%,吸引了13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增长了500%以上。



柬埔寨历年GDP


柬埔寨发展潜力巨大,却被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掣肘。

柬埔寨境内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遗憾的是,境内的几大河流并不连通。

这就造成,虽然湄公河(发源自中国的澜沧江)流经柬埔寨境内,但是,柬埔寨的大部分货物只能借道湄公河下游即越南转港出海。

这不仅推高了物流成本和时间,还得仰越南鼻息,受制于人。

为此,柬埔寨推出了德崇富南运河项目。

德崇富南运河长约180公里,计划将柬埔寨首都金边的内河港与该国唯一的深水海港西哈努克港和沿海省份贡布的新港口直接相连。

建成通航后,柬埔寨将实现从湄公河直通大海,运河途经四省,打通洞里萨湖、湄公河、洞里巴萨克河这几大重要河流水域。

按照柬埔寨首相洪玛奈的说法,届时——

柬埔寨人终于可以用自己的鼻子呼吸了。

水运不畅,柬埔寨的公路运输也不大方便。

就拿高速公路来说,直到2022年10月,柬埔寨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才正式通车。

这条高速,直接将金边至西哈努克港的车程由5小时以上缩短至2小时以内。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密度,柬埔寨2023年6月开工建设第二条高速公路,同步规划第三条高速公路。



柬埔寨第三条高速公路规划图

类似的项目,柬埔寨总共规划了174个。

柬埔寨《2023-2033年运输和物流系统综合总体规划》提出短期、中期和长期愿景,列出174个基础设施发展项目,包括94个道路项目、8个铁路项目、23个内陆运河项目、20个海运项目、10个航空运输项目、15个物流项目。

174个项目,需要投入366亿美元(人民币2646亿元)资金。

对年财政收入不到60亿美元的柬埔寨来说,确实是大手笔。



2646亿元的项目,绝对是一个大蛋糕。

在外媒看来,全球范围内,能接手的只有中国和日本。

主要原因是,这个蛋糕,不是想吃就能吃的。

至少要符合3大条件:

一是要有钱。

柬埔寨虽然准备为基建设施项目提供资金,但是受限于财力,掏不出足够的钱。

这就需要与海外企业合作建设或开发。



柬埔寨首都金边

意思是,想吃蛋糕,既要出力还要出钱。

二是要有能力,要有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三是要有关系密切,最好是有合作经验,知根知底。

这样一筛选,基本上就剩下同为柬埔寨“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中国、日本。

与日本相比,中国的优势更大一些。

一方面,中国是柬埔寨最大的贸易伙伴。

2023年,柬埔寨国际贸易额达到468亿美元。

其中,中国近148亿美元,占了四分之一,是日本的6倍。

另一方面,中国还是柬埔寨最大的外资来源国。

2023年,柬埔寨发展理事会累计批准268个投资项目,投资额约49.2亿美元,来自中国的投资占柬埔寨总投资额的66%。

今年前2个月,中国依旧保持柬埔寨最大外资来源国地位,中国对柬投资达5.45亿美元,占外国直接投资的39%。

综合来看,在与柬埔寨的经贸密切程度上,中国强于日本。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上,中国与柬埔寨已有多个成功合作的案例。

早在2013年,由中国提供优惠资金支持的金边港新建集装箱码头项目竣工,是柬埔寨境内最大的河运码头之一。

2023年10月,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正式通航。



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

该机场由中国云投集团牵头投资,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是中资企业在海外以BOT模式(建设—经营—转让)实施的第一座国际机场。

柬埔寨第一条高速公路—金港高速公路,也是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路桥)按“建造-运营-移交”模式投资的项目。

2646亿元的项目,中国当仁不让。



正如上文分析,参与柬埔寨的项目,既要出力还要出钱。

柬埔寨2646亿元的项目,可视为海外基建项目的缩影。

对中国企业来说,出海既有机遇,更有挑战。

先说挑战。

海外国家发展水平、营商环境、政局稳定等存在较大差异,叠加大国博弈、地缘政治冲突等外部环境,中国企业出海面临多重风险。

比如“德崇扶南运河”项目,就引起了越南政府的异议。



红色线条为拟建的德崇富南运河


柬埔寨政府宣布与中国企业合作建设“德崇扶南运河”项目后,美国又指手画脚起来。

据彭博社报道,美国无端揣测这条运河可能被用来加强中国在柬埔寨的所谓军事存在,从而对越南等地区邻国构成潜在的安全威胁。

虽然这些“军事目的论”、“环境破坏论”毫无根据、纯属污蔑,却也对中国企业出海带来负面舆论影响。

在商言商。

中国出海投资、建设项目,还要考虑收益与风险。

基础设施项目的一大特点是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也无形中放大了风险。

以上风险,中国企业出海不可不察。

再说机遇。

一方面,海外基建项目为中国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

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包基建工程,能够拉动水泥、玻璃、陶瓷砖、涂料等“四项建材”出口。

从“四项建材”出口目的地看,2019-2021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比不到60%,2022年至2023年,占比已经攀升至65%。

可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四项建材”出口金额走势


二是打通东南亚交通,服务于国内国际双循环。

中国帮助柬埔寨改善国内交通,也有利于我国国际贸易。

以德崇扶南运河为例,建成通航后,为我国云南、西藏等内陆省份通过澜沧江实现货运出海提供了新的可能。

再比如“泛亚铁路”,一旦全面建成,中国的内陆省份西下印度洋、西进中东、北非、西欧等国家,可以缩短3000公里的路程,大大降低运输的时间和费用。



泛亚铁路


这一切,都有赖于柬埔寨国内交通的提升与完善。

从现实情况看,国内房建市场转入存量时代,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基建企业生存压力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潜在市场,成为国内基建企业破局的关键。

这才有了“不出海,就出局”的说法。

投资大师查理·芒格说过:

钓鱼的第一条规则是,在有鱼的地方钓鱼。钓鱼的第二条规则是,记住第一条规则。

中国企业出海,去有鱼的地方!

			
网编:睿文

鲜花(5)

鸡蛋(0)
14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经济观察】【谈股论金】【股票投资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