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60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反击!中国对欧美日台的化工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图)

新闻来源: 德国之声/中国基金报 于2024-05-19 7:49:04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5月1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这种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等领域。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公告,反倾销调查为期一年,“特殊情况下”可再延长6个月。而产业损害调查期则涵盖了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这整整三年时间。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政府针对进口共聚聚甲醛的反倾销调查,是对西方国家近期加大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打击力度的反制措施。

就在几天前,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100%的特别关税,太阳能电池、半导体、钢材、铝材和医疗器材的进口关税也大幅提高。欧盟方面不久前也启动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但是尚未做出是否加征惩罚性关税的决定。

美国总统拜登5月14日在宣布加征关税的记者会上曾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早前曾问他,为何他对中国如此不公平。 拜登回应,“你希望的话,我们可以采用一样的规则”,并指出在中国投资的51%股份须由中国人持有、也要提供所有知识产权,“你想在美国比照办理吗?”习近平则沉默以对。
美联社援引美国政府官员表示,他们认为新的关税不会导致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升级,但预计中国将尝试采取措施予以回应。

共聚聚甲醛是汽车配件等领域的重要原材料。2023年全球聚甲醛总产能为178.5万吨/年,其中中国大陆聚甲醛产能59万吨/年。境外聚甲醛装置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此前,中国已经对原产于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关税。近年来,中国聚甲醛进口量呈现震荡增长趋势,每年仍需要进口30万吨以上的聚甲醛,特别是在高附加值的汽车配件行业以及高端电子电器行业。

相关原文:

5月19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据了解,2023年10月23日,商务部曾发布公告,依据《反倾销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商务部根据调查结果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提出继续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自2023年10月24日起,对原产于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的进口共聚聚甲醛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多家企业联合提交

反倾销调查



据公告,商务部于2024年4月22日收到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封龙宇化工有限公司、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内蒙古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申请人)代表中国大陆共聚聚甲醛产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申请人请求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调查。



商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有关规定,对申请人的资格、申请调查产品有关情况、中国大陆同类产品有关情况、申请调查产品对中国大陆产业的影响、申请调查国家(地区)有关情况等进行了审查。



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和商务部的初步审查,申请人共聚聚甲醛产量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占同期中国大陆同类产品总产量50%以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一条和第十三条有关中国大陆产业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的规定。同时,申请书中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反倾销调查立案所要求的内容及有关证据。



据公告介绍,共聚聚甲醛是由甲醛合成的,具有机械强度高、高耐疲劳性、高耐蠕变性等良好的力学综合性能,可以部分替代铜、锌、锡、铅等金属材料,可直接用于或经改性后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日常用品、运动器械、医疗器具、管道管件、建筑建材等领域。



该产品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023)》:39071010、39071090。这两个税则号项下的均聚聚甲醛、改性聚甲醛等其他产品不在本次调查范围之内。



中国聚甲醛总体产能

位居全球第一



据前瞻网报道,从全球聚甲醛重点企业分布来看,全球聚甲醛重点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从产能分布来看,国外聚甲醛装置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韩等国家和地区。随着世界主要聚甲醛厂商纷纷来中国投资设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聚甲醛产能最大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2月,全球聚甲醛现有产能合计190万吨/年以上,中国聚甲醛产能约占全球总产能的26%。



虽然总体产能位居全球第一,但是在高端聚甲醛产品领域,先进的聚甲醛生产技术全部都掌握在少数外国公司手中,一些出口国严格限制生产技术向我国的转移,国内的生产企业无法与之竞争,所以长期以来在高端领域严重依靠进口。



在中端聚甲醛产品领域,虽然国内有部分的聚甲醛生产企业的产品可以替代进口产品,但是聚甲醛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结构单一,生产设备落后。在低端聚甲醛产品领域,国内的聚甲醛生产企业竞争非常的激烈,导致聚甲醛市场混乱、价格持续低迷、并有部分的聚甲醛企业已经停工停产。



经过多年的发展,共聚甲醛成为我国聚甲醛市场主流产品,其产量占比国内总产量接近90%。但由于共聚甲醛与均聚甲醛相比分子链结构对称性较差,其结晶度、熔点、产品可靠性等性能较低,因此共聚甲醛仅适用于低端领域。而在汽车、精密电子产品等高端领域所需的均聚甲醛等高端产品仍依赖于进口。

商务部公告2024年第18号

关于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以下简称商务部)于2024年4月22日收到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封龙宇化工有限公司、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中石油内蒙古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申请人)代表中国大陆共聚聚甲醛产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申请人请求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调查。商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有关规定,对申请人的资格、申请调查产品有关情况、中国大陆同类产品有关情况、申请调查产品对中国大陆产业的影响、申请调查国家(地区)有关情况等进行了审查。

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和商务部的初步审查,申请人共聚聚甲醛产量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占同期中国大陆同类产品总产量50%以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一条和第十三条有关中国大陆产业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的规定。同时,申请书中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反倾销调查立案所要求的内容及有关证据。

根据上述审查结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商务部决定自2024年5月19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立案调查及调查期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二、被调查产品及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

被调查产品名称:共聚聚甲醛,又称聚氧亚甲基共聚物,或聚氧化甲烯共聚物

英文名称:Polyformaldehyde Copolymer,或Polyoxymethylene Copolymer,或Copolymer-type Acetal Resin,或Acetal Copolymer等,英文名称通常被简称为POM Copolymer

化学分子式:

-[CH2-O]n-[CH2-O-CH2-CH2]m-(n>m)

物理化学特性:

共聚聚甲醛是由甲醛合成的,具有-CH2-O-主链及-[CH2-O-CH2-CH2]-嵌键(按重量计-CH2-O-含量大于50%)的热塑性树脂,且同时满足以下各项性能指标:



主要用途:共聚聚甲醛具有机械强度高、高耐疲劳性、高耐蠕变性等良好的力学综合性能,可以部分替代铜、锌、锡、铅等金属材料,可直接用于或经改性后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日常用品、运动器械、医疗器具、管道管件、建筑建材等领域。

该产品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023)》:39071010、39071090。这两个税则号项下的均聚聚甲醛、改性聚甲醛等其他产品不在本次调查范围之内。

三、登记参加调查

利害关系方应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20天内,向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登记参加本次反倾销调查。参加调查的利害关系方应根据《登记参加调查的参考格式》提供基本身份信息、向中国大陆出口或进口本案被调查产品的数量及金额、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数量及金额以及关联情况等说明材料。《登记参加调查的参考格式》可在商务部网站贸易救济调查局子网站下载。

利害关系方登记参加本次反倾销调查,应通过“贸易救济调查信息化平台”(https://etrb.mofcom.gov.cn)提交电子版本,并根据商务部的要求,同时提交书面版本。电子版本和书面版本内容应相同,格式应保持一致。

本公告所称的利害关系方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个人和组织。

四、查阅公开信息

利害关系方可在商务部网站贸易救济调查局子网站下载或到商务部贸易救济公开信息查阅室(电话:0086-10-65197878)查找、阅览、抄录并复印本案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书的非保密文本。调查过程中,利害关系方可通过相关网站查询案件公开信息,或到商务部贸易救济公开信息查阅室查找、阅览、抄录并复印案件公开信息。

五、对立案的评论

利害关系方如需对本次调查的产品范围及申请人资格、被调查国家(地区)及其他相关问题发表评论,可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20天内将书面意见提交至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

六、调查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商务部可以采用问卷、抽样、听证会、现场核查等方式向有关利害关系方了解情况,进行调查。

为获得本案调查所需要的信息,商务部通常在本公告规定的登记参加调查截止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利害关系方发布调查问卷。利害关系方可以从商务部网站贸易救济调查局子网站下载调查问卷。

《共聚聚甲醛反倾销案国外(地区)出口商或生产商调查问卷》询问信息包括公司的结构和运作、被调查产品、对中国大陆的出口销售、国内(地区内)销售、经营和财务等相关信息、生产成本和相关费用、估算的倾销幅度及核对单等内容。《共聚聚甲醛反倾销案中国大陆生产者调查问卷》询问信息包括公司基本情况、同类产品情况、经营和相关信息、财务和相关信息、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内容。《共聚聚甲醛反倾销案中国大陆进口商调查问卷》询问信息包括公司基本情况、被调查产品贸易和相关信息等内容。

利害关系方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完整、准确的答卷。答卷应当包括调查问卷所要求的全部信息。

七、信息的提交和处理

利害关系方在调查过程中提交评论意见、答卷等,应通过“贸易救济调查信息化平台”(https://etrb.mofcom.gov.cn)提交电子版本,并根据商务部要求,同时提交书面版本。电子版本和书面版本内容应相同,格式应保持一致。

利害关系方向商务部提交的信息如需保密,可向商务部提出对相关信息进行保密处理的请求并说明理由。如商务部同意其请求,申请保密的利害关系方应当同时提供该保密信息的非保密概要。非保密概要应当包含充分的有意义的信息,使其他利害关系方能对保密信息有合理的理解。如不能提供非保密概要,应说明理由。如利害关系方提交的信息未说明需要保密的,商务部将视该信息为公开信息。

八、不合作的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商务部进行调查时,利害关系方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利害关系方不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的,或者没有在合理时间内提供必要信息的,或者以其他方式严重妨碍调查的,商务部可以根据已经获得的事实和可获得的最佳信息作出裁定。

九、调查期限

本次调查自2024年5月19日起开始,通常应在2025年5月19日前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

十、商务部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东长安街2号

邮编:100731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

电话:0086-10-65198740 65197586

传真:0086-10-65198172

相关网站:商务部网站贸易救济调查局子网站(trb.mofcom.gov.cn)

商 务 部

2024年5月19日

			
网编:和评

鲜花(5)

鸡蛋(7)
60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热门评论当前热评  更多评论...
评论人:关注者[☆★声望品衔7★☆][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19日7:50 回复
中国怎么不对芯片发起反击?让一刻芯片都进不了国门
26   14
评论人:hailaer[☆品衔R4☆][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19日9:07 回复
 回复1楼:SB,你要是条吃硬屎不是喝稀的狗,让你洋爹直接跟中国托钩,彻底托钩,别tm长个狗头就知道个芯片芯片的。
32   2
评论人:TEC101[☆品衔R3☆][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19日8:44 回复
 回复1楼:你以为都跟你一样傻叉?你美爹哪些从中国进口商品加税不加税你搞清楚了?

来自留园官方客户端

27   1
评论人:dingding6[☆★声望品衔7★☆][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19日8:27 回复
来而不往非君子,让它们尝尝鲜。敢惹事, 就它们吃不了,兜着走。
18  
评论人:文学少年[★★声望品衔10★★][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19日8:09 回复
别人攻击你的时候,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只能出拳狠狠反击才能停止伤害。
44   3
评论人:回一个[★品衔R6★][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19日7:57 回复
对于美国各种霸凌,反击是最有效手段。
34   2
评论人:无伤93[★品衔R5★][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19日7:54 回复
 回复1楼:阻碍自己发展 这才是傻子 好比如美欧
我方占据优势 就可以采取制裁和限制
29   3
评论人:路人丫[★品衔R5★][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20日15:50 回复
 回复59楼:呵呵。。。你就告诉我你会不会在反击打你那个人之前,把你认识的人都先打一遍吧?🤣
 
评论人:chinapope[♂☆品衔R4☆♂][个人频道][个人动态] 2024年05月20日3:51 回复
 回复58楼:你的胡缴蛮缠确实不可笑。"国家主权分别对待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就是歧视外国企业哦" 无知加幼稚。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经济观察】【谈股论金】【股票投资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