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MP Materials是美国唯一一家掌握稀土全产业链的生产商,也是北美唯一一家大规模开采和处理稀土矿的企业。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拥有全球第二大稀土矿芒廷山口(Mountain Pass)。在五角大楼出资购股前,中国企业盛和资源一直是MP Materials的最大股东之一。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日说,MP Materials此前产品主要依赖出口至中国精炼,近年才开始投资在美国国内的精炼能力,以摆脱对中国加工厂的完全依赖。2022年4月,MP Materials启动了在得克萨斯州沃思堡的工厂建设,用于生产稀土金属和磁体。
《南华早报》称,这部分是因为中国在多年研发中掌握了稀土中游产品的提炼和净化技术。《华尔街日报》则表示,许多买家之所以意识到依赖中国的“风险”,却一直不愿签订让西方企业制造磁铁的长期采购协议,是因为这可能会让他们不得不支付高昂的价格。
与此同时,如果没有下单意向,美国和欧洲的生产商又拿不出资金买设备、建厂。报道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让中国巩固了其主导地位”。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估算,2023年全球超60%的稀土都在中国开采,高达92%的稀土都在中国精炼加工。

MP Materials在加州芒廷帕斯的稀土开采和加工设施 MP Materials网站
今年4月,中方宣布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阿盖尔坦言,中国出手管制稀土出口是“硬筹码”。“中国停止稀土出口会承受什么痛苦吗?……这就是筹码。中国正在打自己的牌,而且打得很狠。”
在五角大楼宣布入股MP Materials的同一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开启其任上首次“亚洲之行”,抵达马来西亚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就关键矿物合作进行了讨论。此前,美国5月还与乌克兰5月签署了矿产协议,以获得“大量非常高质量的稀土”,这都显示出美国的“稀土焦虑”。
尽管阿盖尔声称,他认为未来会有国家建立一个用于储备“非中国来源稀土材料”的实物市场,但他也承认,美国当前在建立稀土储备方面做得不够。他说,日本在过去几年中积累了“大量的磁铁库存”,这“让他们感到安心和有保障”,但“美国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根据美国国防部与MP Materials签订的协议,在美国防部的支持下,该公司将在美国建设第二座稀土磁铁制造工厂,预计2028年投产,年产能达1万吨稀土磁铁,为美国国防和商业客户提供服务。
美国国防部承诺在新工厂建成后的10年内,确保100%采购该工厂生产的稀土磁铁产品。美国国防部还为MP Materials的钕镨氧化物产品设定了每公斤110美元的最低价格,期限同样为10年。MP Materials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利廷斯基透露,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每公斤110美元,美国政府将按季度向该公司支付差价。
美国建立“独立稀土供应链”是否道阻且艰?阿盖尔并非唯一一个发出质疑的人。此前,前莫利矿业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史密斯(Mark Smith)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西方国家需要数年时间才可能发展出一定的稀土加工能力。“我们需要在岸建立所需的设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总部位于上海的咨询公司TidalWave高级合伙人、前上海美国商会副会长江凯明(Cameron Johnson)最近也对媒体表示,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稀土供应多元化战略面临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本等众多挑战。
“光是所需时间就至少要10到20年,成本则至少数以万亿美元计,”江凯明说,“而且人才要从哪里来?谁懂得如何加工这些材料?谁了解提纯工艺?如何达到高纯度?这些人才在大多数国家都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