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9艘052D和14艘055全部下水,国产新驱即将登场(图)

随着第14艘055在近期下水,海军追加的这批驱逐舰订单已经全部结束,最终在2028年之前,将海军大型驱逐舰队伍推高到,39艘052D和16艘055的规模。对055来说,其13000吨船体赋予的巨大潜力,目前开发度还很浅,继续挖掘是必然的。而眼见潜力耗尽的052D,目前仍然没有继任者。



▲这种场面未来会越来越多

14艘052D和6艘055是海军需要即时战力,基于成熟设计临时下的订单。而从054B尴尬的表现来看,这个选择是非常明智的。虽然海军背倚强大的造船工业,理论上比空军和陆军的装备发展条件更好,但大型军舰复杂的结构,仍然需要整个产业的供养。陆军100式坦克、空军歼-36都在赶在2025年这个节点问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此,不对原设计做过多调整,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升级的这20艘驱逐舰,相当完美地完成了争取时间、稳住基本盘的任务。



▲性能成熟的052D是舰队骨干


站在2025年往前看,055的潜在升级项目很多,比如说无人机上舰、搭载高能激光武器,甚至是换装电磁炮。相对实用一点的,还有“一坑四弹”式中程舰空导弹实装、舰载反导系统组网等,期待良久的项目。海军当年面对强大的防空压力,不得不建造搭载大型相控阵雷达,进而为保证船型、航速,冒着巨大风险将055造得这么大,终于迎来了丰硕的收获。相比之下,052D是从最初4000吨级052演变而来,途中多次升级,都有浓浓的“将就”味道。



▲052C性能相对好一些,具备改造后出口的潜力


如今旧路已经走到终点,理论上从头开始,放手大干一场的新路,却也没有那么好走。前段时间疑似国产新驱逐舰的资料,曾引起很大波澜。那份标准排水量6800吨,满载8000多吨的设计方案,非常符合大家对052D继任者的期待,问题在于性能究竟怎么取舍。海军既然明确了发展远洋航母编队的理念,新舰就必然要承担远洋部署任务。其他方面先不谈,速度就是相当麻烦的事情。新舰最大速度起码要达到30节,32节才算是比较理想的水平,仅仅2节差距,动力系统输出功率至少要差30%。



▲055基本上没有缺点,就是太贵了


美国海军当年设计“伯克”级时,就遇到了这个问题,最终解决办法是搭载强化高功率输出效率的LM-2500。但军舰实际90%以上的服役生涯,都使用经济航速,这就导致“伯克”日常耗油量奇高,让美国海军头疼不已,一度计划中途对动力系统改造。从理论上来讲,混动是很理想的解决办法,特别是舰载雷达对电力需求异常恐怖的情况下,还能顺带解决传统军舰电力供应的短板。但颠覆旧设计需要大量测试和磨合,新舰花费五年时间还真不多。



▲外表风光的“伯克”,也是一堆难言之隐

四面大型相控阵雷达已经是防空舰的标配,但安装时需要的硬件空间,以及安装后带来的重心上升,都需要拓宽船体来解决,这又会增加阻力、降低航速,进而对动力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想面面俱到,最终结果一定是055最符合要求,可惜这一点在经济上无法承担。新舰以8000多吨的排水量,相比于052D能强很多,但不太可能出现某些文献里,“微微低于055”的超强技术水平。至于“满载9000吨”以上的猜测,在技术上没有问题,关键还是成本。因为新舰刚落地时,必须要为后续升级准备空间。国内不太可能在新舰预期服役数十艘的情况下,准备一个稍作改动就上万吨的平台。



▲处境尴尬的F-35,就是初期透支技术潜力的典型


前不久歼-10B出口印尼的情况,展示了国内也希望把握合适机会,对外出口过渡装备的想法。052B/C作为052D问世前的试水之作,理论上具有改造后向后者靠拢的技术潜力,未来“052DE出口”很有可能是通过这种模式来实现。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