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人对东风-17是真的印象深刻
怎么说呢,对于DRDO描述的这种场景,只能说梦里什么都有。印度的远程导弹发展经验,主要集中在“烈火”系列身上,素来以发动机拙劣、燃料品质低和导航控制精度低著称。不要说射程5500千米的高超声速导弹,就是普通弹道导弹也无法保证这个射程和精度。事实上,全球现在能开发这种级别武器的,只有中国。以美俄至今都未真正突破门槛的表现来看,这一点五年内都不会改变。不过,印度这种积极向中国学习的思路,倒是很有意思。

▲印度“烈火”发射时,尾部烟尘很浓重
不同于在大国间艰难成长的中国,印度在冷战期间是真正意义上的香饽饽,被美苏欧都视为座上宾。由于当时美国和巴基斯坦交好,印度实际上主要从苏联和欧洲采购武器,自然也承袭了这两者的装备发展理念。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几乎不受限制地对外出口常规武器,印度从中获利颇丰,海陆空三军逐渐转为俄式作战体系,最具标志性的就是“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苏-30MKI战斗机和T-90S坦克。从大约10年前开始,印度重新将美国、欧洲纳入采购范围,但至今俄式装备依然是主力。

▲苏-30MKI对印度空军影响非常大
五月份的印巴空战是印度历史上,仅次于1962年的惨败,这不是莫迪强行粉饰能掩盖的。偏偏在这种情况下,美印关系因为贸易争端恶化,无法借助美式装备体系,击败全面中式化的巴基斯坦军队。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人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其最终选择的道路是在效仿中国。具体表现为极力强调国产化,甚至要将进口设备纳入印度作战体系当中。这也就是近期印度采购“阵风”、苏-57E时,提出前所未有的全面技术转移要求,并开启国产五代中型机招标的原因。

▲印度希望能获得苏-57包括发动机在内的全套技术
从最开始对霹雳-15E不屑一顾,只信赖俄欧的远程空空导弹,再到推翻多年规划、放弃数年技术攻关,全面转向仿制霹雳-15。甚至是现在瞄上高超声速武器,准备发展反舰版本,都有明显抄袭中国武器理念的味道。这未必是印度希望看到的结果,但中国武器在很多领域达到世界巅峰的现实,让印度并没有别的选择。从理论上来讲,这条路可以让后发国家少走很多弯路,像国内之所以能在航空领域突飞猛进,有美国成熟的机型、武器作为借鉴,确实是关键原因。

▲霹雳-15是真把印度人打疼了
甚至朝鲜这几年也通过仿制美制武器,打造了大量令人目瞪口呆的新装备。问题在于,再正确的思路,也得交给制造业去完成。而印度军事工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竞争,以至于设计/生产单位具备唯一性,无论搞到什么份上,都稳稳拿到拨款,甚至还能因为长期延误获得更多收益。像臭名昭著的“光辉”战斗机,实际上到现在才交付第一架拥有战斗力的量产型号,之前列装的都是训练都勉强的凑数机队。在歼-10立项之前启动,交付时歼-36都首飞快一年了,这就是印度速度。

▲就这样,“光辉”还发展了毫无价值的舰载版本
以印度内部现在的状态,其实放手采购武器,反而是战斗力最大化、资源利用率最高的办法。比如说当年采购苏-30MKI时,只花费不到6000多万美元,就能拿到全球顶尖的重型四代机。如今的“光辉”采购价已经飙升到7000多万美元,战斗力却完全不能比。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印度越是不甘寂寞折腾,对中巴来说越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