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歼-20与航展
毕竟,这是中国空军目前已经装备的、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之一,首次在公开场合静展——当然,2022年的第十四届中国航展、2024年的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歼-20战斗机都有落地短停的记录。

很显然,既然摆了拖把和登机梯,而且机务在场,那就必然有飞机要落地。参展的飞机基本都到场了,那这种时候能落地的必然是高度保密的新机型,从停机位的大小面积来看,大飞机不可能,那唯一的解释就是歼-20了。

只不过,这机会没持续太长时间——一辆机场的加油车好巧不巧开了过来,正好停在了两架歼-20型战斗机的跟前,很明显这是有意安排的程序,就为了确保歼-20型战斗机的保密性。不过嘛,当时大伊万已经拍了个爽,面对蜂拥而来的人群,咱直接撒丫子跑了。

等到歼-20战斗机落地的时候,先拍摄它脱开跑道进入停机坪的画面,然后再拍摄它进入停机坪的侧面和正侧面,这时候那辆超长的加油车故伎重演,又过来了——反正没对大伊万造成一点影响,挡住了歼-20的正面,可侧面、正侧面是一点没挡住,又让大伊万拍了个开心。

不过以今年长春航空开放日的情况看嘛,2026年的第十六届中国航展,咱们在珠海应该是不用再跟机场加油车斗智斗勇了——这都直接摆出来静展了,再拿着加油车挡着,好像也没啥意思。

再加上长春开放日对珠海航展,还是有点“指向标”的作用的。所以,2026年的中国航展,歼-20这肯定是可以预定一个静展区机位,和歼-16、歼-16D摆在一起的,那个时候连歼-10C咱们还能不能看得到都不一定。
话说这次正儿八经的静展,相比两届在珠海的“伪静展”,好处真多。光是离得近就足够了,离得越近,拍出来的细节就越多。然后长春的天气相比珠海好的不止一星半点,高纬度北方的秋天蓝天配上战斗机,一拍一个库宾卡和茹科夫斯基的感觉。要是天空中再有些积云,那你就等着收图吧,这届开放日的图绝对经典。

毕竟我们还记得,当年歼轰-7A型战斗轰炸机的座舱盖表面那密密麻麻的铆钉,还记得歼-10战斗机刚出现的时候,军迷们对歼-10座舱盖上的橡胶密封条的工艺争论不休。

结果现在歼-20战斗机登场亮相后,所有的争议都不存在了——这飞机的工艺已经做到了极致,据现场看到、同时在其它场合接触过F-35A战斗机的大佬说,歼-20型战斗机的部分工艺甚至已经比F-35A还要好了。
飞机机体工艺的进步,其实从侧面反映出来的是我们的工业水平,工业制造能力,熟练工人技术水平的进步。
飞过14年的歼-20
不过我们现在知道——这回展出的歼-20型战斗机,已经不是中国空军装备序列中最为顶尖的型号了,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是个10年前的型号了。
歼-35与歼-20的机身工艺


要论装备的先进性,歼-20战斗机都已经拿出来两个改进型了,且都在九三大阅兵的舞台上亮相了。其一是进行了脱胎换骨式升级改进的歼-20A(歼-20B),相当于歼-10C相比歼-10A的进步,其二是直接代表了未来空战战术路线的歼-20S,直接指挥忠诚僚机作战的那种。

而就在不知不觉间,歼-20型战斗机已经陪伴军迷们走过了14年。14年的时间有点长了,从921和934工程的情况看,已经相当于我们走完了从引进首架苏-27S战斗机,到歼-11B型战斗机即将首飞的过程,也基本走完了歼-10A型战斗机首飞,到歼-10C型战斗机正在试飞的过程。

尔后,2011到2014号原型机不断给我们以惊喜,最终2016年歼-20型战斗机正式官宣入列,并在2017年建军九十周年阅兵仪式上,在朱日和上空首次公开亮相。
随后,歼-20型战斗机的装备和使用开始逐步进入快车道。我们还记得,在之前的文章里曾经分析过,歼-20型战斗机的首次东海战备警巡,王海大队又怎样首装歼-20型战斗机并快速形成战斗力,在歼-20型战斗机装备规模有限的情况下,怎样出现在西线战场对南亚某国形成战略威慑。
我们还讨论过歼-20型战斗机四机、六机怎样用快速威龙战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域机动,快速支援特定战场,从而在装备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做到作战效能最大化。

随着歼-20装备规模的急剧扩大,之前我们讨论的“快速威龙”早已变成昨日黄花。毕竟装备太多了,每个战略方向都有,完全没必要再搞什么“快速威龙”全域调动了。

时间还长,歼-20的路还长,“威龙”的未来,依然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