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印军阵风损失惊人,4架被击落!巴铁手下留情了(图)

英国权威军用航空杂志《空军月刊》近期一篇深度报道,让印巴“5.7 空战”的真实战果浮出水面。该文章明确指出,印度空军寄予厚望的“阵风”战斗机,在此次空战中被巴基斯坦空军击落4架,而不是此前传说的3架。而且印度方面至今对此事缄口不谈。



更值得关注的是,报道还对中国产霹雳-15E空空导弹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作战性能远超印度战机搭载的欧洲导弹,成为巴基斯坦空军取胜的关键。

印巴“5.7 空战”发生在5月6日夜间至7日凌晨,印巴双方共计投入了114架军用飞机,这是本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空中战役。印度空军出动了72架军机,其中64架为战斗机,分为8个攻击编队,由苏-30MKI、“阵风”、米格-29和“幻影”2000等机型组成。

巴基斯坦空军则投入42架战机,核心力量是搭载霹雳-10E近距弹与霹雳-15E中距空空弹的歼-10CE和JF-17 “枭龙” Block 3组成,另有部分配备AIM-120C中距弹的美制F-16 Block 52战机在后方协同作战。



这场大规模空战仅持续了52分钟就决出胜负,最后成为法国“阵风” 战机的“滑铁卢”。据巴基斯坦一位高级军官向文章作者艾伦·沃恩斯(长期关注巴基斯坦军备发展的资深军事专家)透露,巴空军凭借成熟的空战体系与高效的电子战能力,让被印军奉为“空战神器”的“阵风”战斗机彻底失去优势。

更致命的是,印度方面至今还没彻底搞明白失败的原因,“阵风”战机在空战中如同“瞎子”一样。面对歼-10C战机的新体制AESA主动相控阵,“阵风”战机的电子战系统明显反应迟钝,分不清截获的歼-10C雷达信号,哪个是搜索扫描信号,哪个是火控跟踪信号。在被霹雳-15E导弹锁定击落前,“阵风”暴露出抗干扰能力薄弱的缺陷,机载雷达、通信系统、预警系统和电子对抗系统完全失效,就像一个失去视觉与听觉的“靶子”,连基本的反击都无法组织。



关于具体战果,巴方提供了经过核实的详细战绩数据,有在4架“阵风”战机被击落,其中1架来自印度空军第17战斗机中队,装备序列号为BS001;另外3架均隶属于第101战斗机中队,序列号分别为BS021、BS022、BS027。

截至报道发布时,印度从未公开过这4架“阵风”战机的最新动态,结合战场痕迹与情报信息,外界基本可确认这4架“阵风”战机已完全损毁,不存在修复或重新服役的可能。



一向对中国装备带有偏见的西方媒体,此次却对歼-10C战机和霹雳-15E空空导弹给出罕见好评。艾伦·沃恩斯在文章中分析,中国研制的霹雳-15E空空导弹采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导引头和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是其核心优势。

霹雳-15E的新型主动雷达导引头(AESA),带有双向数据链修正,具有极大的技术优势,是全世界第一款投入现役并且首开战绩的主动相控阵雷达+双脉冲发动机的中距空空导弹。

霹雳-15E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不仅大幅提升了射程,还能通过调整推力,在提高末段飞行速度的同时降低平均飞行速度,增强突袭隐蔽性。此前外界对霹雳-15E射程的猜测集中在145公里至180公里之间,而巴方人员首次证实其真实射程可达190公里或200公里(不排除仍有数据保留)。



反观印度“阵风”搭载的欧洲“流星”MK1导弹,差距明显。该导弹采用可变流量固体冲压发动机,最大射程仅150公里,最大速度在15公里高度以下为3马赫,无论射程还是速度都落后于霹雳-15E。那位巴方高级军官直言,空战中没有一枚“流星”MK1导弹命中巴空军战机,而印军飞行员直到霹雳-15E距离战机仅3秒时才察觉危险,此时导弹已近在咫尺,根本来不及规避。

在空战期间,印度装备的俄制S-400远程防空系统曾是巴空军的主要威胁。为破解这一难题,巴空军启用JF-17“枭龙” Block 3战机与CM-400AKG空地导弹的“黄金搭档”,精准摧毁了S-400系统的91N6E早期预警雷达和96L6E全高度(低空补盲)雷达。这两大雷达失效后,S-400就像失去“眼睛”,直接丧失作战能力。尽管事实明确,印度仍强硬声称己方S-400“毫无损失”,却始终拿不出证据支撑,态度显得苍白无力。



更具戏剧性的是,在5月10日巴空军还曾在印度阿格拉空军基地(印军面积最大的基地之一)锁定了一架即将起飞的A-50I预警机。预警机作为空战“大脑”,一旦被击落将严重瘫痪印军指挥体系,但巴方最终紧急叫停了攻击行动。巴军高级军官解释,此举是为“保全印度空军的颜面”,言外之意很明确,若巴方不手下留情,印军损失绝不止4架 “阵风”、1架苏-30MKI和1架米格-29。

令人意外的是,在印巴“5.7空战”以后,印度却传出计划采购114架“阵风”F5战斗机的消息。这款被称为“二十年磨一剑”的改进型战机,本是印军寄予厚望的“翻盘利器”,但“阵风”在此次空战中暴露的抗干扰弱、应对先进导弹能力差等短板已彻底公开,让“阵风”F5的前景变得岌岌可危。即便印度未来顺利列装“阵风”F5,也很难对巴空军形成压制性优势。因为巴空军除了现有的歼-10CE,未来还将列装更先进的歼-35A隐身战机。



这场空战不仅改写了外界对“阵风”战机的认知,更打破了南亚空中力量的原有平衡。印度试图通过增购战机挽回劣势,却忽视了装备性能与体系作战的差距;而巴空军凭借精准的装备选择与成熟的战术配合,正逐步掌握区域空中主动权。未来南亚天空的博弈,或许将因这次空战的“战果反转”,走向更复杂的新局。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