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军协同“机器战狼”突击阵地
节目提到,这次参与演练的是陆军76集团军。众所周知,解放军一共有5大战区,其中在西部战区中部署了两个集团军,即第76和第77集团军。西部战区的面积相当广大,防线宽广,两个集团军分别承担着中亚方向,中印方向两个边境地段的国土防御作战任务。
2017年以前,这里还被叫做新疆军区和兰州军区。自从军改以后,它们就全部变成了历史。如今整编后的两个集团军,76集团军主要负责防区的西北地区,77集团军,则更偏向于防守防区的的西南方向。

▲76集团军某重型合成旅部队
本次央视节目中提到的第76集团军中,就有解放军战斗力“顶梁柱”的重型合成旅部队,配套的是99A、96A坦克坦和04A步战车。比喻著名的英雄战斗部队“拂晓雄关旅”部队,就是重型合成旅部队。
当然了,76集团军中的轻型、中型合成旅部队同样战斗力强悍,早已换装08式大8轮、“猛士”、“山猫”等,在机械化和信息化的改革中,可以说走在了全军乃至全球的前列。在这样的背景下,“机器战狼”能出现在这样的部队中,可以说一点不奇怪。

▲76集团军某重型合成旅部队
根据央视节目中介绍的有关信息,此次参与无人有人配合攻防训练的,是76集团军下属某合成营连级部队的两支小分队。一支分队负责与“机器战狼”协同,另一支分队负责与无人机协同。虽然演练的科目还是传统的“阵地进攻”,但新设备的加入,俨然已经改变了解放军部队在阵地进攻中的基本形态。
按照一般流程,解放军部队会提前侦查阵地目标,然后进行目标确认,再执行精打清除。在部分步兵进行冲击突入的过程中,会有其他士兵提供掩护。

▲解放军摩步旅小分队交替进攻掩护
从央视公布的画面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解放军在阵地进攻中,仍然没有抛弃过去战争中总结出的“三三制”经验。在三名士兵进攻的同时,差不多也有3名士兵趴在地上提供火力掩护。在进攻士兵弹药消耗差不多需要换弹夹时,另外3名士兵则会与之交替,相互掩护前进。
在这一进攻作战中,其中一部分小分队士兵会就地投掷出无人机,这时整个战场形态就开始变得“立体”。无人机拥有更好的视野,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加精准的打击能力。在阵地进攻作战中,几乎防不胜防。FPV携带的小型弹药虽然威力不大,但是对付步兵,即使是穿了防具的步兵,那也是绰绰有余。而且无人机可以依靠飞行距离的优势,打击更远距离外的目标,让步兵的突击更加顺畅。但这就需要步兵对FPV无人机有相当熟练的手感,这是千锤百炼才能得到的真功夫。


▲解放军摩步旅小分队操纵FPV无人机击中目标
那么“机械战狼”又有什么用呢?实际上,它是近年来解放军发展的一种专用先进四足仿生机器人,在2024年的第15届珠海航展上就曾公开亮相过,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研制。“机械战狼”是早期版本“机器狗”的升级型号,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更加智能,作战能力也更强。
根据公开信息,这种“机械战狼”全重大约70公斤,可以在复杂的地形如山地、城市废墟等进行灵活移动,爬坡,越障的能力都很强悍,可以续航大约3个小时。就算全程没有人的参与,也可以30多台自行组网,协同作战。这也就是“狼”之名的由来——狼都是成群的。

▲“机械狼”
从“机器狗”变成“机器狼”的过程中,其功能也出现了分化:根据任务的不同,它已被分为3个类型。一是侦查探测型,主要进行目标信息的收集和数据回传。二是综合保障型,主要是充当部队里的“骡子”,执行物资运输、弹药运输和伤员运输任务。三是作战型,可以挂载步枪,执行野战环境或者室内狭窄空间下的危险战斗任务。
由此可见,“机械战狼”在战场上的作用非常突出。更重要的是,这种把四足机器人直接普及到基层部队的玩法,没有强大的国力,根本支撑不了。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电子和机械产品供应链,过去13年,一直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机器人类产品生产国,因此可以把这种四足机器人做的相当廉价。加上中国在AI技术上也已经取得了相当突破性的进步,AI技术不求人,才可以根据部队的需要去编写所需的算法。

▲中国宇树科技Go1机器狗
相比之下,美国的4足机器人,在技术起步上本来遥遥领先。尤其是波士顿动力公司在机器人的研发上,一直占据行业高位。但在军事化普及的过程中美国却走得相当缓慢,以至于已严重落后中国。美国对4足机器人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没有推进实验型项目的发展,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部署。
再加上近年来,美国军队采购武器装备的流程极为复杂,有太多的“史密斯专员”参与其中,导致产品价格昂贵。根据一份数据显示,中国宇树科技Go1系列机器狗的售价仅为2700~3500美元之间。而美国同类产品的价格,却高达7.45万美元以上,相差20多倍。由此可见,未来军用机器人,绝对是大国才能玩得起的装备: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供应链。但凡缺少一个能力,那么在这项竞争中,就会被远远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