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这样做饭是在“喂养”癌细胞 威胁全家(组图)

一个“癌”字三个口,饮食健康关系着生命健康。厨房作为咱们日常做饭的重要地盘,但如果不注意,也可能隐藏着多种一级致癌物,特别是一些日常习惯是在“喂养”癌细胞,威胁全家健康!



健康时报图1. 做饭不开油烟机

2025年4月,斯坦福大学在《有害物质杂志》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显示,在通风不好的家里,如果经常用燃气灶做饭,苯的浓度就会升高,这会增加得癌症的风险。特别是小孩子,他们得癌症的风险是成年人的1.85倍。①



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一级致癌物,这意味着苯被认为具有明确的致癌性。

研究指出,在通风不好,又经常用燃气灶的家庭里,厨房、客厅和卧室里的苯浓度最高。使用抽油烟机或保持良好的通风是减少燃气灶产生的苯、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非常有效的方法。

所以,做饭的时候尽量把厨房窗户打开,抽油烟机也打开,同时把卧室和厨房的门关好。饭做好了,也要让厨房多通通风。

2. 做菜习惯放很多盐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潘战和2024年在科普中国微信公号刊文指出,吃盐太多不仅会诱发高血压,而且还增加骨质疏松、胃炎,甚至胃癌的风险。

因为当盐分摄入量过高时,它会刺激胃黏膜,这可能会导致胃壁细胞的脱落。胃壁细胞是胃部健康的重要屏障,一旦这个屏障被破坏,就可能增加患胃炎的风险,而长期的胃炎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胃癌。

为了保持健康,建议每个人每天的盐摄入量不超过1啤酒瓶盖(带胶垫)。此外,还要做到少吃腌制品以及加工食物,比如咸菜、榨菜、火腿、腊肉、培根等。可以尝试用香辛料调味,多放葱姜蒜、十三香,也可以放点醋来增加咸味。②

3. 不刷锅就继续炒菜

您是不是也常这样:炒完一盘菜,看着锅里还有点油,直接倒进下一道食材继续炒?自己感觉省事又省油。然而看似精明的做法,却可能在您的厨房里埋下“癌症风险”!

潘战和医生解释,炒完第一道菜之后,锅表面会附着很多上一道菜的食物残渣和剩下的油脂。这时如果不刷锅,继续用来做第二道菜,之前的食物残渣就会焦煳,进而产生致癌物,残留的油脂也会因为二次加热产生有害成分。

如果需要炒多道菜肴,还是建议每道菜做好之后及时刷锅,再去做第二道。②

健康时报图

4. 重复使用煎炸油

许多家庭在烹饪后会重复使用煎炸油,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成本。其实,这种习惯暗藏致癌风险。

四川省肿瘤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曾瑜2025年2月在医院微信公号刊文介绍,油脂在高温下(200~300℃)会发生氧化聚合反应,产生多环芳烃、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质。长期摄入这类油脂可能增加肝癌、胰腺癌等疾病的风险。

建议一般煎炸油最多使用2次,炸后油色深、杂质多就别用了。剩油要滤渣,放密闭避光容器存阴凉处。可用剩油做凉拌菜等低温烹饪食物,避免多次高温加热。③

健康时报图

5. 发霉菜板继续使用

在烹饪过程中,如果菜板在切完蔬菜和肉类后未能及时清洁,或者清洗后随意放置,导致水分滞留,几天后可能会发现菜板上长出了霉菌。这时就需要警惕了,因为这可能是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长期摄入会增加肝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张维维2024年在医院微信公号刊文强调,这种毒素主要存在于发霉的坚果、豆类、玉米中。如果您的菜板曾经用来切过这些食材而未彻底清洗干净,那么案板上就会残留。

应该定期为菜板进行彻底的清洁。使用硬刷子和清水用力刷洗,之后用沸水消毒,并确保将其放置在阳光下晾干。④

健康时报图
评论人:卫前景 [♀☆品衔R3☆♀]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好👍,谢谢,做完一个菜,不刷锅再接着炒第二个菜,真不知道有这么大的危害,以后注意了
2025年05月06日13:38
评论人:小曉古今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這個醫生肯定不會得癌病,他會死嗎?
自在自如,我行我素
2025年05月06日21:01
评论人:独孤浪子atom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都是常识而已,何劳小编费神?!
2025年05月06日17:11
评论人:CBBU [★品衔R5★]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吓得我干净点个外卖压压惊
2025年05月06日15:18
评论人:樱桃儿熟了 [☆★品銜R1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一楼被忽悠了。
这种小帖文,一般都是受教育不高的写手在家里拍拍小脑壳充数的,说点常识类的无关痛痒的东西。我随便写了一个如下,怎么样样,忽悠得还可以吧:
健康饮食:与食物建立良性关系的智慧
现代人的饮食困境不在于食物匮乏,而在于选择过剩带来的认知混乱。当琳琅满目的网红食品与互相矛盾的养生学说充斥生活时,掌握科学的饮食智慧比盲目追随潮流更重要。
一、构建饮食底层逻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五色食材"并非简单的视觉美学,不同颜色的果蔬分别对应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番茄红素等植物化学物质。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应达到每日25-30克,这需要5份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组合才能达标。蛋白质来源建议采用"红白交替法则",即红肉与鱼肉、禽肉交替食用,避免营养失衡。
二、建立饮食防御机制
添加糖的摄入应控制在每日25克以内,相当于5块方糖的分量。警惕隐形糖陷阱:一瓶500ml的含糖饮料通常含有12块方糖。选择食用油时遵循"三三制"原则,将饱和脂肪酸(动物油)、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籽油)按1:1:1比例搭配。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盐,注意酱料、腌制品中的隐性盐分。
三、重塑饮食行为模式
将咀嚼次数提升至20次/口,能使唾液淀粉酶活性提高40%。建议设置"饮食红灯区":睡前3小时、运动后30分钟内、情绪剧烈波动时避免进食。职场人士可执行"外卖改良方案":用清水涮去多余油脂,自备便携果蔬补充膳食纤维。
饮食健康本质上是建立与食物的良性关系。不必将每餐变成数学计算,而应培养对身体的觉知力。当出现持续性消化不良、异常食欲波动或代谢指标异常时,建议寻求专业营养师帮助。记住:最好的饮食方案是能持续十年以上的生活方式,而非短期奏效的极端手段。
2025年05月06日13:58
评论人:googlebot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砖家
2025年05月06日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