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7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这个女孩声称找回了自己前世记忆 科学家这样说(组图)

新闻来源: 环球科学 于2023-09-19 12:30:44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弗吉尼亚·泰伊(图片来源:Denver Public Library)

导语:始于1952年11月29日的一个故事,让很多美国人在随后的几年内坚定不移地相信前世和来生的存在。

撰文 | 冬鸢审校 | 黄雨佳

莫里·伯恩斯坦(Morey Bernstein)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位商人,但他在当地还有另一个身份——小有名气的业余催眠师。他花了很长时间自学和练习催眠术,并通过催眠治好了不少当地人的疑难杂症,比如失眠、焦虑、头疼、口吃等。很多人都会找他帮忙,甚至连当地医生都曾邀请他帮忙治疗癔症患者。



伯恩斯坦(左)正在催眠别人(图片来源:Denver Public Library)

而伯恩斯坦也通过这些机会,在不同的催眠尝试中磨练自己的技艺。但他在1952年11月29日开启的一次催眠,以及后续的一系列催眠,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他这次的催眠对象叫弗吉尼亚·泰伊(Virginia Tighe),是一位家庭主妇。一开始,伯恩斯坦试图通过催眠让泰伊回忆并体验过去的记忆和生活——这很成功——被催眠的泰伊仿佛完全回到了小时候,开始用小朋友的声音和伯恩斯坦对话,生动地讲着自己上学时的故事、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家里养的小狗。

接着,伯恩斯坦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尝试——他试图通过催眠让泰伊回忆起她在出生之前的记忆——也就是她的前世记忆。

前世

“现在回到你出生之前,往回,往回,再往回,……直到你发现自己置身于另一个场景、另一个地方、另一个时间。现在,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伯恩斯坦对泰伊说。

令人震惊的是,伯恩斯坦貌似成功了。被催眠的泰伊确实回忆起她“在另一个时间的另一个人生”,并讲述了她看到的一个场景:那是1806年的爱尔兰科克郡,她是一个住在白色框架的木屋里的小女孩,而她的名字叫做“布里奇·墨菲”(Bridey Murphy)。接着,她开始讲述“布里奇·墨菲”稍微长大一点后的故事,从小女孩到少女,再到成年。

在随后一段时间里,伯恩斯坦对泰伊进行了多次类似的催眠,让泰伊回忆起作为“布里奇·墨菲”不同人生阶段的记忆,并通过这一方式了解了这位“布里奇·墨菲”的一生。

据被催眠的泰伊讲述:布里奇·墨菲出生于1798年,父亲是新教教徒,同时也是一名律师。成年后,她嫁给了丈夫肖恩·布赖恩·约瑟夫·麦卡锡(Sean Brian Joseph McCarthy)。在1864年,她由于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而去世。

泰伊回忆起了布里奇·墨菲人生中十分丰富的细节,包括各种亲人朋友的名字、与丈夫生活的各种细节、参加的各种活动等。虽然泰伊从未去过爱尔兰,但在被催眠后讲述布里奇·墨菲的人生时,身为美国人的她竟然全程说着流利的爱尔兰口音英语,还能细致讲述出十分丰富的爱尔兰生活细节,甚至还能唱爱尔兰歌谣、跳爱尔兰的吉格舞等。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伯恩斯坦用录音机录下了在催眠过程中自己与泰伊的一些对话,且不少人目睹了部分或全部的催眠过程。丹佛邮报(Denver Post)的一位记者持续报道了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在1956年,伯恩斯坦将整个故事写成了一本书——《寻找布里奇·墨菲》(The search for Bridey Murphy)——出版后立即成为了全美畅销书;同年,根据这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在美国上映。 



电影《寻找布里奇·墨菲》(The Search For Bridey Murphy)海报(图片来源:wikipedia)

彼时,美国大众对于前世和来生、以及对于催眠术的关注和讨论达到了顶峰。伯恩斯坦和泰伊在催眠过程中的录音拷贝在商店里出售,销量非常好。美国民众中掀起了一股对“前世”“轮回”的搜寻热潮,很多人都去找业余催眠师催眠自己,以“探索自己的前世”。当时,还有很多“前世”主题的派对,里面聚满了交流自己前世生活的人。除了电影外,还有不少歌曲也以“布里奇·墨菲”为灵感进行创作——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布里奇·墨菲”算得上当时的顶流之一了。

但是,布里奇·墨菲,这位据称生活在一个世纪之前的爱尔兰女士,是否真正存在呢? 

,时长08:10

电影《寻找布里奇·墨菲》中,在伯恩斯坦的催眠下,泰伊(电影里的名字叫做Ruth Simmons)“回忆”起自己前世记忆的片段(来源:youtube)

记忆?

首先需要探讨的问题是,由催眠唤起的“过往回忆”,是否真实?

催眠术,是催眠师通过催眠暗示,让被催眠者经历一些感觉、知觉、思想或行为变化的过程。而在临床上,医师有时候也会像伯恩斯坦那样,通过催眠暗示让被催眠者重新体验过往的经历,这通常是为了帮助经历过童年创伤的患者找回隐藏的记忆。警方也曾尝试在犯罪调查的过程中结合催眠术,比如通过催眠让目击者或者犯罪嫌疑人回忆起犯罪现场的精确记忆,以帮助破案。

很多经历这种“催眠回溯”(hypnotic age regression)的被催眠者,都报告称自己“十分真实地回到了过去,重新体验了之前的生活”。然而,尽管这些“记忆”在感觉可能上十分真实,事实上却并不准确,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带着三位受试者到一个餐馆吃饭,在他们吃饭的过程中,目睹了餐馆对面发生的一起持械抢劫事件——当然,这场抢劫是研究者安排的“表演”,只是三位受试者并不知情。随后研究者催眠了受试者,并让他们回忆案发当时的细节,以“帮助警方破案”。三位受试者在被催眠后非常自信地说出了很多细节,包括罪犯的数量、性别、所乘坐汽车的颜色等。然而,三个人给出的信息互相都不一样,而且都不正确。 



图片来源:pixabay

许多类似的研究也证明,与非催眠状态下的回忆相比,受试者在催眠状态下的回忆不仅没有更准确,还可能包含很多额外的错误记忆。

在另一些研究中,研究者发现,通过催眠回到儿童时期的受试者在行为、认知、感知和智力上的表现和真正儿童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被催眠者并非真正回到了过去的状态,而只是在假设如果自己回到过去,将会有什么样的预期表现。

因此,与其说被催眠者是重新经历了过去,不如说是他们演绎了自己预想中的过去。而预想中的过去显然不能反映过往的真实记忆。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尼古拉斯·斯潘诺斯(Nicholas Spanos)在自己的书《多重身份和错误记忆:社会认知观》(Multiple Identities & False Memories: A Sociocognitive Perspective)中讲到“催眠回溯”时的类比:一些演员扮演的亨利五世十分精彩,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演员比其他演员更了解真实的亨利五世。同样,一些受试者可以在催眠回溯中作出十分令人信服的表现,但这也并不能说明他们所回忆的“过去”就是真实的。

寻找“布里奇·墨菲”

那么对于类似泰伊在催眠过程中获得的这种“前世记忆”,也仅仅是她对自己所谓“前世人生”的预期吗?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验证其真假和来源呢?

在“布里奇·墨菲”的故事引起轰动之后,许多记者或其它相关人士开始前往爱尔兰,探究这位“布里奇·墨菲”是否真实存在,然而却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因为时间过于久远,一个世纪之前记录人口的文字记录留存得不多,难以据此确认或否认“布里奇·墨菲”的存在。这些记者虽然找到了一些类似泰伊讲述的故事中提到的地方,但却不能排除是巧合的可能性。

相反,他们找到了一些与泰伊讲述的故事不太相符的证据。比如当地的房子都是石头房子,而非泰伊在催眠中所描述的木房子;并且在那个时代,新教教徒是不能从事律师职业的,这与泰伊所描述的“布里奇·墨菲”父亲的信息不相符。

不过,这些信息虽然不能证明出生于1798年的爱尔兰的“布里奇·墨菲”是存在的,但也还不足以否认她的存在。

谜团继续。

“回忆”的来源

要真正找到“布里奇·墨菲”,我们需要知道泰伊的“前世记忆”,到底从何而来。

前面提到的心理学家斯潘诺斯,对于催眠引发的“前世记忆”设计了一系列试验。他和同事首先招募了一批志愿者,通过催眠成功让其中一些人“回忆”起了自己在另一个历史时间点的“前世记忆”,这些被催眠的志愿者描述了许多自己前世的经历。

为了确认这些“前世记忆”是否准确,在催眠过程中,催眠师问了他们一些能够确认的历史信息,比如他们所在年代的统治者是谁,当时是否在打仗等。结果,几乎所有“回忆起前世记忆”的被催眠者都没办法准确地回答这些历史问题。比如,一位被催眠者称自己的前世生活在1780年的美国密西西比州,但1780年密西西比并没有成为美国的一个州;类似的,另一位被催眠者称自己的前世生活在1866年的德国,但那时德国也并不是一个国家。



图片来源:unsplash

为了探究这些“前世记忆”到底从何而来。在结束催眠后,斯潘诺斯和同事基于被催眠者提供的信息采访了他们。结果发现他们所提供的所谓“前世记忆”中的信息几乎都来自于他们在现实中较熟悉的信息。比如,一位被催眠者称自己的前世是1600年佛罗伦萨的一位贵族之女,现实中她是主修艺术史的学生,且对佛罗伦萨艺术很感兴趣。一些被催眠者的“前世”所生活的国家,刚好是这些被催眠者在现实中去过的国家;还有一些被催眠者发现,自己“前世”中的配偶,和自己很早之前的恋爱对象特征十分相似。有一位被催眠者称自己的“前世”是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而现实中他所上的历史课正好学到尤利乌斯·凯撒的部分。

也就是说,他们在催眠过程中看到的“前世生活”,其实都是他们基于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而构建的幻想。而这些“幻想”,也反映了这些被催眠者对自己可能存在的前世生活的一种主观预期。

为了进一步探究被催眠者对前世身份的预期是否真的影响了所谓的“前世记忆”,斯潘诺斯和同事开始了第2个试验。他们招募了另一批志愿者,分成两组,并给试验组提供了一个信息:许多人通过催眠回忆起的前世中,都与现在的自己性别、种族等不同;对照组则不提供这一信息。结果试验组的人在被催眠后所报告的“前世”,更倾向于是和自己不同性别,种族的人;而对照组则更倾向于报告和自己相同性别、种族的“前世”。这说明,对自己前世的预期,的确会影响催眠所引发的前世身份特征。

此外,斯潘诺斯还发现,被催眠者的越喜欢幻想、想象力越丰富、越相信“前世”的存在,在催眠过程中回忆的“前世记忆”就感觉越真实。

真相

现在我们再次回到“布里奇·墨菲”的故事。

在爱尔兰搜寻无果后,记者们转变了调查的方向,他们开始调查“布里奇·墨菲”的源头——泰伊的过去。而泰伊的童年,终于给“布里奇·墨菲”的谜团带来了答案——“布里奇·墨菲”故事中的很多人物和情节,都能在泰伊的童年故事中找到对应的记忆来源。

泰伊于1922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而她出生的地方,刚好是一个白色框架的木屋——与她描述的布里奇·墨菲在1806年所居住的木屋十分相似。在泰伊四岁的时候,她搬去芝加哥和她的叔叔婶婶一起生活,而她的叔叔婶婶正好都是爱尔兰人。而据泰伊的同学和老师回忆,泰伊经常在学校表演爱尔兰相关的内容,比如用爱尔兰口音念独白,唱爱尔兰名谣,跳吉格舞等——这解释了为什么泰伊能“回忆”起很多爱尔兰生活的细节,且能说出流利的爱尔兰口音。

在芝加哥,泰伊家对街住着一位带着七个孩子的寡妇,也拥有爱尔兰背景。读者们还记得前面提到的“布里奇·墨菲”丈夫的名字吗——肖恩·布赖恩·约瑟夫·麦卡锡(Sean Brian Joseph McCarthy)。据泰伊的儿时玩伴回忆,当时泰伊疯狂地喜欢上了那个寡妇其中一个儿子,名叫约翰(John),而“布里奇·墨菲”丈夫的名字——肖恩(Sean)——恰好是盖尔语(Gaelic,在爱尔兰常用的一种语言)中的“约翰”。此外,泰伊成年后丈夫的中间名Brian,同时也是“布里奇·墨菲”丈夫的中间名。而催眠事件发生的时间,1952年至1953年间,正好是美国以“麦卡锡主义”被人熟知的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Joseph McCarthy)最风光的时期。于是,“布里奇·墨菲”的丈夫——肖恩·布赖恩·约瑟夫·麦卡锡(Sean Brian Joseph McCarthy)名字的由来,基本上就清晰了。

而最有趣的一点是,泰伊家对面这个寡妇的名字,叫做布赖迪·墨菲(Bridie Murphy),与“布里奇·墨菲”(Bridey Murphy)发音一致,且仅两个字母之差。

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了许多“布里奇·墨菲”故事中,能在泰伊自己的人生经历里找到对应记忆的例子。这些证据几乎完全能证明,“布里奇·墨菲”不过是弗吉尼亚·泰伊在催眠状态下, 基于自己的各种记忆和经历拼凑出来的幻想角色罢了。

泰伊的一位童年玩伴告诉记者:“弗吉尼亚(·泰伊)的想象力一直很好,我一直觉得她长大以后可以写一本书”。著名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在他的书《打着科学名义的风潮与谬论》(Fads and Fallacies in the Name of Science,上个世纪曾出版过中文译本,译名为《西方伪科学种种》)中提到“布里奇·墨菲”事件时说:“她确实写了一本书,只是书上面的名字叫做莫里·伯恩斯坦”罢了。”

			
网编:和评

鲜花(0)

鸡蛋(0)
7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科技频道】【宠物情缘】【史海钩沉】【百家论坛】【历史天空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