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25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送别伊莎白 她的每个人生转折都选择了中国(组图)

新闻来源: 环球人物/红星新闻 于2023-08-20 12:10:38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108岁“友谊勋章”获得者伊莎白逝世 儿子回忆:母亲之前还在参加活动,走得很安详

据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官微消息,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顾问、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教育家、人类学家,新中国英语教学拓荒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专家、终身荣誉教授伊莎白·柯鲁克女士,于8月20日0时5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8岁。



▲伊莎白•柯鲁克

8月20日,伊莎白·柯鲁克的儿子柯马凯告诉红星新闻,母亲走得很安详,“她(8月)19号的上午还参加活动,还很好,但是下午感到不适,我给她送到医院,大夫诊断说情况不妙,在医院大概10个小时就走了。”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称,“遵照本人遗愿,丧事从简,遗体捐赠医学研究,不举行告别仪式。”

曾获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

最爱“四川味”

据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官微介绍,伊莎白·柯鲁克,女,加拿大籍,1915年12月15日出生于中国四川成都,抗战初期在四川投入乡村建设运动,后前往英国,与丈夫大卫·柯鲁克(英国人,1910年-2000年)结婚,并参加国际反法西斯战争,1943年加入英国共产党。1947年来到晋冀鲁豫解放区观察记录土地改革过程,1948年应中国共产党邀请来到南海山外事学校(即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任教,躬耕60余载,为新中国英语教育事业付出了全部心血与智慧,为新中国培养了首批外事干部、大批杰出学者和外交人才。

作为研究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学者,伊莎白撰写了《十里店——一个中国村庄的革命》《兴隆场》等著作,忠实观察与记录了中国革命与建设,以自己的方式向西方、向世界介绍中国,为对外友好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伊莎白与俞锡玑合写的书

200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伊莎白女士“终身荣誉教授”。2008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授予伊莎白名誉博士学位。2016年和2018年,中国政府先后授予她“十大功勋外教”和“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荣誉称号。2019年9月,伊莎白女士获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

北京外国语大学家属院南楼,是一幢灰色不起眼的4层小楼。伊莎白住了60多年的家就在3楼一间旧公寓里。在四川出生、生活,老年时候的伊沙白最爱“四川味”。日常哪怕普通的炒青菜,她也会专门多放一点花椒。这是伊莎白在四川生活养成的口味,她甚至会一颗一颗地咀嚼花椒。此外,她还爱吃回锅肉,这是她的最爱,而四川菜都是她的最爱。

几十年坚持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家属院的伊莎白,有着自己的执念。在那个家属院里,有她认识超过60年的老朋友、老姐妹。她曾经在几年前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总结了自己的长寿秘方:经常和同事见面。在她已经100多岁时,她也一定会在每天早上8点前起床,每天中午所吃的必然是中餐。她自己穿衣穿鞋,每天扶着栏杆上下楼,不愿假手于人。

那时候,每天伊莎白都会固定时间出门遛弯。她和她的老姐妹们,会一起跳一跳八段锦,也会放着音乐一起来一段欢快的广场舞。尽管伊莎白是蓝眼睛、高鼻梁,但她在跳舞的人群中,看上去并不突兀。

伊莎白的丈夫戴维在90岁高龄时去世。戴维在世时,伊莎白会在家里和戴维一起放着音乐跳上一段浪漫的华尔兹双人舞。而在其离开后,伊莎白再也没有跳过双人舞。而曾经播放音乐的录音机和DVD播放器,却还摆放在客厅中戴维的照片下,好像依然在等待华尔兹舞曲再次奏响。



▲年轻时的伊莎白和丈夫戴维在晋冀鲁豫解放区合影 柯马凯供图

加拿大“成都女孩”的中国缘分:

扎根中国延续6代

2017年,在伊莎白102岁生日时,红星新闻记者曾来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家属院伊莎白住了60多年的家里,对她进行了专访。

屋子内就如同普通中国老人家中陈设一样,简单朴素,略显拥挤,带有时代感的录音机和DVD播放器,仿佛宣示着这套房子的年份有多久。只有书架上摆放的老照片和英文书,能看出主人的身份。

当时,伊莎白3个儿子也都齐聚北京为母亲贺寿。大儿子柯鲁从美国赶来,二儿子柯马凯一直在北京陪伴母亲,小儿子柯洪刚自英国回来。再加上柯马凯的女儿带上两名双胞胎孩子,是这套公寓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

柯马凯和他两个兄弟一样,都出生并在北京长大。3兄弟有着深邃、典型的西方面孔,一张嘴却是一口标准的京片子,完全就是地道老北京说话的方式。

“我们就是北京人啊。”在北京出生、上学,连名字都带着中国特色。柯马凯曾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的名字意为马克思主义凯旋,哥哥柯鲁是因为母亲喜欢鲁迅,弟弟柯洪刚是因为受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

从伊莎白父母和外祖母开始,伊莎白和她的孩子们就在中国扎根了。柯马凯当时曾经仔细算了算,算上自己的女儿以及两个双胞胎外孙女,这个家族在中国已经延续了6代。

母亲伊莎白当年在成都人民南路的故居,2016年被列为成都历史建筑保护。柯马凯每次去成都,都会住进华西坝,住到可以望见故居的地方。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叫做“乡愁”的东西。柯马凯还记得那个叫做成都彭州白鹿镇的地方,当伊莎白还是少女的时候,每年夏天,她都会随父母去白鹿镇避暑。



▲年轻时的伊莎白 柯马凯供图

时光荏苒,伊莎白离去了,和她永远的爱人戴维团聚了。对于母亲的离世,柯马凯不愿过多评价。“中国人爱说走好,我觉得老太太走得就特别好。”他声音里,除了悲伤,还透着一丝平和。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在讣告中写道:伊莎白顾问一生关注中国农村发展、教书育人,桃李芬芳,怀着对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热爱与眷恋安然辞世。我们敬爱的伊莎白顾问永垂不朽!

伊莎白全家,和中国的缘分依然在继续。


送别伊莎白,她的每个人生转折都选择了中国!




优雅离去的她,

留下百岁青春气息。

北京时间2023年8月20日0时59分,“友谊勋章”获得者伊莎白•柯鲁克走完了她的108岁人生。

在讣告上,她有很多头衔: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教育家、人类学家,新中国英语教学拓荒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专家、终身荣誉教授。

纵观她的人生,串起了100多年里纷繁复杂、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人类学研究、乡村改造、兴办教育……



新生

伊莎白的故事,不妨从1949年8月4日讲起。

当天,她的大儿子出生在离中央外事学校不远的一家小妇产医院。她的丈夫柯鲁克听闻后,立刻赶了过去。走进产科病房,他第一时间看到的是伊莎白正在安静地读书,旁边的儿子睡得像个“小青蛙”。

柯鲁克后来回忆这个场景时说:“伊莎白对这个‘小青蛙式的生物’的心疼不亚于我。”他们给儿子起了一个与卡尔·马克思相同的小名:卡尔。



· 伊莎白和儿子柯马凯(左)在一起。

9月下旬,夫妇二人就收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的邀请函,请他们出席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有趣的是,兴奋的两人却在思索另一个问题:卡尔怎么办?反复商量后,他们决定伊莎白在观礼的时候离开一段时间,到中央外事学校临时住所东交民巷去给“小青蛙”喂奶。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成了红旗的海洋。伊莎白和柯鲁克望着天安门城楼,听到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紧接着,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在广场奏响。

再后来,伊莎白就不得不穿过游行的人群,一路小跑来到东交民巷。还未进入房间,她就听见小卡尔“哇哇”的大哭声。当卡尔吃饱喝足、终于睡去后,伊莎白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中:她怀抱着的是一个可爱的新生儿,同时刚刚又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可以说,那是她一生中最激动的一天。纵观百年人生,她在每一个转折点都选择了中国。



青春

伊莎白与成都有着不解之缘。1915年,她出生于此。

在此之前,她的父亲饶和美在1912年来到成都,参与创建华西协和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并在后来担任华西协和大学教育系主任。

她的母亲饶珍芳也在1913年来到成都,参与创办了蒙特梭利幼儿园(今成都市第十一幼儿园)、弟维学校(今成都市红专西路小学)及成都市盲聋哑学校(今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



· 1940年,饶和美、饶珍芳夫妇送别即将到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的伊莎白(左)。

伊莎白的童年和少女时光,有一半都是在成都度过的。

高中毕业后,她到加拿大继续学业。1938年,23岁的伊莎白青春正好,获得了多伦多大学儿童心理学硕士学位。此时的美洲大陆远离硝烟,而大洋彼岸的中国则烽火连天。但伊莎白毅然地选择回到她的出生地,并坚决地说:“我从小就经历过四川地区军阀混战,还常常捡子弹壳玩,因此并不害怕战争。”



· 青春正好的伊莎白。

回到四川后,伊莎白决定潜心做人类学研究。她套上了蓝布衫、戴上草帽、穿上草鞋,从“白富美”变成了“村姑”,和偏远地区的农民打成了一片。

由于抗战时期日军截断了中国海盐供给路线,导致内陆盐价暴增。所以伊莎白就到四川璧山兴隆场调查当地农民生活情况,为筹建食盐供给社做准备。

她和同伴走访了兴隆场及周边村社的1500余户村民,以“庞杂而细碎的田野手记” 记录了乡民的婚俗、种植养殖、交易等日常生活。这本手记堪称“史上最全兴隆场大数据”,成为记录当年乡村发展的珍贵史料。



· 1981年,伊莎白重回兴隆场(后改名大兴镇)搞社会调查。

对川西地区,伊莎白爱得很深。晚年她还回到这个地方,在大渡河,看到曾经的铁索都变成了大桥,仍然兴奋地像个少女大喊:“停一下,我要走那个桥过去!”



爱情

对伊莎白来说,成都也是一座浪漫的城市。

1940年,她和大卫·柯鲁克相遇了。柯鲁克是英国共产党员,在共产国际的安排下,以教师身份来到中国。两人一见钟情,很快走到一起,并在1942年奔赴欧洲反法西斯战场,在英国结婚。在丈夫的影响下,伊莎白也加入了英国共产党。



· 1945年,伊莎白在英国。

伊莎白也影响着丈夫。1947年,夫妇二人再次回到中国,以国际观察员的身份到河北十里店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改革和整党运动。在此期间,伊莎白完成了社会调查著作《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和《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 ,留下了蜚声海内外的社会人类学名著。



· 伊莎白与丈夫柯鲁克。

在十里店调研结束、夫妇二人即将离开中国之际,中央外事工作负责人王炳南深情地挽留他们。伊莎白夫妇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感动了,决定继续留在中国。



· 1948年,叶剑英(左一)与柯鲁克(左三)、伊莎白(左四)等人合影。

1948年,他们来到了石家庄西部的南海山村调研,并从此在叶剑英、王炳南直接领导的外事学校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英语教学生涯。这座学校后来几经变更,发展成为如今的北京外国语大学。



· 伊莎白在南海山村。

夫妇俩的后半生,就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度过。如今,已经去世的柯鲁克的铜像就伫立在校园中。



· 伊莎白(左二)与友人在丈夫柯鲁克的雕像前。



育人

作为新中国英语教学拓荒人,伊莎白走了一条艰辛的路。

伊莎白和丈夫是在战争中开始教学生涯的。他们与学生同吃同住,经常带着小马扎,将每一个地方当作课堂。没有现成教材,他们就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英文报纸文章。伊莎白经常用打字机工作到很晚,定稿后用蜡板印制,制作出一本本简洁实用的教材。

在口语教学中,为了最大限度贴近实际,伊莎白总是让学生看她的情景对话演示。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当时没有录音机。一遍又一遍地说,轻声细语的伊莎白嗓子都喊哑了。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军队急需英语人才。在周总理的要求下,学校开设了16人小班,由伊莎白夫妇专门培训。他们白天要上课,晚上要给辅导困难的学生加课。后来伊莎白回忆这段经历时说:“人们对参军的热情非常高,人人都带着一种无以言表的自豪之情。待他们英语足够好之后,就去了战场。”

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伊莎白夫妇硕果累累。两人共同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英语教程的编写和《汉英词典》的编纂。有人曾问过她,一生的教学经历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她说是“平等的师生关系”。



· 1994年5月,伊莎白夫妇在北外校门外合影。

虽然有一副洋面孔,但伊莎白人生的绝大部分是在中国度过的。

熟悉她的人都记得,晚年的伊莎白依然坚持在没有电梯的三层楼上下,并迈着矫健的步伐行走在校园。她接受媒体采访时,虽然有些往事记不清了,但讲话总是头脑清楚、思路清晰。



· 工作中的伊莎白。

她的孩子们说,伊莎白90岁时依然经常去游泳,有时甚至要做跳台跳水等高难度动作。有次她和一位50岁友人外出,两人不慎同时从半人高的陡坡摔倒,那位朋友多处骨折,但伊莎白安然无恙。医生检查后说,90多岁的伊莎白骨质相当于30多岁。

如今伊莎白优雅地离去了,但她的百岁青春气息永远留了下来,并将继续感染一代又一代国人。


			
网编:空问站

鲜花(13)

鸡蛋(0)
25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史海钩沉】【百家论坛】【历史天空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