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财经·军事 | 生活·家庭·娱乐 | 体坛·历史·科技 | 摄影·旅游·文化 | 移民·教育·就业 | 数码·健康·奇闻 | 社区·评论·问卷
留园网首页 · 新闻速递首页 · 【繁體閱讀】 【网友评论:21 条】 【 热评新闻排行 】 【 热门新闻排行 】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 【 72小时神评妙论 】   

令全美“伤心”这起事件被曝光 真相魔幻又现实(图)

新闻来源: 皮皮电影 于2023-05-05 17:13:22  提示:新闻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历史,遇上特殊的时间,总是会发生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件。

而这个定律,在美国体现得尤为明显。

比如每年4月的第三个星期一。

这天是美国爱国者日,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而设立。

但也因为这层背景,每年到了这一天,美国多地都会爆发“反抗”活动。

在1995年的这一时间,一辆满载炸药的卡车,撞向了地方政府大楼。



168人死亡,受伤者更是达到500多人。

讽刺的是,执行这一“行动”的,是一名参加伊战的美国老兵,麦克维。



6年后,麦克维被以注射的形式,执行死刑。

不过爱国者日的“反抗”,并未因此烟消云散。

12年后,一起同样惨烈的爆炸案,再度于爱国者日这天,发生在美国本土。

2013年4月15日,波士顿。

整个城市都在为一场盛会,翘首以盼:波士顿马拉松。



这是美国最古老的马拉松,也是世界六大马拉松之一。

2.8万名参与者,从波士顿正西方的Hopkinton出发,穿越7个小镇。

全程要跑完42.2公里,全程围观人数将近50万之多。

就在人们挤得水泄不通,为跑步者们加油鼓劲时,距离终点线约100米处,一声爆炸响起。



欢呼声顿时变换成尖叫声,遍地是残肢和鲜血。

12秒后,第二次爆炸声响起。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



此次爆炸共导致3人去世。

分别为:8岁的男孩马丁·理查德,29岁的克里斯特尔·坎贝尔,以及29岁的中国留学生吕令子。

除此之外,还有281人受伤,近30人因此截肢。



一天后,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将此次事件定性为恐怖主义行为。

这是自9·11之后,美国本土所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恐怖袭击。

不过这些骇人听闻的死伤者数据,并不是最让人瞠目结舌的。

凶手在爆炸案前后的一番行为,简直可以用迷惑来形容。

而爆炸事件后,警察的种种操作,更是堪称魔幻。



十年后的今天,网飞将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始末,拍摄成3集纪录片——《全美缉凶: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以下简称《全美缉凶》)。

整部纪录片,让人看得无比揪心。

而从爆炸案的成因,到警察魔幻操作的一系列真相,也得以不加遮掩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01、

马拉松开始的那天天气很好,人很多,每个人都拼命争夺冠军。

而在赛道两旁,所有人都在为参赛者欢呼。



凯伦是旁观者中的一员。

和往年一样,她和女性好友克里斯特尔早早到场,占好了位于终点线附近的一个绝佳位置,视野一流。

她想给男朋友凯文,拍下他冲过终点线的照片。

中间,追踪着凯文奔跑全程的朋友说凯文半路上腿抽筋了,会比预期的要更晚到达一点。

凯伦听到这个时并没有放在心上,依旧决定在终点线等待男友。



但人生命运的转变,有时候就是来源于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决定。

当第一颗炸弹爆炸时,凯伦和克里斯特尔都不可避免地都被波及了。



浓重的可怕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地上满是散落的钢珠。

她的腿歪向一侧。

而克里斯特尔,则像个布娃娃一样,停止了呼吸。

在噩梦般的那天过去之后,凯伦曾反反复复回到那个地狱,质问自己为什么忽视那些预兆。

比如朋友的呼唤,比如凯文的抽筋。





炸弹引爆之后,凯伦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抬上了担架。

一个人跑过来,说女士这是你的手机。

但那不是凯伦的手机,是好友克里斯特尔的。

克里斯特尔的家人,在意外发生后的一天后被告知,克里斯特尔在医院,还活着,只是失去了一条腿。

他们既揪心又庆幸,但实际上她早已停留在那个人声鼎沸的下午。

人群四散奔逃,因为他们无法判断是否还会有下一轮袭击,整个跑道乱作一团。



爆炸后一个小时,警方努力疏散了人群,FBI和炸弹侦查组等陆续抵达现场。

经过确认,两处爆炸地点所使用的都是土制炸弹。

根据现场物品的破损程度可以判断,炸弹都是由背包运送到相关地点的。

但现场那么多的人,究竟要怎么确认凶手呢?

02、

当下是一个互联网时代,而互联网对于案件调查的影响是巨大的。

记得前不久男孩胡鑫宇的失踪曾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

而最后警方公布的结果却无比简单而又沉痛:男生因为压力太大而选择了自杀。

互联网在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中,同样发挥了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爆炸案发生后,一个名叫“黑色猎鹰终端”的指挥部,迅速被建立起来,大量的证据也被运到该处进行排查。



在真正找到嫌疑人之前,曾有一个小插曲。

有人报告说,一个可疑的沙特人,从爆炸后的烟雾中走出来,衣着破烂,身上满是划痕。

当警察朝他走过去的时候,他突然把手机给砸了。



很快警方便把重心放在了这个人身上,并认为此次爆炸案,可能与基地组织有关。

但经过排查发现,这个人只是个无辜的受害者。

至于他砸手机的行为,不过是在经历了伊斯兰恐怖年代之后的PTSD。





当排查进入了死胡同之后,警方做了一个极为怪异的决定——

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众收集案发现场有关的视频。

很快,警方便得到了不计其数的数字影像资料。

其实搜集现场人员的视频,还原第一现场,当然是正确的做法。

警方在现场复原的手机,超过了125部。

各种角度的视频资料显示出来,楼顶、天台、车顶……



这些庞杂的资料,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去进行梳理,的确产生了很大的帮助。



但令人不解的是,警方将资料的征集,扩大到了网上。

网络福尔摩斯们脑洞大开,根据自己的推测有头有尾地解析着案件,给警方提供错误的线索。

很长一段时间内,警力都被用来证明网络上发言的真伪,浪费了很多精力。

更有甚者,有人为了博眼球合成了很多伪造的照片和视频。

这些混淆视听的数字“证据”,给警方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这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对阿拉伯人的猜疑。

“后911”时代,大量的阿拉伯人在美国本土受到了霸凌和羞辱。

爆炸案发生以来,网络上也充斥着对于伊斯兰教徒的各种指责和辱骂:

“这绝对是那些阿拉伯人的错”,“我绝对责怪阿拉伯人”。



在美的穆斯林教徒尤瑟夫表示,9·11之后,美国民众的“伊斯兰恐惧症”又一次抵达了巅峰。

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也在推波助澜。

他们对伊斯兰教徒的危害,进行大肆宣传,这种宣传也远远超过了对于罪犯调查的程度。

终于,调查部门通过海量的视频证据,锁定了两名嫌疑人,并称之为白帽和黑帽。



而这时距离爆炸案发生,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天。

03、

为了尽快确认两位嫌疑人的真实身份,警方又做出了一个颇为大胆的决定——

向民众公布照片和视频。

而真正推动案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一位在美华裔:丹尼·孟。

那一天,孟驾驶着新买的奔驰豪车,四处驰骋。

不幸的是,也正是在那一晚,他被两位陌生男子劫车了。



两个小时后,孟凭借自己惊人的勇气和魄力,顺利逃脱并报了警。

很显然,这两位劫车人,很可能就是警方要找的爆炸案凶手。



可惜这时这两人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年轻人对新车感情太深,牢牢地记住了自己车载GPS编号。

警方也因此迅速定位嫌疑人的位置和身份,并展开了抓捕。





在数百名警察的围困中,两位嫌犯一名身亡,一名投降。

他们的身世也随之公之于众:

两位是来自俄罗斯车臣的移民,塔梅兰与焦哈尔·察尔纳耶夫兄弟。

塔梅兰是颇有潜力的拳击手。

曾很有可能代表美国出席奥运会,但却因为移民身份而被限制,美国梦破碎。

察尔纳耶夫也是同学眼里,善良的大学生。



是摔跤队长,是领奖学金的好学生,此前没有人想到他能做出这种事。

虽然在警方的围堵中,察尔纳耶夫侥幸留下了一条命,

但在2年后,他就被陪审团判处死刑。

不过5年后,也就是2020年,美国联邦第一巡回上诉法院驳回了这一死刑判决,要求退回重审。



这一事件也引起了美国社会极大震荡。

04、

网飞为什么要在十年之后,重新回顾那场爆炸案?

最大的意义,就是通过自揭伤疤,进行反思。



反思那些当时没做的,或是能做好的;

反思那些当时就存在的、直到今天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美国的伊斯兰教问题。

从9·11到爆炸案,大量的普通在美信徒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主教说,实际上圣战的意思是指任何突破自我的正向举动,而在今天,这个词已经成为了恐怖组织的代名词。



普通的穆斯林被随意指责为帮凶,接受警方的审问和调查,从而陷入了深深的信仰危机。

他们彼此怀疑,自我怀疑,「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直到今天,相关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同时,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我们究竟要不要去调查他们的犯罪动机和复原他们的人生故事?

《环球时报》的记者大卫坚信没有人生来就是罪犯。

他通过各种途径试图寻找两兄弟报复社会的原因,并因此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伤害。

有很多人发邮件来,对他进行辱骂和诅咒:「希望你和你所爱的人被恐怖分子杀害后,你能感受到对刽子手的愤怒。」

但实际上,大卫的父亲就曾坐在9.11的那架飞机上,他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





除此之外,波士顿警方的办案手段也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比如是否应该向大众公布嫌疑人的照片?

比如抓捕过程缺乏明晰的规划和领导,导致现场警方面对两位嫌疑人随意射出了大约210枪,对平民的安危,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所有这些反思,才是《全美缉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进步。



作为一部纪录片,《全美缉凶》无论从剪辑、视角还是深度上说都非常优秀,是一部难以挑剔的作品。

今天再去看,依旧会因为那个在大洋彼岸丧命的同胞吕令子产生深切的悲伤。

而片中没有涉及其亲友的相关采访,或许是因为他们害怕触景生情。

			
网编:空问站

鲜花(2)

鸡蛋(0)
21 条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扫一扫二维码[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新闻速递首页 | 近期热门新闻 | 近期热评新闻 | 72小时神评妙论 | 即刻热度新闻排行
史海钩沉】【百家论坛】【历史天空
敬请注意:新闻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多视角阅读参考,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前期相关精彩新闻
新闻速递首页·向留园新闻区投稿·本地新闻·返回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