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57被印度羞辱,关键系统要换印度货,否则就不买(图)

近日,俄罗斯新一代外贸旗舰机型苏57E在印度人面前又吃了憋,这款被莫斯科包装为"可与F-35和歼-20比肩"的先进平台,却在印度面前遭遇了罕见的技术羞辱。

根据《亚洲防务安全》网的报道,新德里明确指出该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已落后,甚至落后于印度产品,所以提出要用印度本国开发的雷达来替换俄制雷达,否则便拒绝签署采购协议。



图:翻译后的原报道


可以说,印度对苏-57E搭载的N036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嫌弃近乎直白。在印度国防部门看来,这款基于砷化镓(GaAs)技术的雷达存在先天不足,其探测距离、功率效率和电子战能力均无法满足未来空战的需求,因此要求更换印度自研的氮化镓雷达系统。

其实从技术角度来看,苏57E搭载的这款N036雷达系统,在设计上还是有一些新意的。其并非是传统的单一天线雷达,而是由主雷达、侧雷达和襟翼雷达共同的组成的综合探测系统。



【N-036雷达系统】


这款探测系统的主雷达安装于机头,是一部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它配备有1552个 收发模块,负责主要的空中目标探测与跟踪;

而侧雷达则是代号N036B,其天线位置在苏57E机头两侧,每侧包含358个收发模块。这种布置方式可拓展战机的探测视野,减少盲区。

最后就是襟翼雷达,它的天线位于苏57E的机翼襟副翼中,工作于L波段,代号N036L,它主要是负责敌我识别与通信功能,同时凭借L波段的低频特性,也具备一定的隐身飞机探测能力。



从国际对比来看,这套雷达系统虽与中美两国的顶尖雷达存在明显差距,主要是其收发单元用的是上一代的砷化镓材料,而不是中美使用的氮化镓材料。但在全球范围内,该雷达的性能仍能跻身“第二梯队”,绝非“落后装备”。

可印度方面认为,砷化镓材料早已落后于新一代的氮化镓材料,因此N036雷达在探测距离、功率输出以及电子对抗能力上,都无法满足印度空军对“下一代战机”的需求。

而印度本国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则是号称已经具备开发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能力,并且已经有两款产品了,所以印度国防部门就想干脆用国产的雷达来替代N036。



【印度”乌塔姆“雷达系统】

印度人所说的本国的氮化镓雷达其实指的就是给“光辉”战斗机研制的“乌塔姆”有源相控阵雷达和为升级苏-30MKI战斗机而研制的“维鲁帕克沙”有源相控阵雷达。

印度坚信,这两款国产雷达凭借氮化镓材料的优势,能在性能上全面超越俄制N036 雷达。

但印度这两款雷达的成熟度和国产化率其实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印度的国防工业长期依赖俄罗斯与西方的技术支持,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而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目前全球仅有中美日以及西欧少数国家具备自主制造的能力。



【印度对苏-30MKI升级项目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所谓的“自研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究竟有多少核心部件是真正的“印度制造”?而其性能是否真的可靠?这些都缺乏足够的实证支撑。

所以,印度提出的这个购买苏57E的条件,让很多人都无法理解。

另外,从技术可行性来说,印度的这一要求其实也很难实现。因为苏-57E的航电系统是围绕N036雷达设计的,如果要强行换装不兼容的雷达,那就需要彻底重构系统接口,即便是俄罗斯提供源代码支持,也难以完全解决硬件兼容性问题。

其次是后勤保障困境,混合俄印两套技术体系将大幅增加苏57E的维护复杂度,而印度斯坦航空的糟糕品控,最终可能让该机的可出动率低到不可接受。

而且,即便克服整合难题,换装印度雷达的苏-57E其实也难以对巴基斯坦即将装备的歼-35形成优势。



【歼-35隐身战斗机】


歼-35搭载的中国研制的新型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据称拥有超过1800个收发组件,可靠性和探测距离远超印度的不成熟雷达。

而且苏57E的隐身设计是五代机中最差的,与歼35的隐身能力有很大差距。所以在空战中,歼35可以在更远距离上发现和锁定苏57E,并使用射程更远的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击落它。

所以,即便苏57E换了印度雷达,其实也无法与歼35相抗衡。



老实说,印度和俄罗斯围绕苏57E雷达的这场博弈,其实更像是印度找借口来讨价还价。印度想要压苏57E的价格,所以故意找了个不具有可行性的理由来为难俄罗斯,希望对方能在价格或者技术转让方面做出妥协。

其实印度目前已经没有选择了,美国对出口F-35的态度始终模棱两可,而其国产的AMCA五代机又迟迟无法突破。所以如果放弃苏- 57E,那就根本没办法面对巴基斯坦的歼-35了。

因此印度只能买苏57E,目前得这些提法应该只是其讨价还价的策略,最终双方还是可能会达成协议,继续使用原雷达,或者由俄罗斯与印度合作来改进N036雷达。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