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救美国人?白扔2亿!这电影就是个笑话(组图)

事实证明,主旋律不能当资本骗钱的镰刀。

过去的暑期档,《东极岛》以5.7亿的成本,却只换来了3.96亿票房,片方巨亏4亿。

导演管虎一脸愁容,妻子梁静更是在路演泪洒现场。



电影扑成这样,原因?

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题材——

毕竟中国人救英国人的故事,谁愿意看?更何况管虎还把东极岛人民出于本能的善良,愣是篡改成了被迫反抗与救人。

这就与历史意义倒行逆施,纯纯的历史虚无主义了。



而所有人都没人注意到的是,就在《东极岛》大热倒灶的同时,一部“类东极岛”的电影也悄然扑街了。

题材差不多,时代差不多,人家救英国人,他救美国人。

结果倒是一模一样——

赔了个盆干碗净。

《营救飞虎》2亿投资只回收1000万,不到2个月就网播,真惨



《营救飞虎》是上映于9月3日的电影,就在《东极岛》之后的一个月。

而该片投资号称高达2亿,中外合拍,对标的那可是《拯救大兵瑞恩》这种级别的超级战争大片。

结果,上映第一天就瞬间哑火,最终票房竟然只有2796万。



按照36%的分成比例,片方血亏1.9亿。

甚至惨到从上映到现在,电影因为参与人数过少,都没开分。

当然,差评肯定是比较多的。





而最后这样一部超级大片,不到2个月的时间,竟然就上线网播了。

要知道,本片不只是投资两亿,阵容也很豪华。



监制是大导演黄建新,导演是拍出过《除暴》的刘浩良,演员阵容也是囊括了中美日三国——

初代顶流韩庚,“谋男郎”陈永胜,“梅艳芳”王丹妮,香港打星伍允龙,好莱坞明星米切尔.霍格,还有日本影星森博之、新井仓士....等等。

无论是成本还是阵容,绝对是个好盘子。



可最后为啥却换来这个结果呢?

故事烂就烂了,人家救英国人刚翻车,你就来救美国人,这能行吗?

披着商业大片外皮的抗日神片趁着网络首播,我又仔细端详了一遍本片,发现电影不只是“救美国人”那么简单。

光剧本就千疮百孔,槽点比故事情节还要多。

开飞机就必须是飞机头?

《营救飞虎》的故事取材自真实事件。

背景在1944年的香港,此时已经是战争末期,估计是片方为了蹭《东极岛》救英国人的题材,就专门找了这么一段故事。

说,美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同盟成员,派遣飞虎队制衡在香港驻扎的日本人,结果任务过程中,一位美国飞虎队飞机坠落,被日军控制。

而该美国人搜集了重要情报,知道日本人最新的卫星站在哪。



于是,奔着这个重要的信息线索,东江纵队游击小队决定营救美国人。

另一头,韩庚饰演的主角“欢少”是我党地下人员,经营了一家保龄球场。

此时他也接下任务,要在离开香港前炸死日本军官“一条”。



故事的开场就充满着逻辑bug。

说,日本人马上撤离香港了,而“一条”很喜欢打保龄球,于是欢少一口咬定,一条走之前一定会去店里打保龄球,提前就制作好了炸弹。

不是?谁告诉你他一定去打保龄球?人家都快走了还非要打个球?

说预约了也好啊。



另一头的理由更是牵强。

美国人被抓了,而日本人要带着美国人到保龄球场“开新闻发布会”。

不是,哥哥!日本人又为什么非要去保龄球场开新闻发布会?

别问,问就是日本人太爱打保龄球了。



于是,一个临走前要打保龄球,一个抓到日本人后就要带着美国人去保龄球场开发布会。

两方主角的目标都聚集在了一起。

在一顿乒了乓啷乱打之后,欢少率领东江纵队带着美国人就开始了逃亡。



而两个日本反派就发了疯一样率领大部队在身后追,几次相遇都伤亡惨重,最后甚至引火上身,领了盒饭。

但是日本人压根都不知道美国人有情报。

就只说了一句“捉迷藏开始了”,正反两派的矛盾就讲完了。



那日本人你为啥要这么抓他们呢?

完全是出于私人恩怨?

别问,问就是日本人脾气太大,豁了命也要拿回来自己失去的东西。



而后电影的剧情就一直是主角跑,反派追,追到了打,打完再跑,再追。

当然,到这个套路模式了,就少不了抗日剧标准的煽情,于是就发生了种种让我理解不能的桥段——

比如,伍允龙的下线。



他们在矿场被追,小队所有人都已经跑到山下了,伍允龙非要自己独挡日本大军,并在所有人都下山后,自己炸毁了传送带。

这一段给整的挺悲壮。

伍允龙在上面一把小手枪就vs日军一个连队,山下的人悲痛到眼冒血丝,不愿离去。

而伍允龙望着山下,义无反顾跳崖引爆炸弹....





的确,这很英雄,很煽情,很主旋律。

但问题是,您就不能下山后再把传送带炸毁吗?干嘛非要肉身抗炸弹呢?

炸之前还四目对望了好一会儿,时间上完全够的嘛!

别问,问就是伍允龙片酬到期了,编剧不想续费了。





伍允龙下线后,女主角的下线更是离谱。

主角小队来到日军的地道,一群人跟开了无双一样疯狂乱杀。

三五个日本人举着枪对着主角也不开枪,直愣愣等着被主角的小手枪射死。

就真把日本人当日本人整。





按照一般定律,枪战戏打到一半肯定要转动作戏。

而电影中,几位主角开始耍拳脚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没有子弹”了,几乎所有人都举着手枪念了一遍台词,好加深观众的印象。

但问题是,你没子弹了,你打趴下的日本人不是有枪吗?拿起来不能用吗?

别问,问就是抵制日货。





这场戏最后女主角也要下线了。

而情节和伍允龙几乎一模一样,小队刚进入隧道,身后的女主就一枪打掉了门口的铁板,一个人堵住了所有日军。

可她明明可以进去之后再让铁板落下的....

好吧,我也不问了。



女主角的战斗力更是强到离谱。

知道抗日战士很厉害,但没想到这么厉害,完全是突破人体极限,她去奥运会最少能拿两吨奖牌。

此前的战斗中,女主角身后就被捅了一刀,开始堵日本人之后,左腿又被捅了一刀。

但在这种情况下,她依然干净利落干翻了四五个鬼子,完全不落下风。



最后日本反派大队来了,一群人拿着枪就是对女主一顿突突。

女主都被打成筛子了,您猜怎么着?

突然!她拔地而起,拿着喷火枪对着日本人一顿横扫,而日本人甚至一个开枪的都没有,任由她现场BBQ.....

大哥,知道主旋律需要情绪,但咱也要遵循生物学吧?

难道女主天赋异禀,身上原本就有很多窟窿,所以不怕打?





到结局,可能编剧也不知道咋编了,主角反派都开始各种抽象行为。

明明拯救美国人就是为了情报,结果把关键情报给小女孩后,他们还要义无反顾送美国人出城。

不是,你们到底是干啥来的,忘了吗?



另一头,日本大佐更有意思。

因为美国人跑了,成功走进了中立区,于是他竟然万念俱灰,举枪自尽了。

我又回头看了一遍,从一开始他也只是把这个当成游戏而已,怎么到最后把自己心态玩崩了,自杀了?

日本人是有军国主义的切腹文化,但也不至于玩个游戏就自杀吧?

玩呢?





最后的场景更是离谱——

为了调虎离山,韩庚换了美国飞虎队的衣服,在草丛里狂奔吸引注意力。

而身后的日本飞机疯狂射击,韩庚一路跑...

再加上各种升格、特写、闪回、大逆光,搞得好像主角光环闪瞎眼,各种价值库库给你上,不感动不是中国人。



但您别走直线好吗?

转个弯好吗?

这一人多高的草丛,您趴着不好吗?

干嘛非要跟飞机比提速啊,你是要挑战刘翔吗?

唉,一言难尽!





最后当然,要说《营救飞虎》一无是处也不至于。

至少电影的动作场面完成度还不错,地道的几个拼接长镜头很有野心。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摄影很考究,很多镜头都给足了“电影感”,看得出是砸了真金白银的。







但也有些镜头,一看就是资金断裂...

抠图低劣到人物在背景板上飘。





事实证明,无论多好的阵容,多高的投资,没有一个好编剧也是徒劳。

而蹭《东极岛》翻车也证明了一件事——

还没开奖前,千万别跟注,要不然人家翻小车,你只会把底盘都输没了。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