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这么说呢?首先,根据上海海事局发布的“沪航警725/25”的内容,长江口从本月20日至29日,每天9点到下午5点,在长兴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前沿,有“水下活动”,无关船舶禁止驶入。这个航行警告持续9天,位置就在076的码头,大概率是为了076舰进行试验。
其次,在码头舾装的076舰已经将船头调转朝向外海水面,很可能是为了腾出空间。此外有人甚至表示目睹过弹射试验,现场弹射了一个小车。这也是需要“水下作业”的原因。
此前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已经进行了多次测试,076的弹射系统和福建舰大概率采用相同技术,因此具备可以弹射的客观条件,在上个月,076舰上电磁弹射的施工工棚也拆了,说明电磁弹射系统已经完成安装,进行一次弹射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种种迹象都显示,076舰很可能已经进行过弹射测试了,那么该舰舾装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我们有理由相信,该舰年内就能进行海试,若一切顺利,明年甚至有可能服役。届时,中国将拥有2艘具备电磁弹射能力的大型水面舰艇,两栖作战能力将再次获得巨大提升。




四川舰下水10个月后开启电磁弹射测试,年底出海海试?
去年12月在万众瞩目中下水的076四川舰,继上个月拆掉电磁弹射器保护棚之后,于近日启动了配重滑车的弹射测试。对一艘具备弹射能力的大型军舰而言,这是舾装基本结束,调教弹射器的标志性动作。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四川舰将在年底开始海试,领先美国海军“肯尼迪”号航母,成为全球第二艘搭载电磁弹射器出海的军舰。

▲076下水就没过去多长时间
四川舰作为076系列首舰,又搭载了技术要求苛刻的电磁弹射器,原本大家以为会在舾装上消耗不少时间,到2026年才能考虑海试的问题。毕竟之前的075首舰海南舰,吨位、技术复杂程度都逊色很多,也花费了一年多时间舾装。如今四川舰速度这么快,只能说明海军经过四艘075的锻炼后,对于四万吨两栖攻击舰舾装,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同时,经过福建舰的磨砺后,国产电磁弹射器的成熟程度也超过外界想象。

▲多艘075服役过程确实积累了经验
舾装就是将坞内建造阶段未安装或未完全安装的设备,一一安装到位,并完成调试。基于两栖攻击舰衍生的076,舰载设备水平远不能和大型航母相比,最大且唯一的难点就是电磁弹射器。大型工业设备的调试,是最能检验工业水平的,因为其中关键的部分是设计和配合精度,在调试之前已经固定了,现场只能解决一些小问题。美国海军“福特”号之所以晚了近10年才出海部署,就是因为舾装期间出现了大量设计和制造缺陷,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返厂来解决。

▲这就叫功夫在内而不在外
当电磁弹射器调试完毕,就该配重滑车出场了。因为这时弹射器只是理论上可用,实际上能达到什么水平,输出功率能否和设计值相符,都还是未知数。如果使用攻击-11这类实机,一方面是需要出海测试,过程非常麻烦,更重要的是万一输出值不够,很容易出现事故,所以需要用标准重量的配重块(底部设置有滑轮)进行弹射测试。正常来讲,是从设计的最小值开始,逐步增加到最大值,经反复测试合格才算达标,具备弹射实机的基础。

▲对待弹射再谨慎也不为过
值得一提的是,配重滑车并不是一次性的。作为从轻到重的一整套设备,其制造难度和成本虽然不高,但也不可能天天往水里扔。通过封闭的浮箱设计,沉重的配重滑车能保证不沉底,亮眼的橙色涂装也便于被发现和打捞(前后方都设有牵引锚点,便于被吊起)。这几年随着技术进步,各国也开始在滑车上搭载少量传感器,以获得更多测试数据。而舰载弹射器每次大修后,都需要经过完整的弹射测试,才能弹射舰载机,这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

▲配重滑车不是一个而是一套
在大型军事装备里,“经验”是高频出现的词汇,而076这次非常直观的展示了经验的价值。如果没有075的经验,其舰体舾装不可能这么快,而福建舰从2022年6月下水至今的舾装、海试经验,则是四川舰下水仅10个月就进行弹射测试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只搭载了一条电磁弹射器的四川舰,未来花费福建舰一半的时间(福建舰当初用掉了5个月)完成测试,不是很过分地推测,年底出海海试自然就成为可能。

▲在076身上有种强强联手的味道
歼-35和076电磁弹射器的结合,总是令人念念不忘,尽管这两者根本不可能在一起。后者笨拙的体型、拥挤的飞行甲板和有限的保障水平,对歼-35而言根本没有进驻价值。与其期待这一点,不如期待歼-35取代歼-15,出现在两艘滑跃航母上。其实官方早就把话说的很明白了,攻击-11这类先进舰载无人机,才是076的核心武器。此外,从四川舰如此流畅的舾装过程来看,其应该继承了075大量成熟设计,以保证尽快服役,本质上是过渡装备。未来海军真正大量装备的“无人机航母”,和现在的四川舰区别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