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俄卫星网10月22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二,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释放善意”,表示他不会因为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对中国加征关税,他给出的理由是“希望对中国保持友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不久,特朗普还威胁要对中国加征157%的关税,以报复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等反制措施。而最近几天,以特朗普为首的美方高层态度不断软化,先是特朗普放风称希望和中国达成“公平协议”,并强调“不愿意摧毁中国”,紧接着又在购买俄油的问题上对中国“示好”,这一态度上的剧烈变化引发外界热议。

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之所以对中国态度软化,主要还是中美硬实力对比的反应,或者说,恰恰符合美方习惯的“从实力出发打交道”的原则。
据介绍,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据路透社最新消息,截至今年1至9月,中国进口了18%的俄罗斯原油,平均每天都要进口210万桶,而印度每天则购买190万桶俄油。特朗普日前再次警告,如果印度不减少进口俄油的话,那么美国将继续维持对印度的高额关税。
然而,中国和印度同样购买了大量俄罗斯石油,美方至今却只对印度维持了惩罚性关税,对中国却始终不愿或不敢发动制裁,虽然美方给出了各种理由,为中方购买俄油进行辩解,但是印度等国却极为不满,认为美方“敌友不分”,只敢欺负印度却不敢冒犯中国。

分析人士指出,美方之所以不愿意在进口俄油的问题上制裁中国,主要是担心招致中方的进一步反制,中方只对稀土出口进行了管制,就已经让美西方国家叫苦不迭,假如再以进口俄油为理由制裁中国,无疑将导致中美彻底“撕破脸”,不排除中方进一步收紧稀土出口,不但禁止适用于军事领域,连民用出口都加强管制,这对美方来说是无法承受的代价。
实际上,近期中方多次公开表态,强调中方从不拒绝谈判,但是也不惧怕打贸易战,只要美方同意和中国“平等对话”,那么一切都可以谈,但是如果美国继续我行我素,对中国搞威胁恐吓,那么中方也做好了一切准备。

在经过了多年的贸易争端后,中国经济的双循环已经进入正轨,不断开拓美国之外的世界市场,就算美方挑起贸易战,中国制造业也有广阔天地可以作为,可以说“天塌不下来”。
对于特朗普的“前倨后恭”,早就在中方的预料之中,中方并没有被美方的“示好”所迷惑,而是要求美方“展示更多诚意”,不要停留在口头的“示好”上,这对于解决中美贸易争端没有任何意义。特朗普作为一个“善意做交易的商人”,显然应该认清这一事实,尽快放弃对中国的错误打压政策,否则正如中方多次强调的那样,关税战、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也不会有任何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