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觉得日本换首相的时间很短,选个女首相出来更是翻不起大浪。
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早在半个月之前,高市早苗当选日本第一大党自民党党主席的时候,就有不少媒体分析了她的性格和作风,简单点说,就是“女版特朗普”。
而她的当选,将会对在日华商、在日工作的华人、以及想去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造成很大的影响……

高市早苗的当选,是日本政治风向很大的一个转变。
她算是日本右翼政客代表人物,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主张修改战后和平宪法,承认日本自卫队的军队地位。
她还主张“日本优先”,明确表示将继承并发展“安倍经济学”,核心是通过大胆的货币宽松政策,以及对国防和尖端技术领域的全面投资来重建“强大的日本”。
怎么让“日本优先”起来呢?她的矛头首先对准了想来日本做生意、工作的外国人。
就在高市早苗当选前不到两周,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正式公布“经营管理”签证新规:
将申请资本金从500万日元提高到3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40万),该新规自10月16日起已正式生效。
这一金额不再仅仅是注册公司的形式要求,而是需要通过“登记事项证明书”来确认企业确实具备相应规模的经营实力。

除了资本金要求大幅提高外,对经营者资历的明确要求也首次写入规定:申请人须具备三年以上企业经营或管理经验,或拥有与经营相关的硕士以上学位。
新规还要求申请人必须雇用至少一名全职常勤职员。该职员必须为日本国籍或持有特定长期在留资格的人士,如特别永住者、永住者、日本人配偶者、永住者配偶者或定住者。
新增的日语能力则要求规定申请人或其雇用的全职员工中至少有一人具备“相当程度的日语能力”,具体标准相当于日本语能力检定N2级别以上。
申请流程也更为复杂:新政要求申请人提交的商业计划书必须经过中小企业诊断士、公认会计士或税理士等具备经营知识的第三方专业人士确认。
同时,新规明确禁止使用个人住宅作为公司经营场所。
截至2024年底,持有经营管理签证的外国人中,超过一半是中国人。
十年间,持有该签证的人数从2015年年底的约18100人,增加到2024年底的41600人,增长了一倍多。
所以说,此次的高市新政影响了至少2万个华人家庭。


不单单是生意人,想去日本游玩的中国游客也即将面临成本的上升。
据10月17日《日经新闻》的报道,日本正在审视各项因素,决定上调签证费用。
2024年,日本向中国公民签发了524万份签证,约占所有签证的70%。可以说,中国游客是日本旅游界的第一大客群。
当前,日本单次入境签证申请费用约为3000日元(约145元人民币),多次入境签证申请费用为6000日元(约290元人民币)。
相比之下,美国的短期签证申请费用为185美元(约1300元人民币),英国为176美元,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申根的短期签证申请费用为90欧元。
日本官员表示,相比于他们,日本的签证费太低了,而且自1978年以来一直没变过,明显跑输物价。所以日本政府正在考虑仿效欧美,提升签证门槛,缓解过度旅游带来的影响。

而高市早苗的上台,还可能进一步强化对外国人的管理措施。
毕竟她一直被认为是日本政坛“反移民”的强硬代表,在移民议题上主张“有序共存”并强调依法处理逾期滞留等问题,防止签证滥用。
所以说,在她的政策框架下,入管与相关部门的现场稽查与证件审查很可能加强。
对高科技行业从事研发、留学后就职或欲在日创业的华人专业人士而言,将来的签证、工作内容乃至公司股权与合同安排可能会被更严格审查。
而高市早苗代表“明治式的国家信仰”,也可能会引发新的民族情绪波动。
前不久,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就发表演说,特别提到了二战前日本军国主义是怎么在民族情绪下上台且把持政权的,这就是在点高市的政策,害怕日本开始变得排外。
而对在日中国人而言,这种变化很可能会激发更多的中日民间矛盾。
在经商层面,也会以更隐性的社会冷淡与制度壁垒呈现:
银行开户更难、公司设立审查更细、签证延期更慢。


一边打击华商,一边提高旅游门槛,这两个新政推出的背后,是日本社会对移民矛盾心态的变化。
一方面,日本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希望有外来青壮年来从事脏乱苦的工作。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动能的不足,日本的排外情绪开始在社会蔓延。
2025年,定居日本的外国人达到了历史最高的377万,3年多增加了100万,达到日本总人口数的3%,日本的外国游客数量几乎每个月都在打破历史最高峰值,“过度旅游”“旅游公害”等成为日本网络热词。
有日本媒体人士指出,现在这种政策转向,就是高市为了迎合选民心理而匆忙推出的。

有人说,这不是封闭主义吗,难道不会影响日本的经济活力吗?
有意思的是,高市的当选恰恰获得了日本产业界的欢迎。
早在10月6日自民党的选举结果公布后,日本股市就开始飙升,直接冲破47000点。
之所以高亢,就是因为高市主张“有为政府”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用国家财政的力量去刺激经济,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扩大赤字,增加国家对关键经济部门的投资。
这一点和日本过去依赖外资、无为而治路径大相径庭,反而和中国大力扶持新能源、芯片、人工智能的模式很像。
在人才引入上,拒绝“低端务工”,但对生物化学、芯片半导体、AI等高精尖领域人才加大补贴和引入的力度。

面对新政的变化,在日华人需要及时调整策略来应对。
合规经营是首要任务,尽早补齐相关手续,否则很容易被“远洋捕捞”,面临巨额罚款。
对于计划通过经营管理签证赴日的中国人,可能也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计划,特别是一些资本实力不足、日语能力不够或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的申请人。
随着高市政权展开,在日华商面临的已非单纯经营问题,而是如何在新的营商环境下主动规避风险,寻找结构性机会的进退问题。
政治既是经济的体现,也是经济的延续,这一点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