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妻子被骗光积蓄,签证全废:孩子靠捐赠面包充饥(图)

在加拿大的移民圈里,梦想与陷阱往往只隔着一纸合同。

今年八月,彪婷婷(TingTing Biao)在萨斯卡通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CBC)采访时,一度哽咽。她轻声说出一句话,让人心碎:“我女儿一天只吃一顿饭。”

那一刻,她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一切:钱没了,签证没了,连最基本的尊严都被一点点剥夺。



今年年初,彪婷婷和丈夫带着6岁的女儿乔乔,从国内飞往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希望能找到一条合法留下的途径。

通过朋友介绍,他们结识了一名华人“移民顾问”——苏君(Jun Su),并与她的公司 June HR Solutions 签下合约。

“她是华人,我以为可以信任。”彪婷婷回忆说。

苏君承诺,会帮他们规划一条“快速拿身份”的捷径,从工作签证到永久居民,整套服务报价 11万加元(约人民币60万元)。



彪婷婷夫妇先后支付了 4万加元 的首期和二期费用,却没想到,这场“加拿大梦”其实是一场骗局。

CBC 查看了合同,文件中详细列出了从劳动力市场影响评估(LMIA)到永久居民申请的多个阶段。然而,多名业内律师指出——正常办理费用不过5000至1万加元。

按照合同,彪婷婷先支付2万加元签约,又在拿到LMIA后支付第二笔2万加元。她本以为离工签只差一步,但加拿大移民局却以“缺乏回国意愿”为由拒签。

“顾问”苏君告诉她,“可以换条路走”,建议再投 8万加元 到黄刀镇的商业移民项目。

可事实上,这个项目的最低投资额是20万加元,还要求流利英语、丰富的商业经验和高净资产——彪婷婷一家根本不符合条件。

那一刻,她彻底崩溃。“钱没了,身份没了,未来也没了。”



最终,她只能带着女儿回国,靠捐赠食物度日。

根据加拿大移民与公民顾问监管学院(CICC)的规定,只有持牌顾问才有资格提供有偿移民服务。

但苏君并非持牌顾问。

面对CBC的采访邀请,苏君拒绝上镜,仅通过邮件回应称——自己只是协助丈夫刘正涛(Zheng Tao Liu)工作,而刘是“持牌顾问”。

她声称:“我相信自己有权提供咨询服务,加拿大是自由市场,我可以自行定价。”

然而,萨斯喀彻温省律师协会查证:刘正涛并没有在该省取得律师执业资格。苏君解释说,她丈夫在中国确实是律师,但她“从未声称他是加拿大律师”。

CBC查看双方的聊天记录发现,整个沟通过程几乎都是苏君本人主导,她多次直接指导彪婷婷填写材料、递交申请。

资深移民律师理查德·柯兰德(Richard Kurland)在审阅彪婷婷的文件后直言:“这从一开始就是注定失败的计划。哪怕她真拿到厨房帮工的LMIA,也不符合萨省永久居民申请条件。”

他形容这个行业是“加拿大的西部荒野”,“任何人都能开价,监管形同虚设,而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移民,往往是最容易被骗的人。”

柯兰德呼吁联邦政府尽快落实2019年国会通过但仍未全面执行的监管法案,强化CICC的执法权,并建立移民受害者赔偿基金。

“政府早就知道问题存在,只是没动手。”他叹息道。

如今,彪婷婷一家已无奈返回国内。所有积蓄化为乌有,她只能重新开始。她选择公开讲述自己的经历,只希望更多华人家庭能引以为戒:“移民路上,不要轻信所谓的‘捷径’。真正能带你走远的,是合法、透明和耐心。”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