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歼-10上次这么风光,还是在南亚建功立业的时候
“取代F-16”其实是肉眼可见的事情。印尼空军曾分两批购得30多架F-16,其中超过20架还在服役。不过,这些F-16买来的时候,技术状态就不太好,后续想升级时价格又一直没谈拢(美国人要价太高了),已经撑不了多久。因此,印尼空军现在的装备更新计划,是用“阵风”取代同样快到寿的16架“侧卫”,而歼-10则替换掉F-16,形成新时代的互补机队。这意味着继巴基斯坦空军之后,歼-10再一次抢走F-16的生存空间。之前大家担忧二手F-16充斥市场,影响歼-10出口的情况,不仅没有出现,甚至还颠倒过来。

▲“Army Recognition”网站认识到F-15EX希望非常渺茫了
至于“打破F-15EX和‘阵风’销售预期”,是因为印尼空军主力机队规模,原本只有不到50架(不计算主要作为高教机使用的FA-50)。如今骤然扩充到84架,编制、人员和基础设施调整幅度非常大,肯定要消化一段时间。本来就因为价格昂贵、可能被美国技术封锁,成交可能性极低的F-15EX,就彻底失去了交易空间。而“阵风”之前在埃及、卡塔尔和印度,都出现了买家二次追加订单的情况,法国原本希望在42架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印尼市场份额,现在也同样没有机会了。

▲就目前来看,歼-10并没有影响到印尼42架“阵风”的采购
“歼-10变得抢手”,则源自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印尼之所以选择二手歼-10A,就是因为旧机队退役在即,即将出现战力空档(“阵风”交付速度也非常感人),而订购歼-10CE的国家又很多,不出奇招短时间内根本拿不到。事实上,前不久孟加拉国刚刚曝出了,准备以22亿美元采购20架全新歼-10CE的消息,乌兹别克斯坦也早就下单,预计不久后就将开始接收。甚至连巴基斯坦总统,都在不久前造访成飞,衍生了可能增购歼-10CE的传闻。在这种情况下,下手慢了的印尼,选择歼-10A不失为一个办法。

▲歼-10有种出口一夜爆火的感觉
不过,“订单价值90亿美元”却是误传。这个数据源自印尼财政部长萨德瓦接受采访时,“国防部90亿美元预算拨款获得批准”的说法。但这其实是印尼20年额外投资2000亿美元军备计划里,一整年的拨款额度,42架歼-10A只是其中一部分(根据非正式文件,应该是16亿美元)。如果都拨给了歼-10采购案,那包括土耳其无人机订单在内的多份新军购,根本就说不通。再退一步讲,就算印尼采购的是全新歼-10CE,也不可能直接从原本0.9-1.1亿美元的单价区间,直接暴涨到2亿美元以上。

▲选择歼-10A的优势在于现货、成本低
战斗机销售也是典型的“买涨不买跌”,早年“阵风”一直打不开出口市场,2012年和印度谈判时为了打破僵局,甚至开出了半卖半送的条件,就差跪下来求印度人了,结果后者挑挑拣拣还是放弃了。等到后面“阵风”打开局面,印度又主动求上门,不惜以2.8亿美元的创世纪单价采购,其他国家也是蜂拥而上,高价争抢。眼见排队等待时间太长,不少国家就了选择了,基于法国早期自用型号简单改进的二手“阵风”。

▲法国早期装备的“阵风”很多,但性能却一般
歼-10之前的出口境遇也非常冷清,但在南亚一战成名之后,已经变得炽手可热。之前不屑一顾的印尼,现在连五个月敲定42架订单,生怕抢不到的惊人操作,都能干得出来,可见歼-10受欢迎程度。换句话说,踩在“阵风”肩膀上站起来的歼-10,现在也在享受“阵风”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