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飞机51区坠毁 清理现场 多了不该出现的东西(组图)

据美国《战区》10月7日报道,日前,美国空军一架飞行器在内华达州南部沙漠地区坠毁。

事故发生在著名的51区边缘地带,据推测,距离核心试验区域不足30公里。

出事飞行器隶属于美国空军第432联队,该部队驻扎在克里奇空军基地,主要任务是远程操控攻击型与侦察型无人机。

这起事件在当时并未引起关注,美军仅以简短声明称有一架飞行器发生事故,同时强调没有人员伤亡,也未造成地面财产损失。

然而,外界随后注意到,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立即在事发空域上方设立了禁飞区,封锁半径达到五海里,最高限制高度达15000英尺,理由是“国家安全”。

这种封控力度,明显超出常规训练事故的应对级别,事情就开始变得不对劲儿起来了。

更离奇的是,在现场清理完成、部队撤出之后,军方调查人员在10月初回访事故地点时,发现现场出现了原本不属于出事飞行器的物件,包括一枚惰性训练炸弹的外壳和一块不明来源的机身蒙皮。

空军认为这些东西是事后被人放入现场,怀疑有人篡改事故现场,此案随即被交由美国空军特别调查局和联邦调查局联合调查,至今仍未有公开结论。



(美媒报道截图)

目前这起事故主要谜团,集中在五个方面。

第一,出事飞行器到底是什么?官方至今未公布具体机型,只提及为432联队所辖,考虑到该部队操作的多为远程无人飞行器,舆论猜测可能是死神攻击无人机的特殊改型,或某种尚未公开的隐形侦察平台。

第二,事故现场为何会出现本不属于该飞行器的部件?军方宣称事故清理时未见这些物品,怀疑是有人事后闯入并故意放置,制造混乱或误导调查方向。

第三,是谁能在美军撤岗之后渗透到如此高级别的封锁区域内,并完成如此高风险的伪造现场的行为?毕竟事故发生地位于美国最核心的军事试验区边缘,周边设有全天候监控和雷达扫描系统,任何未经授权接近都应被实时发现。

第四,美军在信息处理上的反应也透着蹊跷。整个事件仅以简短声明带过,却又主动对外承认发现现场被动过手脚,反而引起更大猜疑。

第五,整个过程缺乏媒体现场图像或卫星资料支持。在卫星图像和开源情报高度发达的当下,竟然无一张残骸图或飞行轨迹外泄,也让人更加怀疑美方是否采取了技术手段遮蔽了这场事故的真实面貌。



(432联队的无人机)

面对这些质疑,美方越描越黑。他们承认确有飞行器失事,但始终不提型号与任务背景,给出的解释仅是例行飞行发生意外,却又立刻设立大范围禁飞空域,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一切民航和军用飞行靠近事发区域。

这种反差极大的应对方式,本身就暴露出内部的紧张情绪。

随后,当调查人员再次进入现场发现可疑物品时,军方表示并非事故当时残骸,暗示有人事后干扰,并随即将案件上交至空军特别调查局和FBI联合侦办。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军方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让FBI介入军方封闭管理的基地事务,而此次直接启用联邦调查机构,说明事态已超出军事系统可单独处理的范畴。

而这种既公开承认异常,却又拒绝说明的矛盾状态,反而让人更加相信,这绝对不是一起普通的事故那么简单。



(SR-71)

要理解此次事件为何愈发诡异,与51区有一定的关系。

51区是美国空军在内华达州沙漠深处设立的一个绝密军事设施,被称为格鲁姆湖试验基地,具体隶属单位并未完全公开。

自冷战时期起,这里就是美国各种黑科技飞行器的试飞中心,包括U-2高空侦察机、SR-71、F-117隐形战斗机等。

近年来,外界普遍认为,美军的新一代隐身无人侦察平台、智能僚机、以及高超声速飞行器测试也都在该区域进行。

51区周边常年设有电子干扰设备、防空雷达和全天候光学追踪系统,甚至还有特殊的法律豁免权。

这里不对任何平民开放,也极少对国会议员披露预算内容,被称为军方的黑洞。

正因如此,51区也成为阴谋论者与航空爱好者心中的神秘符号。

但实际上,它是美国用于测试极端前沿航空技术的重要阵地,其中大多数项目都不会在事故后公开名称或具体形态。



(51区附近的外星人主题旅店)

也就是说,这次这个事,如果没有伪造现场这个情况,估计也就翻篇了,毕竟这种事在51区发生,再正常不过了。

比较正常的解释就是,美军正在测试一款尚未公开的无人飞行平台,该平台可能具备各种尖端科技,坠毁后为防止技术泄露,遂迅速封锁空域、回收残骸,并尽力压制信息外泄。

而后续发生的事情,超出了预料,当然,也不至于外星人爬出来去伪造现场。

比较大胆的猜测是,有外部情报势力趁美军撤岗之际接触事故现场,意图获取残片或制造干扰物证,引发美军怀疑并陷入混乱。这种行动需要极高渗透能力,但并非完全不可能。

不过更合理的解释是,有内部力量出于某种目的,伪造了现场,而普通调查人员并不知道真相,把事情给闹大了。

总而言之,不管是什么情况,能够设定如此级别的禁飞区,能够如此兴师动众地进行调查,绝对非同小可。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