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开启「野兽模式」挂20飞弹 为战力牺牲隐形(组图)



近日中国解放军第五代战机歼-20在翼下挂载多枚大型弹药与副油箱的图片遭广传。图:翻摄自 腾讯新闻@国平视野

近日中国解放军第五代战机歼-20 在翼下挂载多枚大型弹药与副油箱的图片遭广传,引发军事圈与网民热议。支持者称此举展示了歼-20 强大的挂载与远程投送能力;批评者则警告,大量外挂将明显削弱隐形特性并提升被侦测风险。



中国 歼-20 战机。 图:翻摄自 腾讯新闻@国平视野

据「国平视野」指出,所谓「野兽(beast)模式」一词源自西方军评,指战机在非隐身优先的情况下,挂载超出常规数量的导弹、精准炸弹或副油箱,以换取更大作战半径或火力密度。而网路流传影像中,部分军迷与自媒体进一步断定机腹、侧弹舱与翼下挂架合计可携带多达 16 枚甚至 20 余枚「霹雳」系列远/超远程空空导弹(如霹雳-15、霹雳-17),并配合多具大容量副油箱,推估歼-20的转场航程与远端截击能力能因此得到提升。

不过分析文章中也提醒,网路影像与民间推测需谨慎看待。首先,影像来源与标注常缺乏官方确认;其次,即便实机能以「野兽模式」挂载大量武器,这通常适用于特定任务或环境——例如对手未部署第五代战机、或需在制空威胁低的区域实施长航程任务——并非常态化的隐身突防方式。



中国 歼-20 战机。 图:翻摄自 腾讯新闻@国平视野

关于挂载效应,「国平视野」指出两个关键取舍:一是隐形性下降,外挂武器与副油箱会显著增加雷达反射截面(RCS),降低被动突防能力;二是机动与航耗受损,会影响高速机动与近距空战优势。因此,「野兽模式」通常作为战术选项而非战略常态。

从战术层面看,焊接远程/超远程空对空导弹(如外界所称的霹雳-17)于歼-20 上,可使其在局部放弃隐身的前提下,主攻敌方大尺寸空中目标(预警机、加油机)与远程制空任务,再藉由长射程武器瓦解对方关键空中协同节点,可达到战场效果最大化。然而,若对方具备成熟的远程侦测与先期打击能力,歼-20在外挂状态下的生存性会明显下降。




中国 歼-20 战机。 图:翻摄自 腾讯新闻@国平视野

文章中提到,外界普遍认为,歼-20能否安全执行「野兽」任务,还得取决于整体体系作战能力,包括电子战、空中加油、预警管制与友机掩护等。换言之,单机的挂载数据固然吸睛,但真正决定效果的是系统化联合作战与态势掌握的整体能力。

对国际影响而言,若歼-20在必要时采用高密度外挂以执行远程制空与战略抑制,将对区域空防布署与友军大型空中平台的使用方式形成压力;各方可能因此调整预警、加油与掩护编配,以降低高价值目标暴露风险。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