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后,赵丽颖工作室转发微博称:孩子的成长需要隐私和不被打扰的空间,恳请大家不要把镜头对准小朋友,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

今日,#赵丽颖与儿子手拉手过马路#冲上热搜。

公开资料显示,赵丽颖,1987年生,影视演员。她曾与冯绍峰有过一段婚姻,二人于2018年结婚,2019年3月8日,赵丽颖生下儿子想想。2021年4月23日,两人宣布离婚,并承诺共同抚养儿子。近日,赵丽颖和儿子想想在街头被跟拍。

赵丽颖恳请媒体不要把镜头对准未成年人
“妈妈也是我的人生角色之一,陪伴孩子成长是每个妈妈都必然要做的事情。”9月19日,演员赵丽颖以一句温柔而坚定的发声,登上了热搜。这不是一段育儿心得分享,而是一封以母亲身份向媒体发出的正式恳请:请停止对准未成年人的镜头。
事件起源于当天有娱乐博主发布的偷拍内容。视频中,赵丽颖身穿休闲装,牵着儿子“想想”现身街头。她弯腰倾听孩子说话、点头回应、牵手过马路——这些普通母亲的日常瞬间,却成了被追逐的“热点素材”。据披露,此类跟踪拍摄已持续数月,从商场、学校到公园,几乎无孔不入。



对此,赵丽颖本人在社交平台郑重发声:“以孩子母亲的身份,恳请媒体记者不要把镜头对准未成年人,他们的私人生活应该得到保护。”几乎同一时间,其工作室也同步发布声明,强调“孩子的成长需要隐私和不被打扰的空间”,呼吁公众给予自由成长的环境。
这波操作迅速点燃了网友的集体声援。不少人直指“明星子女不是娱乐消费品”,强调“镜头远离儿童是文明社会的底线”。更有网友犀利指出,长期尾随跟拍可能已超出娱乐八卦的范畴,不仅涉嫌骚扰,甚至存在敲诈勒索的可能——毕竟,谁能拒绝用天价“买断”孩子隐私的画面呢?


这并不是内娱第一次因儿童跟拍问题引发争议。但像赵丽颖这样直接、明确地以母亲身份发声的仍属少数。她的恳请之所以引发强烈共鸣,正因为撕开了一个长期被默认的荒谬现实:在流量至上的时代,连孩子的笑脸和眼泪都能成为明码标价的“素材”。
值得注意的是,赵丽颖并没有拒绝所有曝光,而是清晰划出了“未成年人隐私”这条红线。她承认“妈妈”是人生重要角色,却坚决反对将这份角色演绎成公共剧情。这种界限感,恰恰是很多媒体缺乏的自觉。

从法律层面看,《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持续跟踪拍摄可能已触及法律底线。但在执行层面,维权成本高、取证难度大,让许多明星家庭只能选择沉默或妥协。
赵丽颖的这次发声,因此更像是一场为无数明星家庭代言的“反抗”。她不是在拒绝关注,而是在拒绝伤害;不是在制造对立,而是在呼唤共识:孩子的世界,不该被镜头绑架。
当流量逻辑撞上未成年保护,谁该让步?答案本该不言而喻。下一次,当狗仔镜头再次对准某个手牵孩子的背影时,或许我们更该问一问:这张照片,真的值得用一个孩子的安全感来交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