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51记者拍摄
在2025年,安省一个四口之家的平均食品支出预计高达16,833.67加元,比去年多801.56加元。但来自安省Sarnia的Dee Debarros一家却另有妙招。
从尿布优惠券开始36岁的Dee Debarros在2016年怀孕时第一次用优惠券买尿布,从此发现了优惠券、免费样品和促销的世界。2020年疫情爆发后,她的丈夫Tom(受过厨师训练)失业,为了支付账单,夫妻俩开始深入研究如何降低食品开销。
通过 flyers、优惠券、积分和返现App,他们把每周食品自掏腰包的开销压到30加元左右。2024年,他们一家四口全年杂货总支出仅2,387.45加元,今年目标则是2,300加元。

图源:tiktok
他们的省钱方法善用flyer、优惠券和返现App每周四午夜新flyer发布后,周五就是她的“采购日”。购物前,她和丈夫先列清单,标注最划算的flyer促销,并叠加优惠券和积分活动。
她强调优惠券的细则:“除非写明每笔交易限用一张,否则每件商品都能用一张。”比如买三罐汤,就能用三张券。

图源:tiktok
积分累积最大化2024年,她和丈夫共赚到200万PC Optimum积分,折算2,000加元,全部用在食品开销。她特别喜欢Shoppers Drug Mart的“亲友日”活动,常规商品(包括牛奶、鸡蛋)打八折还能赚积分。
金融专栏作家Barry Choi提醒,积分其实已包含在价格里,不收集就等于白亏。最佳兑换时机是PC Optimum的“积分加倍”活动,10万分能抵140加元,相当于40%增值。
超市之外的选择她会去Giant Tiger、Rexall等非传统食品商店,甚至用Rexall积分买鸡蛋。还用Checkout 51、FoodHero和Flashfood等App买打折的肉类和蔬果。有时5加元能买一整袋果蔬,她就据此设计当周食谱。
价格匹配她鼓励消费者勇敢要求比价,哪怕一开始只比对一件商品,也能逐渐习惯。
需求大于欲望她教育孩子们“想要草莓”和“需要水果”不是一回事。哪种水果打折,就买哪种。生日、圣诞等节日每周预算额外加30加元,仍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去年圣诞,她在60加元预算内为大家准备了鸡肉、土豆泥、玉米、沙拉、面包和甜点。
省钱效应他们曾一个月花280加元买菜,如今不仅省下大笔钱,还用余款投资TFSAs、RRSPs和RESPs。
他们甚至实现了14天的旅行,其中包括5天迪士尼邮轮。
他们去年还捐赠了价值440加元的食品给学校早餐项目和节日食物募捐。

图源:tiktok
心态与平衡Dee提醒,“优惠券狂热”会让人失去理性,如果为了拿优惠反而超预算,就不值得。2024年,他们仅比预算多花87.45加元,今年目标是更有策略,定期清理冰箱存货。
她说:“普通家庭哪怕只花一个小时找优惠券,也能一周省下50到100加元。这不是浪费时间,因为这就是你不用去辛苦挣的白得的10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