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晚邮报》报道,法国的政府危机在意大利看来或许短期内像是一种“报复”的机会。几天前,贝鲁刚刚指责意大利存在所谓的“财政倾销”,激起意大利政府的不满。
意大利经济部长焦尔杰蒂坚称,意大利的公共财政状况稳健,不需要额外的修正措施。意大利政府甚至主动将本国的财政稳定与法国的局势进行对比,而在法国,公共债务高企与社会不满最终导致贝鲁政府垮台。
不过,所谓的“法国综合症”也在间接困扰着意大利。

最先明确表态的是意大利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塔亚尼,他同时也是中右翼政党意大利力量党的领导人。
塔亚尼直言:“法国的政治不稳定对谁都没有好处,法国是欧盟的创始国之一,也是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自英国脱欧后,法国成为欧盟内唯一拥核成员国。这意味着法国政局动荡不仅关乎本国,还可能对整个欧盟战略平衡产生影响。
报道称,因此,当塔亚尼呼吁“希望这种不稳定不会让极右翼或极左翼政党得利”时,他显然考虑到的是潜在的国际风险格局。这一立场也折射出他所属的欧洲议会最大党团——欧洲人民党的态度。
作为欧洲政坛影响力最大的中右翼党团,欧洲人民党深知,一旦主权主义右翼在法国赢得胜利,欧盟在对外政策上的核心议程势必遭遇强烈冲击。毕竟,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正是属于该党团。
事实上,如果“马克龙主义”的法国体制崩溃并提前举行选举,而像玛丽娜·勒庞领导的那类敌视欧盟、敌视乌克兰的极右翼政党获胜,那么欧洲格局将受到强烈冲击,因此眼下局势必须谨慎对待。

在意大利政府内部,另一位副总理、联盟党领袖萨尔维尼则旗帜鲜明地支持勒庞,因为两人同属一个政治“大家庭”。萨尔维尼长期以来批评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主角主义”,反对制裁俄罗斯,最近更批评派兵保障乌克兰安全的设想。
在他看来,“马克龙主义”的危机正为极右翼赢得法国这样一个关键国家创造了机会。事实上,萨尔维尼正在呼吁尽快大选。若极右翼最终胜出,对萨尔维尼来说无疑是一个能在意大利国内加以利用的政治优势。
然而,对于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来说,法国政局的演变可能带来某种“悖论”。
如果一个亲俄的右翼联盟在法国获胜,将对国际政策选择产生严重影响。尽管梅洛尼出身极右翼政党,但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与欧盟和北约保持一致立场,并在议会层面压制了联盟党内部那种将矛头更多指向欧洲、而非俄罗斯的“和平主义”论调。
报道最后称,如果法国的政治危机进一步恶化,梅洛尼将更难遏制“勒庞-萨尔维尼轴心”的扩张,同时也更难维持过去几年的亲大西洋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