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上,黄埔路上车水马龙,人群络绎不绝,喜悦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笑脸上。会场门口,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绿色松柏枝叶扎成的牌楼,上缀“胜利和平”四个金色大字。中央军校大门的下方悬挂着一块红布横幅,上面贴着“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会场”十四个闪闪发光的金字。

抗战胜利南京受降仪式现场
大礼堂的正门上,悬挂着中、美、英、苏的国旗。面对正门的墙壁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遗像和国旗。礼堂正中为签降的所在,在中山先生像的一方置一条长条桌,上铺白布,为受降席,备有五把靠椅;其对面也置一长条桌,上铺白布,另置座椅七把,为投降席。受降席中间主座桌上置一漆盘,内有墨、砚、毛笔、印盒等物,还有一个麦克风。大厅上方悬挂着四盏巨型吊灯,光照全场,更显辉煌。
会场中,应邀参观的外宾、中方高级人员、中外记者人头攒动。参会者共计405人,其中中国军官219人,文职官员51人,中国记者52人;同盟国家代表47人,外国记者36人。在会场左侧就座的是汤恩伯、王懋功、李明扬、郑洞国、冷欣、廖耀湘、马超俊、陈行、钮先铭等人,会场右侧就座者为美国陆军麦克鲁将军、柏德诺将军和海军迈斯少将,英国海思中将,法国保义上校,以及加拿大、苏联、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军官10余人。楼上还有中外军官100余人。
上午8:51,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率受降官4人步入会场,他们分别是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陆军总司令参谋长萧毅肃、海军司令员陈绍宽、空军指挥部参谋长张廷孟。紧接着,国民党陆军军训部次长王俊中将引导7名日本投降代表入场,他们分别是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陆军大将冈村宁次,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陆军中将小林浅三郎,中国派遣军副总参谋长、陆军少将今井武夫,中国派遣军参谋、陆军中佐小笠原清,中国派遣军舰队司令长官、海军中将福田良三;台湾军参谋长、陆军中将谏山春树,第38军参谋长、陆军大佐三泽昌雄。

日军冈村宁次等7名投降代表落座
冈村宁次率队,会场气氛异常紧张,所有目光犹如千万利剑刺向冈村宁次,这位曾经出现在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1933年塘沽停战协定中的侵华“老手”,过去都是以胜利者的面目出现,这次却是以投降者的身份,带着120万侵华日军签字投降。
9时整,侵华日军中国战区投降签字仪式正式举行。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脱帽入座,准备投降。以中、日文书写的两份受降书,由中国陆军总司令参谋长萧毅肃交予冈村宁次。冈村肃立,双手捧接,低头展阅,署名,盖印章。由于紧张,印章盖歪了。随后由小林浅三郎躬身双手呈上降书,何应钦起身接过,检视后在降书上签名盖章。旋以其中一份令萧毅肃交回冈村收领。而此时,会场上一片镁光灯闪耀,中外记者莫不争先恐后把握这一稍纵即逝的历史瞬间。至此,何应钦宣布日军投降代表退席,冈村等人肃立向何应钦一鞠躬,然后退出礼堂。
这场仪式持续了20分钟。

日方在降书上盖章
受降仪式结束后,广播里传出了何应钦庄严的宣告:“敬告全国同胞及全世界人士,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已于本日上午9时在南京顺利完成……切盼世界和平,自此永奠其基础,以进于世界大同之境域。”
宣告后,掌声雷动。
在大礼堂外安静等待的人们忍不住欢呼雀跃起来,他们手举彩纸裱糊的旗子,涌向街道,开始了极为盛大的庆祝游行!
抗战终于胜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