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正以惊人速度扩张 会主宰海洋吗?(组图)



图像加注文字,中国拥有全球最具生产力的船厂,正让这个国家在海洋上取得关键优势。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碧嘉兰(Laura Bicker)Role,BBC驻中国记者 发自大连



“社会主义好……”一名退休妇女拿着手提卡拉OK的麦克风,唱得有点走音,被身旁朋友的闲谈声盖过。

但这些朋友随后加入了合唱,齐声高唱:“共产党领导中国富强了!”

这首卡拉OK歌曲并不是最动听的,但当她们望向地平线时,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吊车矗立在大小船只之上所构成的景致,唱起这首歌却格外贴切。

在位于中国东北、伸入黄海的大连梭鱼湾公园,可以俯瞰中国最大造船厂之一的壮丽景色,也是人们欢聚的好去处。

但在数千公里外华盛顿的白宫分析师眼中,这一中国造船业的摇篮却意味着日益增长的威胁。


过去20年,中国大幅增加造船投资,并获得了巨大回报:今年全球超过六成的造船订单流向中国船厂。简而言之,中国造船数量领先世界,因为它的速度比任何国家都快。

“这种规模实在惊人……在许多方面令人咋舌。”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战略研究所海事专家尼克·查尔兹(Nick Childs)说,“中国的造船能力大概是美国总体的200倍。”

这种压倒性的优势也体现在军事上。中国共产党如今掌握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现役军舰234艘,而美国海军则为219艘。

中国的崛起与海洋息息相关。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全球十大繁忙港口中的七个,这些都是国际供应链的核心,而沿海城市因贸易而繁荣。

随着北京野心的增长,其军舰数量与日俱增,对南海及更广阔水域的主张也更加高调。

习近平领导的中国无疑希望“掌控海洋”。能否做到,仍是疑问。



图像加注文字,大连的港口由俄国人在19世纪末建造,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造船基地之一。

盛大阅兵式即将在周三(9月3日)举行,这或将揭示中国距离目标有多近。习近平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领袖金正恩同场,向排斥他们的西方国家释放对抗信号。

美国及其盟友将密切关注这场秀和武力的展示,预计包括反舰导弹、高超音速武器及水下无人潜艇。

查尔兹指出:“美国海军虽然仍有显著优势,但与中国的能力差距正在缩小。过去数十年,美国造船业严重萎缩,难以找到对策。”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要解决这问题,并已签署行政命令,重振美国造船业,重夺海上优势。

但查尔兹补充说,这将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

旨在“洗刷耻辱”的舰队

根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研究,2019年至2023年间,中国四大造船厂——大连、广州、江南和沪东中华——共建造了39艘军舰,总排水量达55万吨。

所谓“排水量”,指的是船只在水中所排开的水体体积,这是衡量单舰或整支舰队规模的最常用方式。相比之下,英国皇家海军目前的总排水量估计约为39.9万吨。

虽然中国海军在舰艇数量上位居世界第一,但美国海军的总排水量更大,战力也更强,拥有更多大型航母。

不过,北京正在迎头赶上。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学者、《解读中国海军扩张》(Unpacking China's Naval Buildup)报告作者亚历山大·帕尔默(Alexander Palmer)指出:“完全没有迹象显示中国正在放慢脚步。”

他补充说:“当然,光靠舰艇数量并不能衡量一支海军的效能,但中国大量生产军舰的能力实在令人印象深刻,足以带来战略层面的影响。”

中国海军的崛起仍有局限。北京虽然拥有更多舰艇,但真正可作战的航母只有两艘,潜艇数量也远少于美国。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潜艇的技术水平也不及美国,而美国在这方面的技术优势可追溯到冷战时期。

此外,中国潜艇多数是为较浅的南海水域设计,在那里,中美之间早已展开“猫鼠游戏”。就目前而言,中国舰队远洋航行的能力仍然有限。

不过,迹象显示情况正在快速改变。

BBC事实查核(BBC Verify)团队获得的卫星影像显示,中国正在南海岛屿省份海南大举投入资金扩建海军基地。

榆林基地在过去五年似乎新增了五个码头。外界认为,中国计划将所有最大的战略核潜艇——晋级(094型)——部署在这里。这些新潜艇每艘可搭载12枚核导弹。

中国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彩排照片和影片显示,至少有两种新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将在阅兵式中亮相,它们外观酷似巨型鱼雷。

这些装备或能让中国在深海进行监视,探测其他潜艇,甚至侦测海底电缆,而不必冒险动用其海军部队。

不过,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力量项目”研究员马修·富纳约尔(Matthew Funaiole)提醒,大部分技术仍“未经验证,能否成熟运用的时间表也不明朗”。他说:“最大的问题是,这些技术需要多久才能真正成熟?”

他补充,正因如此,美国不能忽视中国造船业所代表的威胁。

中国庞大的海军扩张动力,来自一个仍深受历史创痛驱使的政党——并且愿意把这些记忆转化为彰显忠诚、力量与爱国主义的政治讯息。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结束日本残酷占领而举行的大规模阅兵式,正是最好的例证。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2024年2月,中国航母“辽宁号”在大连船厂进行海试。

外界眼中是“中国崛起”,在习近平看来却是“民族复兴”。

他强调“强大海军才能维护国家安全”,并引用数据称,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遭受过470次外敌入侵。当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衰败之后,中国陷入动荡、革命与内战,人民“饱受苦难”。

他誓言中国决不会再度“受辱”,也不会重演“外敌侵略的国耻”。

中国无可否认的优势在于造船厂的“双重用途”。许多支撑商业造船的船厂,同时也能为海军建造军舰。

在一些地区,军用与民用船厂并肩合作,国家媒体将此形容为“军民融合”——这正是习近平大力推动的理念。

大连则是其中的重点,北京称其为“旗舰船厂”,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像加注文字,大连的船厂及其周边地区因视野辽阔成为当地居民的热门观景地点。

在手持卡拉OK麦克风的退休人群眼前,是巨大的商船,有的长度相当于三个足球场。

但就在拐角处、禁止拍照的码头上,军舰正停泊作业。一台吊车正在把直升机吊上军舰的巨大甲板,与此同时,梭鱼湾公园里传来进行曲的嘹亮声音。

富纳约尔解释:“这是出于政治动机,要把军事和民用力量合并起来。努力把建造军舰和商船所需的技术集中在一个地点,大连就是典型例子。”

他补充,即使中国缺乏强大的航母或潜艇,商船队伍与快速造船的专长仍可能在危机中成为关键力量。



图像加注文字,在大连,一架直升机正被吊车降落到一艘军舰的甲板上,船员在旁观看。

“在任何持久的冲突中,如果你拥有能迅速生产新舰的船厂,这就是巨大的战略优势,”富纳约尔说,“商船能把粮食等物资运往战区。若没有这些,美国可能无法支撑长期战事。”

最后问题其实很直接,他说:“谁能更快、更大量地把舰艇投放到海上?”

当下的答案是——中国。

“韬光养晦”

不过,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胡波教授认为,外界无需过度担心。

他说:“我们没有兴趣干涉别国事务,尤其是军事上的。”他的讯息是,中国造大船,只是因为“我们能够”,而不是想要主宰世界。

唯一的例外是台湾。

北京长期承诺要“统一”这个民主岛屿,并未排除动武。近年有美国高层官员断言中国会在2027年前入侵台湾,但北京否认有任何期限。

“中国已经具备收复台湾的能力,但我们没有这么做,因为我们有耐心,”胡波说,“中国从未放弃和平统一的机会,我们可以等待。”

更大的担忧是,若中国对台动武,可能引发更广泛的战争,把美国卷入其中。根据法律,华盛顿必须向台湾提供防卫武器;但在北京看来,这种对“分裂省份”的支持绝不被接受。

今年稍早,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警告,中国对台湾构成“迫在眉睫的威胁”,并呼吁亚洲国家增加军费开支,与美国合作以防范战争。

尽管胡波保证“中国有耐心”,但事实是,中国的战舰已经开始远航。

在2月,它们曾绕行澳大利亚海岸超过三星期,并举行前所未有的实弹演习。

最近,中国航母又在日本附近海域举行演训,虽然行动发生在国际水域,但此举前所未有。



图像加注文字,专家认为,世界无需为中国的造船实力而忧虑。

随着北京更积极在太平洋投放力量,从台湾到澳大利亚的邻国都忧虑,中国著名的战略口号“韬光养晦”正在得到回报。

不过,胡波教授认为,外界对中美冲突的担忧被过度放大。因为美国及其在本地区的盟友——日本、韩国与澳大利亚——虽然经常与中国立场相左,但各方都明白一旦开战将是灾难性的。

他说:“过去三年,讯号非常清楚——双方都不想打仗。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但我们并不想彼此交战。”

“我们守护海洋梦”

回到大连,从繁华市区驱车约一小时,就能抵达军事要塞小镇旅顺口。这里设有一座航母造型的军事主题公园,游客一车接一车抵达。

导游手持扩音器带队进园,指着官方告示提醒游客,不得拍摄停泊在弯月形港湾内的军舰,并要求举报任何可能的间谍行为,以“帮助保卫祖国”。

更多的军事标语张贴在桥梁与墙壁上,写着:“万众一心,我们守护海洋梦。”

中国在大力培养民众对造船实力的自豪感,尤其是在大连。



图像加注文字,靠近大连的军事主题公园是巨大的旅游景点。

在这座能眺望造船厂的主题公园里,一名50岁博主身穿当地流行的花衬衫,正向粉丝直播讲解港口里最新建造的军舰。

他对观众说:“我真的很自豪——看看这座城市给了我们什么。”

一位带着7岁女儿、从邻省来旅游的母亲也惊叹不已:“我太震撼了,船好大。我真想知道,它到底怎么航行的?”

对美国及其盟友而言,关键问题在于中国的战舰能航行多远,以及北京愿意把力量投射到多远的地方。

查尔兹指出:“必须关注的是,他们何时会真正突破,并能在更遥远的地区展现影响力,例如印度洋甚至更远。”

“他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疑正在不断突破界限。”



持久战里,中美谁更快?当然是中国”


【文/观察者网 柳白】

与造船厂隔海相望的大连梭鱼湾公园里,见证了世界翻天覆地变化的退休老人们,伴着爱国歌曲起舞。

一位老人擦拭着脸上的泪水:国家强大了,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这种自豪感在中国各地普遍存在。”在9月1日发表的一篇报道中,英国广播公司(BBC)再次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日益强大的造船实力。分析指出,中国造船的优势之一在于,许多支持商业造船的船厂也能为海军建造军舰,相比之下,美国可能由于缺乏迅速造船的能力,无法维持一场持久战,而中国能更快地把更多资产投向海洋。

报道还称,得益于惊人的造船能力,中国海军正在迅速发展,而这种发展的背后关于民族自豪感,是中国人对历史创伤的回应,中方誓言绝不会再受屈辱。

“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国大举投资造船业,并取得巨大回报:今年全球逾六成的新船订单来自中国船厂。中国造船数量超过所有国家,因为造得比别人更快。”



2025年7月28日,山东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造修船工地一派繁忙。 IC Photo

文章写道,中国的崛起离不开大海。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全球十大最繁忙港口中的七个,海上贸易维系着国家繁荣。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海事专家尼克·柴尔兹说:“规模极其惊人……在很多方面让人瞠目。中国的造船能力大约是美国的200倍。”

他指出:“美国海军虽然依然有显著优势,但与中国的差距正在缩小。由于造船能力几十年来严重萎缩,美国正苦于如何应对。”

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要扭转颓势,签署行政令以重振美国造船业,夺回海上优势,但柴尔兹泼了盆冷水:“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纽约时报》早前同样指出,特朗普对抗中国造船业的梦想面临艰巨挑战:美国船厂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尽管有望从日韩引入自动化造船技术,但多年来熟练工人短缺、人才流失等问题积重难返,历史上美国政府的扶持也多以失败告终。

已有美国政客和学者担心,中国造船业“简直势不可挡”,中国正在获得几乎无法摧毁的战略优势。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报告称,2019年至2023年间,中国大连、广州、江南和沪东中华这四大船厂共生产了39艘军舰,总排水量达55万吨。

相比之下,英国皇家海军目前总排水量约为39.9万吨。

虽然美军舰队总体吨位更大,尤其在大型航母方面占据优势。

但中国正在迎头赶上。

CSIS研究员亚历山大·帕尔默称,“没有迹象表明中国会放缓(造船速度)。舰艇数量不是衡量一支海军有效性的唯一标准,但中国这种批量造舰的能力极其惊人,可能带来战略影响。”

文章认为,中国造船的优势之一在于,许多支持商业造船的船厂也能帮助海军建造军舰。

CSIS“中国实力项目”专家马修·傅奈奥尔说:“在任何旷日持久的冲突中,如果你有能迅速生产新舰船的船厂,这是巨大的战略优势。商船可以把粮食等物资运送到任何冲突地区。”

“如果缺乏这种能力,美国可能无法维持一场持久战。”

他说,这最终归结为一个直接的问题:“谁能更快、更容易地把更多资产投入海上?”

“目前的答案是:中国。”

BBC称,世界其他国家眼里的“中国崛起”,对中国而言更像是一场“复兴”。

“中国海军发展的背后是对历史创伤的回应,1840年至1949年间,中国遭受了470次外敌入侵酿成的“巨大苦难”,中方誓言绝不再受屈辱。”“许多中国人真心实意地将海军发展视为纠正历史不公的一种方式。海军崛起不仅关乎力量投射,也关乎重拾民族自豪感,确保那些外敌入侵的苦难记忆不再重演。”

不过在评价中国海上力量发展的同时,BBC仍旧戴着有色眼镜,报道中不乏“野心”“威胁”的说辞。

在6月26日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福建舰海试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中国海军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服役日期将近?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说:“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百年夙愿。我们始终根据国家安全需要和装备技术发展推进航母建设,从初创时期的一穷二白,到滑跃起飞航母辽宁舰、山东舰服役,再到拥有具备电磁弹射能力的福建舰,人民海军航母建设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发展和改进武器装备,完全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国军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我们越发展,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就越有力。”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