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赶人到被赶 日本武力夺岛十年后钓鱼岛现状(组图)

前言:中日钓鱼岛问题沉寂几十年之后,日本首先起争端,日本政客在一会儿发动民众购岛,一会儿赴钓鱼岛“钓鱼”,一再挑衅中国,中国也将抛弃搁置争议,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中国的海监、渔政等部门开始进入钓鱼岛海域巡逻,日本一开始反应强烈,首相野田佳彦扬言不排除动用自卫队“捍卫”钓鱼岛,对于中方公务船如果不理睬警告,将允许自卫队和海保厅使用武器,这一表态,使中日接近擦枪走火的边缘。

但现在中方公务船已经实现常态化,中国渔船也自由在钓鱼岛捕鱼,日本人却无影无踪了,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一:

1978年,中日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双方达成了“暂时搁置争议"的共识,40多年来中方一直按照“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共识对待钓鱼岛问题。

然而,日本打破了现状,1990年,日本人在钓鱼岛建灯塔,引发保钓风潮,当香港保钓人士抵达钓鱼岛展开登岛行动,日本海上保安厅调集大批巡视船拦堵中国的保钓船队,之后频频采取强硬措施驱赶钓鱼岛海域的中国渔。

2010年9月7日,日本海上保安厅在钓鱼岛附近海域驱赶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捕捞的“闽晋渔 5179 号” 拖网渔船,并强行登船拘捕了船长詹其雄,引发外交事件,9月24日,中国派岀渔政201和203船前往钓鱼岛,在距钓鱼岛只有30多海里时一架P-3C侦察机绕着201船飞了3圈,20分钟后日本海上保安厅PL64巡逻船以11节的速度靠近,并在无线电海上联络频道中驱赶渔政201船。



后面还有一艘3000吨级的PLH型巡逻船以17节的速度驶来,平行靠在PL64巡逻船的里侧,准备随时拦截中国渔政船往钓鱼岛,远处还有第三艘日本巡逻船,日本巡逻船舰桥两侧都有左红右绿的电子显示屏,显示中文“不要靠近日本的领海”,但渔政201船没有理会,继续环绕钓鱼岛巡航,渔政203船则在钓鱼岛旁边往返巡航,两艘日本巡逻船不紧不慢,不远不近,死死伴随渔政201船,晚上20时,又一架P-3C侦察机飞来转了两圈,21时又有一架直升机在渔政船上空盘旋了2个小时,在之后的两天时间里,日本海上保安厅出动8艘1000吨级-3000吨巡逻船跟踪、挤挡中国渔政船,有的从是大老远的京都、横须贺和鹿儿岛调动过来的,P3C侦察机也1天来3趟,中国渔政船毫不遇缩,重申在中国海域执行公务。



9月26日下午16:40分,日本PL64巡逻船眼见渔政203船即将驶入钓鱼岛附近,马上威胁立刻改变航向,不然将采取措施,渔政203船也要求日本PL64巡逻船立刻离开,眼见威胁无效,3000多吨的日本PLHO9巡逻船猛然提速,斜切在渔政203船的航向前方,渔政203船只有400多吨,敏捷躲开了,另3艘日本巡逻船也形成“品”字形的围堵阵势,渔政203船先冲向PLHO3巡逻船,接近时瞅准空档突然转向突出包围,从PLH03巡逻船上起飞的直升机马上赶了过来低空绕圈,双方缠斗到27日早上6时,双方已经贴得很近,互相在无线电上要求对方离开,PLH03巡逻船与渔政201船隔着一个船的长度并行1个多小时,恼羞成怒的PLH03巡逻船加速超到前头,渔政201船左转调头,两条日本巡逻船则右转继续“伴航”,渔政船围绕钓鱼岛13圈半后返航,之后中国加大钓鱼岛巡航,逐渐变成常态化巡航。



二:

随着中国大吨位的海监船出入钓鱼岛12海里内常态化巡航,与日本巡逻船形成相互驱离之势后,2012年,日本提出《警备保全法》,授权自卫队在钓鱼岛12海里范围内进行警备巡航,对不理睬警告进入钓鱼岛的中方公务船允许海上保安厅使用武器进行“强制驱离",但双方的执法船都处在对方的火力之下,如果双方当事人员情绪失控,任何行为都有可能擦枪走火,引发武力对抗,日本自卫队统合幕僚长岩崎茂下令尽快制订钓鱼岛作战计划,在海上保安厅对付不了中国执法船时,海上自卫队将出动舰艇迅速介入,为此日本作了积极准备,包括组建600人的钓鱼岛专属部队,海上保安厅还计划建造的13艘1000吨以上的巡视船,在西南诸岛部署“爱国者"地对空导弹和构建“离岛型机动反应部队”,构建集侦察、预警、海空防护、兵力快速移防于一体的西南防御体制。



经过10多年经营,陆自打造了西普连 、空挺团、第15旅团合计9000余人作为西南方向快速反应力量,还有4个师团、7个旅团7万余人作为西南岛屿作战二线部队,驻那霸基地的第83航空飞行队的F-15J/DJ战斗机由20架增至40架,驻筑城基地的第8航空团,驻新田原基地的第5航空团也有百余架战机可迅速加强西南方向,海自至少可以出动一个护卫队群、一个地方队和一个航空群共13艘战舰和20架P-3C反潜巡逻机,西南诸岛新建、改建、扩建机场作为战时前沿基地,还在与那国岛、奄美大岛、宫古岛和石垣岛分别派驻沿岸监视队,岛部署88式岸舰导弹扼控大隅海峡、奄美水道、宫古海峡、与那国西水道,在冲绳扩建油库,在与那国岛、西表岛等修燃料.粮食.弹药储备库。



从2005年到2014年间,日本十分热衷开展以西南岛屿为背景的作战演练,每年向美国派遭部队同美海军陆战队开展联合演训,向美军学习两栖作战知识,涉及岛屿作战的联合演训分为“先敌登陆战”、“岛屿防御战"和“夺岛战"三类,形成西南作战“四步法"运用要领,第一步是一旦有事驻.冲绳的第15 旅团率先投入西南方向,接着“西普连"从长崎和佐世保搭乘运输舰和飞机赶来,“第1空挺团”3个空降突击大队约2000名官兵18小时内从千叶县习志野市一次性空运至战区,第二步是佐世保的第2护卫队群赶赴钓鱼岛发起反击,P-3C、P-1 等反潜机开展反潜和反水面舰艇作战,同时空自的100多架战机全部投入攻击,控制周边制海权和制空权后,第三步,夺岛部队运用直升机、登陆艇夺取登陆海滩和登陆场。



不过海自仅有3艘驻在吴海军基地的大隅级运输舰,1艘可搭载330人和10辆坦克,最大限度可一次运输1000名士兵和200辆装甲车,另可携带数架CH-47重型直升机和2艘LCAC气垫登陆艇,以每小时22节航速从吴海军基地出发,至少需要25小时才能钓鱼岛附近,而仅能运输“西普连“三分之一的兵力及其装备,不具备一次性投送至战场的能力,要投送3000人及相关装备要增加7艘大隅级运输舰,空自只有3个航空运输队,C-1型运输机运输能力有限,少量C-130运输机,无法运输主战坦克和步兵战车,整体上看运力严重不足,为弥补短板,日本计划采购10架C-2运输机,引进3架美KC-767运输机和17架“鱼鹰”运输机,建造4到6艘时速为40节的综合高速运输舰,可一次运输15辆坦克和800名士兵,届时,从佐世保出发到钓鱼岛附近只需15个小时。

三:

钓鱼岛是一个纵横大约500千米的封闭式海区,向西是中国大陆,向南是中国台湾,向东是宫古群岛和八重山群岛,北部则是琉球群岛,钓鱼岛则处于中央位置,四面受到监视,在这样狭窄的海区行动将受到地缘条件的制约,整个海域小于航母的安全警戒半径,大型编队毫无隐蔽性可言,两国执法船一旦发生冲突,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绝对主动权,所以中小型舰艇、潜艇以及航空兵最能够发挥作用,钓鱼岛距福州385千米,距离冲绳那霸和嘉手纳空军基地417千米,从嘉手纳基地起飞与从福州机场起飞的飞机抵达钓鱼岛的时间都需要30分钟,而距离八重山群岛和宫古列岛150至200千米,从与那国或宫古机场起飞只需几分钟就能抵达钓鱼岛,由此可见日本有更大的地理优势。



在2012年,日本海上自卫队大型水面舰艇技术水平远高于中国大型水面舰艇,尤其是90年代中后期至2012年之间建造的舰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与中国海军最新服役的舰艇相比甚至还有优势,中国海军在数量上稍有优势,但大半是老旧的051型驱逐舰053HI系列护卫舰,052驱逐舰和054护卫舰羽翼未丰,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艇数量比中国海军潜艇小不少,虽然中国海军半数以上为旧式035型潜艇,但039潜艇和基洛潜艇的数量基本与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相当,在航空力量上,中国拥有400多架歼-11与苏 -27/30系列战机,还有不少歼- 10战斗机和歼轰-7战斗轰炸机,日本只有187架F-15J/DJ战斗机及140架F-2战斗机,但F -15战斗机是八十年代引进的,航电比歼-11B与苏30要老旧。



不过总兵力的对比于钓鱼岛冲突无实际意义,钓鱼岛冲突不可能引发中日全面战争,双方都将会力争尽快解决战斗以获得谈判优势,这种小规模的突发冲突甚至在其他兵力还来不及动员时,战斗已经结束,钓鱼岛战争是一场典型的“离岛战争”,制空权直接关系到胜负,中国海空军航空兵在2000年之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的飞跃,战斗机普遍使用用了玻璃座舱和主动中距空空导弹和大离轴格斗空空导弹,号称强大的F-15J系列战斗机技术升级完缓慢,缺乏有效的超视距作战能力,日本自行研制的F-2战斗机空战性能不足,主要作为攻击机使用,中国在大陆的机场容量和出动能力远高于日本的海岛机场,尽管钓鱼岛空域并不会聚集所有空军兵力,但足以在钓鱼岛以西建立日本航空兵力量难以接近的空中优势空域,日本争夺制空权方面肯定处于绝对劣势。



日本在预警机稍占上风,但钓鱼岛离大陆海岸仅430千米,福建和浙江沿海的高山雷达站足以监视和覆盖,甚至达到到宫古列岛和八重山群岛一带,只是只能监视高空,低空监视仅能达到距离海岸100千米,空警2000预警机监视半径可达500千米,在福建和浙江海岸线以内飞行就足以监视钓鱼岛海域,让日本在空情保障上也无优势可言,这样中国海军就能在钓鱼岛以西建立战斗轰炸机空中待机空域和近海攻击舰艇的待机海域,同时作为大型水面舰艇海上防空层,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大型舰艇只要踏入钓鱼岛300千米以内海域都将遭到苏30、歼轰-7A等战斗机携带的反舰导弹的打击,日本虽然也有反舰能力,但F-15战斗机只能使用航弹和火箭临空投弹,具有携带反舰导弹的能力F-2战斗机和P- 3C反潜机几乎不可能在有战斗机威胁的空域有效生存,因此很难发挥作用。



四:

钓鱼岛海域属于近海战斗,双方大型远洋作战舰艇只能在冲突海域外围活动,中国海军历来重视近海作战,专门研制了022型导弹艇,由于采用隐身设计,雷达反射不足15米,反舰导弹不会捕捉15米的小型舢板,022型导弹艇装备的射程达180千米的反舰导弹使得敌方还没有判断出性质就已经完成齐射,一个四艇编队可齐射32枚反舰导弹,对海攻击能力比一艘大型驱逐舰高出一倍,尤其在钓鱼岛海域不用脱离空中优势区就能有效打击钓鱼岛以西海域的目标,作战效能远高于大型水面舰艇,日本缺少近海战斗艇,大型舰艇一旦进入冲突海域更可能成为目标,因此日本主要依靠依靠潜艇,潜艇最大的好处是当两国执法船只在较量前,就可悄然部署在宫古群岛和八重山群岛近海,密切监视钓鱼岛海域动向。



两个群岛就在钓鱼岛140至150千米处,潜艇只需在岛屿近岸海域就可用最大射程达120千米的UGM- 84潜舰导弹覆盖整个钓鱼岛海域,这样既不被外界发现,又能得到群岛上的防御体系支持,中国海军同样会部署潜艇,但中国海军处于不利的地理态势,从福州或浙江出发必须先沿大陆海岸南下,然后再横越300千米的东海才能到离钓鱼岛海域100千米的海底待机,双方的潜艇都不会接近到钓鱼岛120千米以内,但中国也缺少探测宫古和八重山群岛海域潜艇的手段,而日本有一百多架P -3C反潜巡逻机,和平时就经常光顾钓鱼岛海域,不过P -3C这种民航机平台的反潜机庞大而笨拙,没有能力与战斗机对抗,战斗机几乎可以在中程空空导弹的极限射程下将其击落,如果强行进入中国潜艇待机海域损失会很惨重的。



最让日本心寒的是中国90年代以来发展了一个依托中近程弹道导弹为主的远程火力战体系,这些战役纵深火力反应时间仅有几分钟,只要收到开火命令,几分钟后导弹就呼啸临空,比任何兵种的反应都快,瘫痪一个机场的导弹火力基数平均只要10发左右,一发就能摧毁宫 古岛机场停机坪上的全部飞机,瘫痪嘉手纳机场也仅需18枚导弹,一但冲突扩大,二炮部队能在短短几十分钟内用导弹火力摧毁日本东南列岛的全部机场和海港,“东风"2ID反舰弹道导弹对日本海上自卫队所有舰艇都构成巨大的威胁,只要接近反舰弹道导弹射程,几十秒内就能劈头盖脑落下的毁灭性火力,可悲的是在面对中国强大的远程打击力量时,日本没有任何相应的反制手段,根本没有能力有效打击这些位于中国纵深的导弹发射平台。



五:结语

可以看出,在实力面前,日本敢开第一枪就必败无疑,除非得到美国国的全力支持,日本右翼经常的论调是“中国要面对的不是日本,而是日美”,但美日安保联防重点在冲绳,冲绳集中了驻日美军88个基地中的66个,一旦中日发生冲突美军加入冲绳必被打残,如果中国只打算教训一下日本:美国有多大决心为一个小岛和全面翻脸呢?估计日本也信心不足,最近这十年,中国海警已在钓鱼岛形成常态化巡航,日本巡逻船越来越少,偶然来一艘,很快被几艘中国海警船包围,日本也很少提登陆夺岛的计划了,更多的是怎么防卫西南诸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