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接收第500架F-35A 却被中国釜底抽薪?(组图)

日前,美国“Defence-Blog”、“Military Watch”等网站,都报道了美国空军接收第500架F-35A,组建全球最大隐身战斗机队伍的消息。在歼-20和歼-35携手进逼,歼-36和歼-50又遥遥威慑的情况下,这对美国空军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但这个辉煌是短暂的,接下来就该国内将差距一步步缩小了。



▲500架F-35A确实不可小觑

从提出重型隐身战斗机概念,并量产F-22A开始,美国航空工业这么多年一直领先全球。哪怕是歼-20问世,形成对F-35的体型优势,也因为前者落地时间晚,数量追不上F-35,没建立起真正的综合优势。到目前为止,F-35系列产量已经超过1110架,其中大约800架是陆基F-35A,垂直起降的F-35B和舰载版F-35C总计只有约300架。而美国空军经过长达10余年的采购,拿到了其中500架F-35A,即使不算100多架F-22A,这也是全球最大的隐身战斗机群。不过,这一切都在2025年发生了改变。



▲美国空军不想放弃F-22A,仍然在继续改进

首先,面对歼-36和歼-50五年后服役,形成全面压制的恐怖前景,美国紧急启动并选中了波音F-47。为了实现在2029年之前服役,再次领先的目标,美军不惜砍掉诸多项目,来为F-47项目筹集资金。美国空军作为最大的受益者,自然得作出表率。今年6月,美国空军第一次放弃采购40多架F-35A的惯例,只下了24架的订单,还将F-15EX的采购数量提升到24架,为波音输了一波血。而从40多架削减到24架,恰好卡在了一个关键位置。



▲F-35A本来这么多年都是每次采购40多架

虽然有包括美国军事网站在内的诸多媒体,认为歼-20年产量已经超过100架,甚至是120架。但量产时间更早、技术更简单、规模更大的F-35A,目前交付美国空军的数量也不过500架,歼-20如果真能年产上百架,现在的规模应该比F-35A更大,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之前我们曾分析过,歼-20年产30到40架是比较合理的数字。这也就意味着,美国空军采购的F-35A,从高于歼-20产能,变成了比歼-20更低。



▲歼-20能年产30多架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当然,这次更多地是为协调资金,不会成为惯例。真正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中航工业扩充五代机产能。一方面,随着歼-20步入五代机时代,裂变成歼-20A和歼-20S两个支线后,双线产量会有小幅上涨。另一方面,随着歼-35开始量产,国产五代机年产能是真的直逼上百架。尽管其中还有分给海军、对外出口的份额,但肯定不是美国空军,正常情况下每年采购40多架F-35A的数字,可以比拟的。换句话说,从2025年开始,两支空中力量的五代机数量差距将逐渐减小,并且歼-20还有体型和技术优势。



▲歼-35将彻底解决数量问题

从20年前F-22A量产开始,美国空军的五代机优势,就一直是国内的梦魇,为此甚至不惜让歼-10A拥有超过2马赫的最高速度,实际上就是作为带有悲剧色彩的“对抗F-22A的截击机”来使用。20年后的今天,这座沉重的大山已经被搬倒,双方正准备在六代机身上,进行最后的决战。美国在F-47项目上已经下了重注,甚至将海军的F/A-XX停掉以节省资源,也放弃了衍生其他型号的想法,就是要争取陆基版尽快问世。



▲美军对F-47寄予厚望,但本身技术风险确实不低

说白了,美国万万不能接受歼-36、歼-50量产,而自己没有六代机与之抗衡的局面。但在中航工业牢牢掌握先手,F-47又因为波音积累薄弱,确实有失败风险的情况下,F-47失败的后果实在太严重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才是国内解决五代机差距最有效的办法——当六代机领先或者相差无几,五代机失去主力地位,数量对比也就没有太大意义。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