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头顶尖尖”背后是死亡率爆表的恐怖真相(组图)



图片来源:unsplash

“打药健身” 会导致严重的生命安全风险,几乎必然违反我国法律,且完全违背医学伦理。


“你头顶怎么有点尖尖的?”如果你身边有健身的朋友,最近一定听说过这样的调侃。

 

这个梗来自一位健身博主——常熟阿诺——因为独特的头骨结构和特立独行的发型,在2022年的一次直播中,一直有弹幕问他头顶为什么尖尖的?



表情包来自网络

或许是因为被接连的弹幕冒犯到了,常熟阿诺发表了一连串“那我问你,你是男的还是女的?那我问你……”之类完全没有逻辑的发言。这些发言如果在今天,甚至可能会让人怀疑常熟阿诺实际上是一名产生了严重幻觉的“AI主播”。不管怎么样,这样“抽象”的行为给常熟阿诺带来了巨额流量。

同时,常熟阿诺疑似涉及“打药健身”——向自身注射类固醇、睾酮等激素提升健身效果。这还导致健身圈产生了一种广泛流传的说法,如果依靠药物注射提升健身效果,可能会导致头顶颅骨缝持续生长,最终头顶变尖。但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明确、严谨的证据表明“打药健身”可以直接导致身高增长和头骨形状改变。但不论“打药”会不会让头顶尖尖,“打药健身”本身绝对值得我们提高警惕。

正常来说,运动员应该通过科学的力量训练、充分的休息和合理的营养摄入来提升自己的肌肉。力量训练会轻微撕裂肌纤维,而我们的身体会在休息时利用营养修复肌纤维,并让它变得更粗壮。持之以恒,运动员总能练出理想的身材。

 

大部分人锻炼身体是为了健康,但不论进行的是什么运动,追求领域内的极限几乎只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健美尤其是如此。健美比赛偏好壮硕的肌肉,而且往往超出了人类身体自然生长的极限。为了练出“拉丝感”的肌肉线条,药物刺激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而这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伤害。

 

哺乳动物(也包括人类)的肌肉生长始终受到各种激素水平的限制,比如类固醇和睾酮,它们会启动肌肉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肌肉细胞的蛋白质合成速率,让蛋白质合成速度远远大于分解量。女性体内睾酮含量远低于男性,因此女性增肌训练的效果也往往比男性差得多。



由于激素限制,一般女性几乎不可能练出这样的肌肉。图片来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总有人想通过“邪道”提升自己的健身表现。一些人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健身补剂(蛋白粉、肌酸等),会选择给自己注射增肌激素。这些增肌激素几乎都是受我国法律管制的兴奋剂,绝大部分情况下的使用都是违法的,且完全违背医学伦理。它们会带来严重的生命安全风险。例如,类固醇不仅会增大四肢的肌肉,同样也会让心脏肌肉增长,导致心肌肥大的风险显著增高,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例如,2025年8月6日,中山大学体育部副教授、全国健美健将刘一阳猝然离世。据报道,他去世前正在为9月的香港健美大赛备赛。虽然没有明确的死因,但多个信号指向类固醇的过度使用、极限压榨身体等因素。

 

在我国,或许是因为严格的医学广告管制,以及相对保守的文化氛围,人们对“打药健身”普遍持有负面态度。但在药物滥用成为常态的美国,类固醇、睾酮滥用的情况要恶劣得多。在美国的一些健身房中,甚至会专门设置医疗废物垃圾桶,供健身者丢弃用过的注射器。睾酮药物厂商甚至会在健身房中打广告,声称睾酮可以增肌,并能提升性能力。

 

他们绝对不会向使用者告知长期注射睾酮的副作用:长期注射睾酮可能导致使用者睾丸萎缩,甚至提升猝死风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睾酮疗法的乱象,欢迎阅读《环球科学》8月刊《睾酮治疗乱象》一文。



除此之外,《环球科学》8月刊还带来了很多其他的精彩内容。北极海冰正在融化,海冰融化后露出的海水能吸收更多阳光的热量,进一步加速全球变暖。为了打断这样令人绝望的循环,一个惊人的计划出现了:有人想在冬季通过抽水增加北极海冰,延缓海冰消融的趋势。但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任务实施的困难,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我们可以在《北极海冰加厚行动》一文中感受他们的复杂处境。



在《物理学家的缪子梦想》一文中,粒子物理学家为了提升对撞机的能标,不得不使用电子的“重表亲”——缪子。这种粒子转瞬之间就会衰变,极难控制。但如果粒子物理学家不迈出这一步,他们终其一生都可能等不来下一代对撞机。



在《跳出Y染色体陷阱》一文中,我们能看到性染色体演化的经典理论认为,不断退化就是Y染色体的命运。以至于本世纪初,一位遗传学家曾预言人类的Y染色体会在1000万年后消失。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例外案例共同揭示了Y染色体更加灵活且多变的图景。最终的结论似乎只有一个:在性别演化的道路上,每个物种都会有自己的故事。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