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令人咋舌与唏嘘的一幕来自于一场最新的听证会。很多细节公布后,全美上下舆论哗然,很多人不敢相信这些事情是真的。



咱们今天聊一聊最近两周全美最大的焦点,以及在现代社会,如何才能保障自身的健康安全。
1
三次苏醒还能清晰说话,却仍被活摘器官?
说到这场最新的听证会,里面曝出的故事可谓触目惊心,恐怖无比。这个现实中的案例让美国那些限制级恐怖片、惊悚片甚至都无法望其项背!
究竟怎样丧尽天良的举动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就来跟着讲述者复盘现实的情况。
器官移植,其实是一个伟大的事情,它基于人们的爱心、奉献精神以及对整体社会的信任。它让无数已经踏入鬼门关的人起死回生,挽救了无数家庭,而当有巨大利益驱使时,它又可以成为罪恶,甚至邪恶的温床。

在美国一家医院的手术台上就发生了一件无论如何也按常理解释不通的骇人听闻事件。
2025年7月22日,华盛顿,美国一位官员向国会表示,政府调查发现肯塔基州的一个组织仍在为一些尚有生命迹象的患者进行器官捐献准备,美国正在制定新的器官移植系统保障措施。
此次听证会是在去年秋天联邦调查开始后举行的,该调查涉及肯塔基州一个器官捐献组织在2021年的一桩大案。
该案的举报者是一位女士,同时也是肯塔基器官捐献联盟的工作人员名为Nyckoletta Martin。肯塔基州器官捐献者联盟,全称Kentucky Organ Donor Affiliates,简写为KODA。

这起所谓的医疗事故(其实更应该定性为刑事案件)发生在2021年。
一男子因用药过量(overdose)被判定为脑死亡,后被送到了肯塔基州某医院准备接受器官摘取流程。
KODA是负责回收器官的组织,Martin作为工作人员来到了医院。
她听同事说,该男子其实并没有死,医生在捐献准备阶段为他做心导管检查时,他猛然醒来,一边痛哭一边挣扎。
医护人员为其注射了镇静剂和麻痹剂,将其送回ICU,过了一会儿他又醒了。这种情况就可以清晰明确地判定:脑死亡是误诊。

人还活着,当然该放弃器官摘取。然而KODA的负责人坚持要求医生和护士继续手术,说该男子的苏醒和意识清醒仅为“反射动作”。
咱插一句,如果如此清楚明白的苏醒都是“反射动作”,那岂不是每个医院的停尸房都得上演电影《活跳尸》的剧情。

无论如何,该男子再次被推进了摘器官的手术室。
好在,在正式活摘器官之前还要按流程走一个“荣誉行走(honor walk)”仪式。
什么是“荣誉行走”呢?就是护士推着即将捐献器官的人走过一个过道,过道两边分立着多位医护人员,大家对器官捐献者表示致敬与感谢。有点类似于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最后一轮,当已经夺得冠军的球队出场时,与其对阵的球队要将球员们分列入场通道两旁对走出来的冠军球员们鼓掌致敬。

正是这个“荣誉行走”救了该男子的命,因为他第三次苏醒了,躺上手术台上时则完全就是一个大活人了,他哭着摇头说“不要,不要”、挣扎着扯掉身上的呼吸管。
医生见此惨烈状态当然是放弃进行摘器官手术了,于是再一次把他推回ICU。
然而,KODA的负责人铁了心地要摘取该男子器官,所以联系其他医生接手,继续摘!好在,其他医生也没有服从命令,该男子才从鬼门关里逃了出来。
仅仅14天后,他就康复出院了!也就是说,如果当时摘了器官,那就是彻头彻尾的谋杀!
此事之后,包括举报人Martin女士在内的多名工作人员选择了离职。
2
因为不是个案,所以事件的整个性质有变!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事情并不是孤本,与其相似(只是没这么明显)的案例还有很多。
器官移植相关的非营利组织Organize的负责人,在去年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也表示时而听闻同类事件。他曾被告知某器官获取组织的员工亲耳听到病人在说“救我!”,更恶劣的是,某组织试图给“准器官捐献者“注射大量芬太尼来加速他们的死亡。

就在今年7月22号最新的这次听证会中又有猛料曝出:该肯塔基州器官捐献组织最初计划摘取器官的数十起其他案件中存在“令人担忧的风险模式”。
一些案件本应更早停止或重新评估,而且这些案件大多涉及在照顾潜在器官捐献者方面经验不足的小型或乡村医院。
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不是一个恶魔医生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那么,它的性质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聊到这里,我们当然就要展开更大的视角,谈谈整个美国的器官捐献移植方面是如何运作的。
据美国器官采购与移植网络(Organ Procurement and Transplantation Network)的数据,美国有超过10万人在器官移植名单上,每天约有13人在等待中死去。

只有约1%的死亡案例才有资格考虑器官捐赠。大多数在医院被宣布死亡的人很快就会被转移到殡仪馆或太平间。
每一项器官移植手术都涉及多个组织:医院负责照顾死者或垂死者;55个器官移植办公室(OPO)负责协调器官回收,并帮助将器官与候诊名单上的患者进行匹配;以及移植中心负责决定某个器官是否适合其患者。
更复杂的是,两个政府机构——美国卫生资源与服务管理局 (HRSA) 和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 (CMAA)——共同监管器官捐献和移植流程的不同环节。

大多数器官捐献者处于脑死亡状态——即在灾难性损伤后,检测结果确定其脑功能丧失。遗体需要依靠呼吸机维持器官功能,直到器官被取出。
但越来越多的器官捐献是在循环死亡(DCD)后进行的,DCD 是指患者因心脏骤停而死亡。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医生确定患者受伤无法存活,且家属停止生命支持系统的情况下。
医院必须向其所在地区的器官捐献组织 (OPO) 通报每一位被宣布脑死亡或决定停止生命支持系统的潜在捐献者。根据法律,OPO 不能参与该决定。

在接下来的准备工作中,医院员工继续照顾患者——与此同时,捐赠团队与家属沟通捐赠流程,收集医院记录以证明患者符合捐赠条件,申请器官质量检测,并与移植中心安排器官移植。
一旦医院停止生命支持系统,患者心脏停止跳动,必须等待五分钟,以确保心脏不会再次跳动。当医生宣布患者死亡后,即可开始器官移植手术。
只有当死亡发生得相对较快时,通常最多两小时,器官才被认为可用。有时死亡需要更长时间,因此无法使用——这是最新的听证会上,美国卫生资源与服务管理局(HRSA )的雷蒙德·林奇博士告诉国会的,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任何失误。不过,他表示,HRSA 正在调查其他机构可能存在的失误报告。

他说:“这是一种技术要求极高的护理方式,需要器官移植办公室(OPO) 和医院之间的良好合作”。
从去年开始到最新的这次,几次听证会后,目前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美国国会要对器官捐献移植这块“大动手术”是肯定的了。
3
科幻电影里发生的事情会不会在真实的美国上演?
这些新闻让很多网友想到了多年前的一个美国电影——《逃出克隆岛》。
《逃出克隆岛》的剧情,便是说有一个庞大的公司,在一个封闭的岛屿上建立“活人养殖”基地,给那些达官显贵与明星们克隆他们的活人备份,只让这些作为器官备份的活人保留孩童阶段的智商,等到那些达官显贵与明星们身体有大问题了,需要换器官了,就来活取这些“备份人”的器官。

这部片子是整整20年前上映的,在当时当然属于科幻片,可现在很多网友再看来,也许已并不那么科幻,而是接近预言。在电影中,克隆出活人“备胎”,以给达官显贵及明星们摘取器官,俨然是一个庞大的地下产业链条。
那么,现实中的美国会不会也有类似的地下产业链条,这个很难说,还需要更多的侦破与实打实的证据。但这个案子所造成的“恐惧效果”显然已经根植在不少网友心中了。在一些恐怖电影里,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桥段:一个人没死透,但被当成死人装进了棺材,埋进了土里。最后在惊恐与绝望中被迫长眠地下。

那位躺在床上的病人所经历的恐怖与绝望甚至更大——明明自己已经苏醒了三次,甚至大声呼救,大声喊“不要,不要!”,下命令的医生还是拿他当死人一样看待,该摘器官继续摘器官……
这样的恶性事件曝出了以后,肉眼可见的一个直接恶性结果便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再选择将器官捐献移植给需要的人,并且,很多已经选了的也把这个同意书取消了。
那么,势必就会有很多真正需要救命的人错过“生”的机会。所以说,这样的案子,其社会影响是极其恶劣的。现在就看美国的公权力机关对于那个恶魔医生是个什么惩罚办法。
事实上,不但这样的恶魔医生需要被严惩,更要从根部挖出其背后的整个利益链条。如果最后的处理结果只是不疼不痒打三巴掌,写个检讨了事,那么,美国以后整个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会深受其影响而走下坡路——这是我们通过逻辑、常识与理性完全可以判断与预见的必然结果。

写在最后:
这些年,世界各地关于器官移植话题的新闻越来越多,话题也越来越多,以至于让全球很多网友产生了“谈虎色变”的感觉。那是因为,来自全世界的相关负面新闻在近些年确实屡见不鲜。
这种情况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便是,以后全球范围内自愿捐献器官的人会越来越少。真正需要被移植的患者,其可期待生存概率会越来越小。事实上,这是全人类都要严肃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世界各国都要去想办法——如何确保此类医疗方面的公正与透明,如何打击其背后的黑色产业链条,如何建立更加严格、有效的规章制度与奖惩机制等等。只有这些都解决和落实了,那么,才能让更多正常排期的患者得到拯救生命的救治,也能让整个医疗系统更加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