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3款六代机震撼登场?外媒曝光试飞照(图)

近日,据美国《战区》网站报道,中国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张战机试飞照片,再次引发了热议。分析指出,这张照片或许揭示了中国第三款第六代战斗机正处于试飞阶段。



▲美媒的相关报道

照片虽未标注时间和地点,但机身构型清晰可辨:无垂尾设计、大后掠角主翼、翼身融合、边条翼,以及延伸的细长机头。这种典型的“无尾三角翼”布局高度契合全向隐身需求,也体现出对远程打击与气动效率的重视。更关键的是,该机似乎采用了腹部进气道与宽间距双发布局,具备强大续航力和较大的内置弹舱空间。

这一外形,与此前曝光的“歼-36”和“歼-50”明显不同,外界推测,这或许是另一条技术路线的新型号。有观点认为它是新型的忠诚僚机,即大型无人战斗机,用于与有人战斗机编队协同作战;也有人推测其为第六代舰载战斗机原型,甚至是由西北工业大学申报的某舰载六代机设计方案十分相似。



▲新飞机与歼-36对比图


从尺寸来看,尽管目前尚无法判断其是否具备座舱,但与歼-36尺寸相仿的翼展,以及尾喷结构所占比例,说明这并非一般的缩比验证机。从空速管的大小分析,其传感器配置也不可能是轻量级平台。这令“无人僚机”这一说法陷入争议:倘若真为无人机,其体积已经接近有人机规模,携弹量虽可观,但是否具备作战成本优势仍需商榷。

而如果它是有人驾驶型号,结合此前西工大公开的变后掠舰载机专利图来看,该机的外形几乎如出一辙——包括翼尖向后斜切的兰姆达翼、无垂尾设计、隐藏式双发喷口、锯齿状尾部结构、甚至腹部平坦区域预留的内弹舱空间都与申报图相符。若考虑其具备可变后掠翼设计,则可能在航母起降、超音速巡航与隐身性能之间取得微妙平衡。

从这一角度出发,该机很可能是歼-50之后,中国面向未来航母平台设计的另一款六代舰载战斗机原型。倘若属实,则中国正在展开南北航空工业体系之间的技术竞标——这与上世纪美军YF-22与YF-23之争颇为神似。





▲此前西工大公开的变后掠舰载机专利图

短短几个月内,中国已曝光三种构型各异的六代机原型:歼-36以大无垂尾三角翼飞翼构型、较大的机体设计与三发动机著称,强调远程穿透打击;歼-50采用无垂尾兰姆达机翼+全动翼尖设计,偏重空优多用途战机;而此次曝光的新机则可能更侧重隐身与舰载适应能力,成为继歼-35、歼-15T之后的全新“海空拳头”。

这种多头竞标式发展路径,在西方国家已多年未见。当年F-22战胜YF-23后,美国长期缺乏竞争压力;如今中国通过竞争机制,反而形成三种构型并行发展的新态势,不仅激活了工业潜力,也带来设计理念的多样化。

不仅如此,目前曝光的新型六代机,其设计风格也体现出明显的“全向隐身”理念:无垂尾、平滑腹部、隐藏式喷口和非全动翼尖,使其雷达散射面最小化,具备对抗高频探测雷达、远程预警机和多源融合雷达系统的能力。尽管这也可能会削弱机动性,但在高态势感知、协同作战与超视距打击为主的未来空战环境中,隐身性比格斗性能更为关键。



▲疑似新平台的试飞画面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关于该机的研制方尚未有明确结论。有迹象表明,这款飞机可能并非由传统的西飞主导开发,而更可能是由成飞的某航空单位设计。西工大的深度参与也进一步增加其属于舰载六代机的可能性。

倘若未来确认这款新机源自成飞体系,那么继歼-35和歼-15T之后,中国舰载机或将真正出现“南北之争”——沈飞系以歼-35和歼-50为主力,而成飞系则推出更加注重隐身性和舰载性能的新方案。这不仅是一场战斗机技术的比拼,更是一次工业路线与理念的竞争。类似于美军“F/A-XX”与“NGAD”两个体系并行的思路,也正在中国的军机发展中悄然上演。

无论最终这架飞机是否会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它的曝光都再次印证了一个重要趋势:中国正在跳脱单一机型、一厂独大、垄断思维的桎梏,迈向多型号、多路线、模块化与无人协同并行的六代机发展战略。



▲疑似新平台的试飞画面


从歼-20的服役,到歼-35的舰载化,再到三种风格迥异的六代战斗机接连浮出水面,中国空军与海军的作战理念已经发生深刻转变。未来的空中作战,将不再是单机单打独斗,而是“人-机-群”协同的网络化、体系化、跨军种立体打击。第三款六代机的现身,不只是新飞机的亮相,这一代中国军迷,终于能亲眼见证:从仿制、追赶,到超越、领先,中国战斗机不再只是“看美国的影子”,而是以自己的设计语言与工业能力,参与到对未来空战规则的真正书写中。而这,仅仅是开始。
评论人:五十而立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18楼:老兄,我两年前就说过,只有你的评论才能引来5+回复,这也是个能耐。
2025年08月05日2:06
评论人:whatever2 [★★追逐时间的人★★]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结合之前J20总设计师的自由王国的说法,看来是真的,在发动机技术瓶颈被攻克的基础层上,无垂尾的超音速六代机的飞控,和风洞模拟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算法设计吹风洞的成熟模式了,全世界仅此一家,美国还跨不过去超音速无尾翼设计这个门槛,更谈不上一整套设计模式的流程。而中国已经拥有了一套成熟可以套用的公式,这个区别是中国可以从此随意的设计各种科幻造型的超音速飞行器,而不需要每一个项目都从零开始,这种领先不是一代机的问题,就好像全世界都还在从前装药步枪过渡到后堂装药的阶段,还在一种构型一种设计,是不是要用纸包装火药底火的摸索,而你不但实现了后堂装药,连现代子弹的弹壳和弹头各种性能对应的尺寸都已经开始定型量产了,接下来你就只需要专注设计各种造型的枪械来发射这些子弹就完事了。这就是自由王国,就是领跑者,以后大家都要抄袭借鉴你的了
2025年08月05日0:34
评论人:五十而立 [☆品衔R4☆]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这种多样方案同时试飞竞争合同的做法,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玩个不亦乐乎了,有什么好吹的呢?
可以吹的是,现在我有你没有,哈哈哈哈哈。
2025年08月04日23:33
评论人:南哥硬气 [☆★声望品衔8★☆]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7楼:中国就是有钱,跟美国关税战全是国企亏损,减少税收,让民企外企全部盈利,世界没有任何一个政府有这个财力硬刚美国。
2025年08月04日22:59
评论人:jellyfishoil [★品衔R6★]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中国军队最急需的武器是具有智能化的狼牙棒和消防斧以及Al指挥的高压水炮,而不需要任何中看不中用的热武器
2025年08月05日9:08
评论人:ssbbss [☆★声望品衔7★☆]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回复7楼:养活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工。鼓励打螺丝小伙,小女孩好好学习。这辈子赶不上,好好培养下一代,都要机器人普及了,打螺丝的可是要失业的
2025年08月04日22:49
评论人:treebear [★★声望品衔9★★]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还有贵飞也出了一款双发双垂尾教练机,估计可以上航母训练。
2025年08月04日22:40